王晶晶
【摘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电视传播的研究,了解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实际情况,研究为什么、怎么样办好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西部电视媒体的发展与突围都至关重要。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分析出发,对国内目前相关的研究进行整理、介绍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电视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改进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本文能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视传播研究;探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在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处境越来越令人堪忧。1如何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从省市级电视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电视台,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对电视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现状与问题做出探索。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分析
(1)从必要性来看,当前我国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中央电视台依然保持着的优势地位。处于夹缝之中的各省市级电视台,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纷纷走上了低成本、高效率、小风险的“娱乐化道路”,而传播信息、监视环境、守望社会、引导舆论、传承文化等责任却退居其次。很多电视媒体从业者以及完全忽视了少数民族这个群体,完全漠视少数民族的传播问题。缺乏观念意识、缺乏操作动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播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了解少数民族节目的实际情况,由此研究为什么、怎么样办好少数民族节目,提供一些警示、一些疑问、一些建议就显得尤为必要。
(2)从重要性来看,我国的电视媒体本身就承担着促进各少数民族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相结合的新文化的重任。从社会方面说,作为舆论工具,媒介具有创造“环境”的功能,通过创造有利于开放的环境,大众传播能够架设起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桥梁。因此,从打破社会封闭、加强信息交流的角度说,大众传播对于促进民族社会发展的确是大有可为。建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易于接受的、引导少数民族接收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内容至关重要,其影响着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国家民族关系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加强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需求的节目内容和传播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3)就理论层面说,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传播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传播史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对少数民族的影响的研究,而过去对电视媒体的传播研究数据显然有些过时。因此,通过对西南地区电视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可以探索出符合新时期中国国情和社会环境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从而一定程度是完善和创新我国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理论,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与评述
综合当前国内与电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电视台发展的视角出发,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电视传播的相关研究。针对电视台的发展困境和解决思路的文章很多,其中部分对电视台要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等地域性特征的传播思路和方式进行了研究,比如方元生等人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发表的《渠道集群窄众联播一探索中国城市电视台频道经营新战略》等文章论述了地方电视台要扬长补短、利用比较优势,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民风进行传播;此外,石俊的《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地市级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张家界电视台为例》等文章,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怎样利用民族资源进行传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进行了论述。
(2)从少数民族与媒体传播的关系进行较深层的探讨。此类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进行的理论层面的探讨,比如王海飞的《媒介传播与构建民族和谐社会》、黄新宇的《试论媒介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以及益西拉姆的专著《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等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民族文化、社会稳定与媒介传播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一些微观的案例研究,比如刘祥平的《论大众传播媒介与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锐《电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等文章从一个小案例进行展示和剖析。
(3)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比如著名学者白润生所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杨姣的文章《“新闻作品构成”框架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播变迁史——以25年云南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等,以民族学研究者为核心进行的基础研究,很好的记录和展现了少数民族传播的历程和概况,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其他零星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云南大学的孙信茹对哈尼村寨语境中的手机使用进行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的庄晓东就通过《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这本专著,对网络媒体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做了深入的调研与论述,是一份很好的研究模板。而学者郝朴宁则从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总的看来,国内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数量不多,实证研究也不多,尤其是没有掌握中小城市电视台所呈现的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数量、内容、比例等,更多的研究只是阐述个人观点。但之前的经验总结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借助切实的调查与研究,在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上有所进步和突破。
而国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丰富,比如有大量关于针对有色人种的电视传播问题的研究,欧洲的少数民族文化电视政策研究等。此外,还有众多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值得借鉴。
三、电视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总结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较为聚集的西南地区,本应该是电视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最有力的阵地,然而,当前西南地区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播存在较多的问题,研究者主要总结出了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媒体操作层面来看,比如电视从业者缺乏深入意识和动力、客观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类节目类型固化等。二是从长远的社会影响来看,比如电视媒体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自身传承的影响、电视媒介对当地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情况等。
目前西南地区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的传播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一是西南地区电视媒体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呈现数量。二是西南地区电视媒体应改进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呈现形式。少数民族文化在电视上的呈现形式非常单一,基本上仅仅从最初介绍民族服装、民族歌舞表演等浅表层面过渡到介绍民族的风俗礼仪、吃喝玩乐的形式。其实少数民族文化的电视呈现同样可以借鉴如今样式百出的娱乐节目的创新形式。三是西南地区电视媒体应引导当地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如,当代的少数民族和过去的在生活、语音、习惯肯定出现了很多变化,电视媒体应该通过对民族特点和本民族的现实问题、现实生活加以关注和关怀。
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改变盲从跟风的错误观念,挖掘少数民族节目的价值点;提高电视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意识和动力,建构媒介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真实反映少数民族的现实需要;真切实践体验式采访,增强现场性;探索栏目常态化机制;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节目的扶持与支持机制等。同时,还应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传播观念、具体操作方法等,发掘其中的问题与价值。此外,利用广播电视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对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培养媒介品牌特征,将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相结合,体现出电视媒介的敏感性、真实性、时代性。同时,也使电视媒体成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坚实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