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新能力 科技振兴企业

2013-08-21 08:53李志刚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3年11期
关键词:特殊钢专题报告实验室

中国东方电气王为民:“多电并举”新格局

东方电气通过自主研发与再创新相结合,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形成水、火、核、气、风及太阳能“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成为世界上发电设备行业产品覆盖最全的企业集团之一。2012年10月,东方电气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与多所高校签署协同创新协议,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主业产品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包括水力试验中心、燃气轮机压气机试验室、透平实验室、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试验中心、机械工业高温高压材料与焊接实验室、高温长寿命材料实验室、6MW级风机全功率及LVRT试验室等科研平台,其中多个实验室被列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为民作专题报告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奖励,设立了东方电气集团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评选办法,定期重奖技术创新杰出贡献人员。作为国家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已建成清洁燃烧基础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钒电池实验室、智能装备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驱动实验室等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实验室,正在建设研究院实验大楼。东方电气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攻关任务。包括“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等。

宝钢李海平:坚持精品战略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海平作专题报告

1978年12月23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宝钢开工建设。一期是日本冶炼技术装备和管理,二期是西方的轧钢自动化技术装备。宝钢的建成投产,使中国钢铁生产水平和国际钢铁业的先进水平缩短了近20年的差距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宝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引进先进技术阶段向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的转变,目前正走进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的新阶段。

坚定不移地实施技术领先战略。通过宝钢建设、生产和研发的实践,出台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系统策划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建设“研究开发”、“工程集成”、“持续改进”三大技术创新子体系,培育“统筹策划”等十大体系能力。

坚持精品和差异化战略,让技术创新始终成为宝钢的核心竞争力。是宝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满足集团公司钢铁板块业务整合、多元产业发展,打造相适应的技术协同能力:支撑三个转型发展,建设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体系:选择产业关键、前瞻、共性技术作为切入口,打造行业技术基础平台,弥补市场功能缺陷、加速技术扩散、支持企业创新,有力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新东作专题报告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总裁谢蔚作专题报告

唐钢王新东:环境是企业的生命线

“十二五”唐钢确立了“做精主业、做大非钢、适度多元、持续创新”的发展方针和“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发展目标。唐钢以绿色转型、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和资源配置方式转型为重点,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努力颠覆传统的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模式,着力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以低碳绿色、贴近市场、运行高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的生产经营和转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逆势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践行“环境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以实现循环经济“四个零”为目标,以建设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的企业典范为抓手,通过完善的能源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走出了一条城市型钢铁企业绿色转型之路,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

近年来,唐钢通过深入推进“转变生产组织模式、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转变市场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创效能力”的“两转变、两提升”,构建以资源优化配置、流程再造、能源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产品升级换代和全面对接市场为特征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成功开发了9大系列37个钢种。转型升级成为钢铁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由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的集约化发展转变;由只注重钢铁主业发展,向既做强钢铁主业又向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一业为主、适度多元转变;由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逐步向原始发明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提升,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中信泰富谢蔚:高附加值特殊钢是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中国南车集团原董事唐克林作专题报告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应善强作专题报告

高品质特殊钢(含高温合金)是指具有更高性能、更长寿命、环境友好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殊钢品种,代表了特殊钢材料的发展方向,对保障国家重大工程、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关键武器型号、促进节能减排和相关应用领域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高品质特殊钢能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高品质产品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航空航天、能源、现代交通、机械等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商飞、燃气轮机等国家战略项目对高品质特殊钢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钢行业在产业链延伸、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培育企业的利基(Niche)产品,适应下游产业包括新兴领域(如页岩气)快速发展需要,在关键应用领域沿产业链下游延伸,由传统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南车唐克林:科技创新为核心

南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构筑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科技创新体系的九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依靠经验管理到通过产品数据流程管理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两维设计为主到广泛运用三维设计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由主要依赖现场实物试验向仿真计算与现场实物试验相结合的转变:四是实现了从内部设计制造环节管理延伸到供应链管理的转变,有的子公司已开始实施管理向客户端的延伸:五是实现知识管理向集中、显性、共享管理的转变:六是实现了产品可靠性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的转变:七是实现了试验验证体系向系统规划、全面提升、资源共享的转变:八是实现从注重单一产品研发到注重产品技术平台研发的转变:九是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向项目管理的转变。

实现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中国跨入国际轨道交通装备领先企业行列,带动了钢铁、机械、电子等60多个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地铁车辆80%以上采用了南车自主化的牵引系统,彻底改变了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国一汽应善强:汽车上高强钢应用比例扩大

应善强一汽的自主车型上,软钢的应用比例依然很高,先进高强钢尤其是超高强钢的比例较少。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做相应的工作,在新开发车型上,热成型钢甚至是第三代汽车钢都得到了应用,我们正逐步扩大先进高强钢及超高强钢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2006~2011年ECB会议27个车型平均高强度钢板应用比例的变化情况。除2006年的应用比例低于60%外,2007~2011年的应用比例基本稳定在64~70%水平。

汽车用钢需求,发动机用高性能气门弹簧应向超纯净弹簧钢发展;弹簧钢应向抗疲劳和抗弹性减退发展。钢板弹簧、稳定杆设计应力比国外低100-200MPa,钢板弹簧工作应力国内500-600MPa,欧美700-800MPa; 稳定杆工作应力我国500MPa左右,欧美700MPa左右。高应力的气门弹簧材料多采用国外材料制造。汽车行业需要冶金企业开发高应力水平、抗疲劳和抗弹性衰减的弹簧用钢,如高淬透性、高应力级别、高抗疲劳性能的变截面弹簧用钢和热喷丸弹簧钢等。国外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弹性衰减性能和CCT曲线等由钢厂提供,希望国内钢铁企业提供这些数据。

猜你喜欢
特殊钢专题报告实验室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博歌华特殊钢(东莞)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