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摘要】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英国文坛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本文利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法,通过分析《简·萨默斯的日记》中语篇产生和接受的时空结构和人物关系的对应形式,并且结合生命哲学观来揭示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生命哲学观。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简·萨默斯的日记》;时空;生命哲学
一、前言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作为多丽丝·莱辛后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一个好邻居的日记》受到国外许多评论家的关注。1997年,Muge Galin出版了她的专著《在东西方之间一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苏菲主义》,其中《一个好邻居的日记》被认为是莱辛苏菲主义教育小说之一。2000年,维基尼亚-泰戈发表了评论《老龄焦虑——(简·萨默斯的日记)》,评论涉及文艺女性代表、莱辛的双角色应用、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母亲以及莱辛在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之间的游离等众多主题。2006年,我国学者王丽丽教授和郭曼在《山东外语教学》上发表了《灵魂的影子——论(简·萨默斯的日记>中双人物的特征和功能》一文,通过双人物的起源、死亡与新生、现实与梦境和心灵告白分析了双人物的关联性特征及在小说中发挥的独特功能。以往国内外对《简·萨默斯的日记》的评论多是从心理补偿、女性主义、心理学、反射理论或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方面来分析,却少有学者从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法来解析此部作品。
本文将利用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方法,对小说中主人公之间的语篇描述进行分析,以揭示作品潜在的生命哲学观。“时空”与“语篇叙述”是体现作品及作者思想意识的最好方法,并且在特定的文学语境下,通过具体、客观的分析的小说产生的话语背景,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关系和情节的发展,而且深刻地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这也是多丽丝·莱辛笔下所潜在的思想艺术。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法
任何语篇都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社会历史分析的目的就是试图再现这些具体条件,它主要包括五个层次。
第一,认识并描写产生和接受语篇的具体“时空场合”。第二,分析和描述语篇产生的“交际领域”。一个领域可以被视为存在一些位置和轨道的空间。这些位置和轨道一起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所可能得到的机会。个人在交际领域里采取行动时,需要依赖各种各样的资源或资本并遵循某些规则、惯例等。这些模式并非清晰而系统的规则或方案,而是一些含蓄的不成体系的指导原则。(陈中竺,1995)第三,社会机构是指一套比较稳定的规则和资源,加上由此确立的社会关系,它一方面处于交际领域中,通过确定一套位置和轨道而赋予交际领域以具体的形式,另一方面又通过建立新的位置和轨道来创造新的交际领域。第四,与社会机构不同,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机构和交际领域中存在的那些典型的比较稳固的不对称现象和差异。第五,分析是对赖以产生、传播和接受语篇的媒介的分析。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必须依赖某种传播媒介,不同的媒介往往赋予语篇不同的特质(辛斌,2005)。
三、生命哲学
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和阐释在西方哲学界由来已久。从最早的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的水”、“万物都充满着神灵”对生命的意指,阿那克西美尼等同于灵魂的“气”,到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转世”从柏拉图对宇宙生成的探讨到近代哲学对唯心唯物的争辩,都从不同角度对心物关系进行了研究,成为对生命现象研究的最初的蓝本。“哲学直接进入生命领域,或者说,作为生命意义的哲学,从叔本华正式开始。随后尼采给予了极大的弘扬”(雷体沛,2001)作为一种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生命哲学始于世纪末、世纪初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德国、法国。自此以后,对人的关注经历了从外部人与社会到内部人的意识及后来的内外融合的视角转换,但焦点仍是人之为人本身。
四、《简·萨默斯的日记》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内容简介
1983年莱辛以简·萨默斯的笔名匿名发表了《一个好邻居的日记》,它与莱辛的另一部小说《如果老人能够……》一起以《简·萨默斯的日记》为书名出版,并被普遍认为是“莱辛后期写作中的关键作品”(Tiger,2000)。《一个好邻居的日记》讲述了一位成功的职业中年女性(简),与一位生活窘迫的老年女性(莫迪)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简是一位中产阶级职业妇女,担任一家十分畅销的妇女杂志的编辑。在她的丈夫和母亲相继去世之后,简发现实际上自己在感情上是麻木不仁的,和丈夫、母亲都极少交流感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80多岁的小个子老人——莫迪。莫迪衣衫褴褛却个性很强,身上有一股倔强的傲气。从此两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彼此改变了人生态度。这部作品饱含着作者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一位成功的中年编辑与一些老年女性的非凡友谊在莱辛笔下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得到了准确的阐释。
(二)时空结构
莱辛在《日记》中首先正是通过时间结构来表达她对生命的理解的。我们注意到,两部小说都是以日记的方式写成的。然而,和一般意义上的日记不同的是,它们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日期标志。《一个好邻居的日记》以四年的总结开始,后以星期划分时间,再后来至十天,继而是叙述视角的转换,以某一天为时间单位,直至具体时间的消失,以空格或星号作为每一篇日记的分隔符号。到了后一篇小说《如果老人能够……》中,日期已完全没有了,只有空格、星号等。单从整体形式看,《日记》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更合适。那么,作者把小说冠以‘旧记的名号,却以散文的形式写就。实际上,在日期上的模糊性是莱辛的故意所为。我们再看一下她对时态的运用,也许对她的用意就会一目了然。《一个好邻居的日记》以主人公简的日记体自述开始,中间穿插了莫德等人对自己过去的叙述、简同莫德等人的交往、对话等等。其中,简的叙述部分大都采用过去时,但是当描写对话时,作者又直接使用了现在时和将来时。有时甚至在一个句子里,前面用过去时,后面用现在时或将来时。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而这种时态上的交叉同以往意识流小说中人物意识的流动和跳跃显然是不一样的。它更像是一种时态上的任意行为。实际上,这种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为一体,消除其人为的划分,正是莱辛要达到的目的。狄尔泰(2001)在谈到生命的时间结构时说道“具体的时间是由现在的持续不断的进程构成的,曾经存在的东西持续不断地变成过去,而未来则持续不断地变成现在”莱辛在《日记》中,正是试图通过时态的交叉和日期的模糊性来表达这种生命的流动,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在这种连成一气的过程里,才有生命的永恒性”(狄尔泰,2001)
对于生命的循环和重复性,莱辛还从人物关系的另一个角度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日记》主要描写了三代人之间的关系简,简的侄女吉尔和莫德。表面上看,这三代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细读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她们三人身上具有一个共同点一孩子气和母性共存。从小说一开始,简就多次告诉我们她自己是“孩子似的妻子”和“孩子似的女儿”。在母亲和丈夫眼里,她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儿和妻子。但在简同莫德的关系中,我们却看到了简母性的一面她就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莫德。同时她又是吉尔和凯特的姨妈,实际上担当了她们母亲的角色。而莫德对简既像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可以乱发脾气,同时又像母亲对女儿一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莫德的名字又奇妙的同莱辛母亲的名字相似。吉尔对简既像女儿对母亲一样依恋和信赖,同时我们又看到在《一个好邻居的日记》的结尾,像母亲一样安慰、照顾受了委屈的简。三代人在这方面是如此惊人的相像和重复绝非偶然的巧合。母亲和孩子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流动,意味着生命的循环。
文中主人公的“交际领域”也存在于一定的位置和空间上,其中的人物关系以及所依赖的资源环境也正是含蓄而不成体系的。空间结构亦如此。而这些“交际领域:又通通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然后再创造新的领域,不断如此循环下去。就像生命的轮回一样有规律的进行着。
五、结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重要理论之一,在跨学科发展的历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结合生命哲学观的基础上,采用了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法,
从小说语篇中所暗含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结构中来探析作品潜在的生命观;
与此同时,在小说语篇中体现的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中来探析当时社会结构所折射出的交际领域。从而全面分析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的时空结构以及人物关系,揭示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生命哲学观以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