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摘要】本文主要对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范畴化特点以及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大学英语语法范畴效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英语语法范畴化;分析
20世纪70年代,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登上历史舞台。该理论认为:大部分自然范畴无法将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制定出来;典型特征是建立范畴的前提和基础;范畴成员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范畴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一个范畴成员之间并没有平等的地位,而是有典型和边缘之分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和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上是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
一、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范畴化特点
(一)范畴建立在“属性”之上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建立在纵横交错的相似性网络和“属性”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共享特征基础之上,任何一组特征都无法对范畴中的成员进行准确的界定。事体特征体现在人们心理上即是属性,它产生在认知和事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但并不是说范畴中的所有成员都具有这一属性,同时这一属性也并不是这一范畴的成员专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所有范畴成员都是具有范畴属性特征的。
(二)范畴是综合性的
原型理论认为范畴是综合性的,它对抽象图式或最佳实例进行强调,带有综合性或整体性色彩,密切而直接联系着人类的体验、认知、发展及心理学。范畴的基础是原型样本,逐步图式化概括其原型样本。1953年,Wittgenstein最早指出,儿童是首先对范畴的原型进行掌握,然后依据家族相似性原理,在其他成员中延伸范畴。这个典型是整个范畴的中心,开始时范畴的成员比应有的成员少,后来逐步扩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外延过程。
(三)范畴的属性是动态的
范畴是分类的普遍结构中的类。该定义充分的强调类在分类中所具有的独自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极大拓展了类的清单。在原型范例的范畴化过程中,实施的原则和条件也是范畴化的主要内容。Pamat依据Pullen的定义指出,范畴不同,所具有的特征却可能是相同的。范畴成员可能重新范畴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大学英语语法范畴效应
在语言文化的差异感染下,英汉两种语言的本族语者所具有的认知原型模式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受母语的强势型影响,中国学生习惯于在英语学习中直接复制汉语特有的认知原型,致使形成认知范畴原型的迁移。如果两种语法原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正向迁移就会随之形成;如果两种语法原型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逆向迁移则会随之形成。
(一)动词时态
英语动词原形有很多特征,动词的时态标记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但汉语中动词不具备该特征。学生在认知原型差异的影响下极易在英语中转嫁汉语动词原形,从而导致母语的负迁移。学生错误地运用动词时态,这一原因占主导地位。在输出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忽略语句前后时态一致及全篇文章时态相互照应的要求。比如,
The English teacher we had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s very patient and kind(我们的高中英语老师十分耐心和友善),
本句是在叙述“高中”时英语老师的情况,属于“过去”,而且前面的动词have的过去式had也提醒我们动词be应该用过去式was。学生受汉语认知思维的影响出现了语句前后时态不一致的错误。
(二)名词单复数
在汉语中,名词是没有单复数标记的,因此造成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常常直接复制应用汉语的名词原型,而忽略了英语名词范畴有单复数标记这一特征,从而导致名词单复数使用错误。比如,
I make great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ose English teacher,
本句中those表示“那些”,是多数,因此后面的teacher也应该用复数形式teachers。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同上。
(三)主谓一致
在英语动词语法中,主谓一致是其中一个极为典型的特征,但汉语不具备这一特征。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忽视了这一特征,就会造成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出现。
Our English teacher often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class.
本句中Our English teacher表示一个人,因此谓语动词emphasize应该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emphasizes,学生忽略了英语动词语法中的主谓一致造成这一错误。
总之,原型范畴理论下英语语法范畴化在英语语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深入研究,为提升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的英语现代化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