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旭青,双 维,党生焕
(中北大学 软件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前所未有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关乎网络功能的发挥和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努力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笔者于2012年9月至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校内的4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75%,有效问卷382份,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年级分布: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382人,男学生为186名(所占总数比例为48.7%),女学生为196名(51.3%)。其中,大一年级学生为72名(所占总数比例为18.8%),大二年级学生为108 名(28.3%),大三年级学生为128名(33.5%),大四年级学生为74名(19.4%)。
学科分布:为调查不同学科的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笔者把学科大致分为4类:人文类、经管类、理工类和计算机类。其中人文类学生为102名(所占总数比例为26.7%),经管类学生为110名(28.8%),理工类学生为115名(30.1%),计算机类学生为55名(14.4%)。
1.2.1 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在当今信息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很多。笔者在对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调查中发现,除了课堂的学习,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和渠道,网络在高校学生知识和信息获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被调查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1.2.2 网龄
在参与调查的382名大学生中,网龄在两年以下的只有30名,所占比例为7.9%;网龄在三到四年的有76名,所占比例为19.9%;网龄在五年以上的有276人,所占比例为72.2%。显然,网络早已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大部分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都在五年以上。被调查者的网龄如表2 所示。
表2 被调查学生的网龄
1.2.3 上网途径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中几乎不存在不会上网的同学,上网普及率为100%。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自己的电脑,网吧作为大学生上网场所的重要性正弱化。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是使用校园网络在寝室上网,27%的学生选择到网吧上网。被调查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很大,占总数的90%以上。
1.2.4 上网时长与时间分布
随着网络内容的不断更新,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逐渐加大。从大学生平均每次上网的时间来看,只有25%的学生每次上网的时间控制在3 小时以内,有75%的学生每次上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
在进一步对大学生上网时间选择的调查中显示,65%的学生选择在晚上或者节假日上网,24%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或者午休时间上网,11%的学生选择想去就去,经常旷课。可见,至少30%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与日常学习、生活的关系。
1.2.5 上网用途
表3 被调查学生上网的用途
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女学生在上网的用途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统计结果看,女生将上网用在学习上的比例要高于男生;若从总量上来分析,两者将上网用在学习方面的比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这表明高校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还不理想,大部分学生仅把网络当作娱乐工具,他们在网络上的学习意识比较薄弱,而将网络娱乐化的趋势则很明显。
1.2.6 网络道德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表示对网上偏激、不道德言论反感,对网络保持着较为清醒的认知态度。其中77.3%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网络上道德状况“一般”或者“较差”,89.7%的学生认为网络中应遵守道德,提倡文明上网。总体上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尚好。然而,高校学生在现实的网络道德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网络诚信不容乐观、网络不良信息泛滥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等。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阵地和思维空间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随之而来的是其理想信念的淡化,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道德沦丧和道德危机。[1]128-132可见,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及时有效地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网络的新颖、快捷、方便等特点,使得网络以前所未有的亲和力吸引着高校学生。然而,大量的事实反复证明,长时间不正确地使用电脑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许多高校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及时主动地调节,而是求助于网络寻求满足和慰藉,甚至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成瘾证”也成为一个新的医学名词,这一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者Dr.Ivan Goldberg发现的,Yong是最早系统研究这一现象的心理学家,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人们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是一种类似于赌博的强迫行为。[2]网络成瘾状态可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未成瘾等3 种成瘾状态,其在调查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73.8%、16.8%。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网络成瘾组中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倾向组和网络未成瘾组中男生比例低于女生(详细情况见表4和表5)。
表4 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人群比例
表5 不同性别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人群比例(%)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高校学生的网络成瘾状态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低下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诱惑,自身又缺乏对网络的科学和健康使用,从而导致网络成瘾。这些学生往往会出现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人格障碍、行为异常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身体不适、自我封闭、精神萎靡,最终荒废学业。[3]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因此暴力、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常充斥其间。从高校学生主观认识方面看,他们在信息选择、辨别是非、自我调控等能力方面还不足以完全抵御这些不良影响;从客观现实方面看,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腐败现象及就业难等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困惑,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浮躁、庸俗、功利等现象和行为又时时冲击着大学生尚未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4]这些低俗的内容无形地侵蚀着高校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信念,造成高校学生道德意识弱化,情感淡漠,诚信丧失,道德人格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5]40-45在调查中笔者专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否存在”这一现象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见表6。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许多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缺乏自律能力,往往迷失自我;在现实和虚拟网络的反差面前,无法很好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适应并科学使用网络;高校学生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在网络环境中责任感弱化,容易突破社会的道德底线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些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不信任感、敏感多疑、攻击性强、抱有仇视心理等人格异常现象,此外还造成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淡化,行为活动无视法律、我行我素,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高校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为网络信息的安全使用保驾护航。
表6 大学生对当前网络道德失范认同程度
面对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角色的多重性,高校学生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人格多重分裂等性格异化现象。此外,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变化性强,容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在对382名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达61%的学生在回答“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和网络哪一个对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大”这一问题时选择了“网络”,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多样化,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价值选择的矛盾(详见表7)。可见,网络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日趋加深。
表7 大学生对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评价
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面对一个简单的世界,对于自己需要的价值一目了然,人们开始困惑于一簇簇“价值丛”中,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价值在哪里。价值消融和稀释在信息的海洋中了,而更使网络用户迷惑的是这些信息都标榜自己是有价值的。[6]网络还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社会价值观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中,加上网络中价值评价标准杂乱,高校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进而导致高校学生政治观念淡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冲突、价值选择困难。[1]128-132此外,后现代主义道德观认为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这种道德相对主义在没有中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找到了最适合它繁衍生长的土壤,如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势必影响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由此可见,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信息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和道德信念,使其能自觉抵御各种低级、腐朽等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①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认识滞后;②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重视不够;③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力[3]。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高校应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首先,在教育手段方面,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的阶段和学科专业,科学地开设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课程,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7]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都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作为专门的课程,而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尽管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其侧重于网络技术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把网络道德纳入大学德育体系范畴,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比如说,可以在两课的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伦理、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等内容,把课堂教学和塑造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及网络法律法规意识;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等工具,即通过学校的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等传播媒介,以及党支部、共青团、学生社团等开展系列活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知识讲座、竞赛等活动,从而形成一个主流的网络道德宣传群体,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切实将网络安全教育贯穿、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网络中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阵地已经形成了。”[8]高校要创新网络教育的平台,就必须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站,建立专门的融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或网页。如创建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明确的网站,充分体现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正面宣传和管理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9]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对网站信息进行过滤、隔离,建构思想教育的防火墙,同时还要把握网上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此外,高校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启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利用在线服务、聊天室等进行心理咨询,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高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等。
高校应构建有效的安全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首先,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制定校园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管理和规范,确保校园网健康、规范地运行;其次,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构筑防火墙和过滤网,屏蔽不良网站,封堵有害信息[10],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实行实名制和IP地址登记,并对一些网站设置访问权限。高校还要加强对网络上论坛和留言板等的引导、管理,确立良好的网络舆论导向,对网上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阻止不良信息发布等途径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总之,高校网络环境的治理既需要高校学生的道德自律,也需要借助于外在制度和法律的约束力量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也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最终落实的归宿,是受教育者通过反省、反思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性思考水平。只有包含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内化活动和外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根本要求,网络文化是一种“自我”的、个性化的文化,长期受这种文化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性格和自主意识被唤醒,需要有能够体现尊重自我、维护个性的德育模式与之匹配。[11]229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网络行为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促进学生网络行为由外部控制转向内部控制,不断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身的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以及在网络中看清真伪、辨出良莠的能力。同时,高校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强化自律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任。
如果说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中,高校是主阵地,那么家庭和社会则是教育的前沿。高校只有与家庭和社会全面合作,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充分依靠家庭的力量。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起点,家庭教育在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除了要对学生上网实施必要的指导和适当的监控,还要学习、了解网络知识,借助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与学生一起提高网络素养;其次,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对那些不具备经营许可证的网吧进行整顿和查封,加大打击“黑网吧”的力度,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知识技能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学生、家长、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正确地引导高校学生文明、安全地使用网络,切实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1]何泽彬.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3]陈世伟,熊花.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探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01-103.
[4]张楠.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范式创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79.
[5]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6]谢敏,刘江涛.网络时代价值的稀释与价值冲突的多元化[J].哲学动态,2002(4):39-41.
[7]付沙,肖叶枝.试论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5):81-82.
[8]李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9]杨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10]宋果 .加强校园网建设,保护大学生网络安全[J].信息教育研究,2010(13):222.
[1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