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水杨酸的N-十六酰-L-组氨酸水凝胶药物缓释研究

2013-08-20 01:52樊凤连陈颖飞王科军罗序中梅光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3年1期
关键词:组氨酸缓冲溶液胶凝

樊凤连,陈颖飞,王科军,罗序中,梅光泉

(1.赣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赣州 341000;2.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 336000)

药物控制释放是目前药剂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4],其关键技术是药物载体的研制与优选。随着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药物的药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缓释的研究价值体现在能够减少服药者服药次数的同时,还可以对疾病进行长期、定点、均衡的控制治疗,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水凝胶表面不易粘附蛋白质和细胞,因而在与血液、体液及人体组织相接触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水凝胶由于含有大量的水分而非常柔软,类似于生物体组织,作为人体植入物可以减少抗元反应。因此,水凝胶作为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得到广泛应用[5-10]。

N-十六酰-L-组氨酸制成的凝胶在pH=7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并表现出优异的结构有序性,是药物缓释载体的优选材料之一。因此,研究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L-组氨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四氢呋喃、十六酰氯、水杨酸等,均为分析纯,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AVATAR-3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公司;UV-4501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津市港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ruker D8 Focus衍射仪。

1.2 目标产物的合成

在磨口锥形瓶中加入L-组氨酸330 mg、氢氧化钠颗粒200 mg和少量水,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L-组氨酸溶解至澄清,然后把锥形瓶放在冰盐水中待用。在另一个磨口锥形瓶中加入十六酰氯550 mg,用4~5 mL的无水四氢呋喃(THF)使酰氯充分溶解,将溶液倒入干燥的分液漏斗中,将分液漏斗与盐浴中的锥形瓶组成装置。调整分液漏斗滴速为每滴4 s,1 h以上滴完,在磁力搅拌器搅拌下反应过夜。待反应完毕后,用稀盐酸调节pH值到1~2,用布氏漏斗抽滤,用水洗涤pH值至7,放入干燥箱中在60℃干燥6 h。再用石油醚洗涤3次,除去杂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0℃充分干燥,得目标产物N-十六酰-L-组氨酸,密闭保存待用。

合成路线为:

1.3 性能测定

1.3.1 最小胶凝浓度(MGCs)

称取产物N-十六酰-L-组氨酸7.0 mg于试管中,加入 1 mL 乙醇 - 水(V乙醇∶V水=1∶1,下同)混合溶剂,加热至完全溶解,置于室温下自然冷却形成稳定的水凝胶。

用100 μL的微量进样器加混合溶剂于上述水凝胶中,重新溶解凝胶,冷却,放置数小时,观察成胶情况。若成胶,则继续添加混合溶剂,直到不能成胶为止。记下刚好成水凝胶时所加混合溶剂量(mL),则产物的最小胶凝浓度为:

最小胶凝浓度=7 mg/混合溶剂量

1.3.2 凝胶 -溶胶转换温度

采用球降法(ball-drop method)测定凝胶-溶胶转换温度,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将直径2 mm的钢球置于新制成的凝胶上面,然后在水浴中缓慢升温,记下钢球开始下降时的温度,此时的温度即为此凝胶在该浓度条件下的凝胶-溶胶转换温度。

1.4 表征

1.4.1 X 射线衍射(XRD)

取少量新制备的水凝胶涂覆于预先处理好的玻璃载玻片上,摊平成一层薄膜,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得到水凝胶铸膜,待测。采用Bruker D8 Focus衍射仪,单色石墨CuKα为辐射源(λ=1.541 8×10-4μm),管压 40 kV,管流 100 mA,发射/防散射狭缝 1/6(°),接收狭缝 0.6 mm,测试温度为室温。

1.4.2 药物缓释

(1)标准曲线的测定。用乙醇-水混合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25,50,75,100 mg/L水杨酸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97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图1。在浓度为25~100 mg/L范围内,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水杨酸溶液标准曲线

(2)负载药物水凝胶的制备。取15支试管,分别加入7 mg的N-十六酰-L-组氨酸,再加入 1 mL 浓度分别为 50,100,150,200,250 mg/L的水杨酸溶液(每一浓度各3支)溶解,放置过夜,形成稳定的凝胶。

(3)药物缓释量的测定及pH值对释放率的影响。在上述不同浓度试管组凝胶中分别加入3 mL pH=7.41 PBS(磷酸盐缓冲液,并经灭菌)缓冲液、pH=4.04 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和pH=10.01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间隔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层的澄清液,测其紫外吸光度,利用吸光度计算溶液中释放的水杨酸浓度。

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制备所需的负载药物水凝胶,测定其药物缓释量。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不同缓释温度和不同浓度的 N-十六酰-L-组氨酸的水凝胶条件下,考察它们对水杨酸释放率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小胶凝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N-十六酰-L-组氨酸在匹配的凝胶剂、合适的pH值范围内可形成凝胶。实验测得pH=7时,N-十六酰-L-组氨酸的最小胶凝浓度为2.8 mg/mL,此时的凝胶最稳定,形成的凝胶也最好。

2.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XRD 结果见图 2。可以看出,在 2θ(°)为3.9,8.1 和 6.0,12.3 处的衍射峰有较好的倍数关系,由此可说明该凝胶自组装形成的微观结构有序性。

图2 pH=7时水凝胶XRD谱

2.3 凝胶-溶胶转换温度与最小凝胶浓度的关系

当凝胶负载水杨酸后,其凝胶仍然非常稳定。测定了负载不同浓度水杨酸后水凝胶的最小胶凝浓度和转变温度,结果见表1。负载水杨酸后水凝胶的最小胶凝浓度为2.1~2.8 mg/mL,转变温度为45~60℃,但两者变化无对应关系。

表1 负载水杨酸后水凝胶的最小胶凝浓度和转变温度

2.4 药物缓释测定与分析

凝胶负载水杨酸后,水杨酸仅填充在水凝胶中,充当一种介质,并没有改变水凝胶的结构和影响凝胶的稳定性。

2.4.1 缓冲溶液pH值对水杨酸药物缓释影响

水杨酸药物在pH=7.41的缓冲溶液中于室温下12.5 h内的缓释监测结果见图3。随着时间延长,负载在凝胶中的水杨酸逐渐释放,最后趋于稳定;在相同时间内,水杨酸浓度越高,其释放率越低,但释放出来的水杨酸药物量不会最小。

图3 pH=7.41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在凝胶中的释放率

水杨酸药物在pH=4.04的缓冲溶液中于室温下12.5 h内的缓释监测结果见图4。

图4 pH=4.04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在凝胶中的释放率

比较图3和图4可以发现,水杨酸药物在pH=4.04的缓冲溶液中释放12.5 h后,释放率仍有增大的趋势;但与在pH=7.41的缓冲溶液中的结果相比,相同的释放时间内释放率较低,说明水杨酸药物的释放速率在偏酸性环境中比在中性环境慢。

实验发现,在pH=10.00的缓冲溶液中,负载水杨酸的水凝胶不稳定,1.5 h后水凝胶变得松散且逐渐溶解。因为水杨酸呈弱酸性,而在呈碱性的缓冲溶液中,易发生酸碱快速中和反应,破坏了水凝胶的三维结构。因此,负载水杨酸药物的水凝胶不宜在偏碱性条件下进行药物缓释。

综上所述,负载水杨酸的水凝胶缓释作用非常明显,但受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其中在中性条件下缓释效果最佳。

2.4.2 水凝胶中N-十六酰-L-组氨酸浓度对水杨酸药物缓释的影响

为考察N-十六酰-L-组氨酸浓度对缓释效果的影响,制备了N-十六酰-L-组氨酸浓度分别为5 mg/mL和7 mg/mL的负载水杨酸药物用水凝胶,在室温下、pH=7.41缓冲溶液中考察其缓释效果,结果见图5。

图5 N-十六酰-L-组氨酸浓度对药物缓释的影响

水凝胶中的N-十六酰-L-组氨酸的浓度对水杨酸药物缓释及凝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当凝胶中水杨酸浓度较低时,水杨酸药物的释放会更快。但实验中发现,浓度为7 mg/mL与浓度为5 mg/mL的N-十六酰-L-组氨酸负载水杨酸药物的水凝胶比较,前者的稳定性好,后者在缓释4.5 h后凝胶会出现松散现象。

2.4.3 温度对水杨酸药物缓释的影响

7 mg/mL的N-十六酰-L-组氨酸负载50 mg/L水杨酸药物的水凝胶,在pH=7.41的缓冲溶液中,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缓释,水杨酸药物12.5 h的缓释监测结果见图6。水杨酸药物在37℃时的释放率明显大于25℃时的释放率,且随着时间延长释放率有增大的趋势。而37℃接近于人体的平均体温,因此37℃下的实验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情况。

图6 温度对水杨酸在凝胶中释放率的影响

3 结论

(1)N-十六酰-L-组氨酸是一种良好的凝胶因子,用其制备的水凝胶是一种很好的药物载体,在pH=7左右时凝胶的稳定性最好。

(2)在pH=7.41的缓冲溶液中,负载水杨酸的N-十六酰-L-组氨酸水凝胶呈现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偏碱性(pH=10.00)的缓冲溶液中,药物缓释过快,且凝胶不稳定,易松散逐渐溶解;偏酸性(pH=4.04)的缓冲溶液中,药物释放率稍低。

(3)低浓度的N-十六酰-L-组氨酸水凝胶和适宜的环境温度(37℃)有利于水杨酸药物的释放。

[1]袁宁宁.β-环糊精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6):16 -18.

[2]田威,范晓东,陈卫星,等.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2(4):19 -23.

[3]王萃萃,杨伟平,许戈文.水凝胶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聚氨酯工业,2010,25(7):60 -63.

[4]Feng Guilong,Xiong Yun,Yang Yajiang,et al.Gelation of Microemulsions and Release Behavior of Sodium Salicylate from Gelled Microemuls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2009,71(2):297 -302.

[5]Cao Shuqin,Fu Xinjian,Yang Yajiang,et al.Release Behavior of Salicylic Acid in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Formed by l- Phenylalanine Derivatives as Hydrogela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8,357(1 -2):95 -99.

[6]Nagatoshi Koumura,Masabumi Kudo,Nobuyuki Tamaoki.Photocontrolled Gel-to-sol-to-gel Phase Transitioning of meta-Substituted Azobenzene Bisurethanes through the Breaking and Reforming of Hydrogen Bonds[J].Langmuir,2004,20(23):9897-9900.

[7]牛洪,谢兴益,何成生,等.聚氨酯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聚氨酯工业,2004,19(5):6 -9.

[8]周义锋.环境响应的智能小分子有机凝胶材料[J].化学进展,2011,23(1):125 -135.

[9]沈利英,陈肖卓,于海涛,等.刺激响应型有机小分子凝胶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9,29(3):321 -333.

[10]Schneider J P,Pochan D J,Ozbas B,et al.Responsive Hydrogels from the Intramolecular Folding and Self-assembly of a Designed Peptide[J].J AM CHEM SOC,2002,124(50):15030-15037.

猜你喜欢
组氨酸缓冲溶液胶凝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合成L-组氨酸
几种缓冲溶液简介及应用*
组氨酸对番茄生长及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
饮食干预可增强常见化疗药物疗效
油气井用合成树脂胶凝材料研究综述
预防医学专业基础化学缓冲溶液pH教学总结
组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