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科科 施玲玲 沈妮娜 黄钱君 陈秋英 张忠传
远古的野生犬类经过十万年时间的演变和人类的不断驯化,成为了今天我们钟爱无比的奇妙伴侣和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犬是肉食动物,犬粮是犬所喜爱的食物,但是犬最钟爱的食物依然是肉类。犬对一些常见食物比较敏感,如给犬喂食洋葱与巧克力会引起犬的中毒。另外,犬的味觉不发达,对苦、甜、咸、辣四味敏感,其他味觉不敏感。
犬的远视能力弱,仅20~30米左右,但横向视野比人眼开阔,因此,对近距离的移动目标反应敏捷。但是,犬对于光谱的红绿等高彩度色彩却没有特殊的感受力,所以对导盲犬来说,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红色将被视为暗色,绿色则被视为白色。
犬的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这与犬的嗅脑、嗅觉器官和嗅神经发达有关。它有2.2亿个嗅觉细胞,是人类的250倍,能分辨出大约200万种物质发出的不同浓度气味。鼻粘膜上布满嗅神经能嗅出稀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别是对动物性的脂肪酸更为敏感。
犬的听觉是人类的16倍,即使睡觉也高度警觉。对半经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可以区别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144次的其中变化。听觉的感应能力可达12万赫兹,是人类的6倍,它能听到最远的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真正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经过专业训练后的犬,有更多的技能与特长帮助人类工作。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警犬参与安全保卫工作是众所周知的。在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中,搜救犬寻找人类生命功不可没。缉毒犬震慑贩毒犯罪,医学实验犬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导盲犬为盲人引路,救助犬在养老院陪伴与护理老年人,还有一生追随主人的宠物犬,它带给主人的好处更多。比如:
1.减压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宠物陪伴能使人压力减轻;如病人在康复治疗中,喂养宠物就能移除一切不利于病人康复的障碍。
2.降低血压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养宠物会使血压降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抚摸宠物犬15~30分钟后,血压会下降10%左右。
3.减轻疼痛 有宠物的陪伴就可减少主人的焦虑,这对慢性的偏头痛或关节炎患者来说,少一分焦虑,多一分情绪上的安定是最好的精神止痛药。
4.降低胆固醇 养宠物对心脏健康的另一个好处是降低胆固醇,特别是男性宠物主人的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含量都比不养宠物的人低。
5.改善情绪 养宠物的人烦恼少,笑声多,养宠物会使主人放弃旅游,抚养宠物有一种责任感,可降低自杀率。
6.帮助人们社交 带犬出去散步,途中会与邻居之间遛狗聊天。
7.预防中风 养宠物能使患心血管疾病几率降低40%,心脏病的康复几率增加8倍。
8.监控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犬能使病人的血糖含量趋于稳定。
9.防止过敏和提高免疫力 儿童小时候接触越多的宠物,得过敏的几率就会越低,这就是自然免疫法。
10.有助孩子成长 孩子接触宠物有利于治疗儿童的孤独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照顾宠物让他们注意力集中到责任感上,儿童与犬相处天生有缘。
更让人感动的是2008年5月12日中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北川蔡红英家养的家犬,名叫“花花”,在地震前先后三次入室,拉出主人往外跑的惊人一幕……当时,“花花”突然反常又奇怪的现象吸引了几十个村民围观。就因这个偶然看热闹的机会,大家竟然在随后的大地震中都幸免于难,救命恩犬功不可没。大家如梦初醒——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为了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地震后的卫生防疫是严格的。救命恩犬“花花”也要被悲壮处决时,几十个得救的村民哭跪在地上,捶胸顿足,悲嚎不已,就连执行公务的防疫人员和军人都是泪流满面,以壮烈的军礼为埋葬“花花”做最后的送行。人与犬的感情在卫生防疫中一直纠结缠绕与延续。
据国际资料的报道,截止2009年12月17日,美国人口3亿,养犬3.8亿头。同一年,中国人口13亿,养犬1亿头,当年中国宠物年消费额约为400亿元人民币。请大家想一想,人民在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如果中国的养犬业也达到美国2009年水平,那么中国13亿人口,养犬应该是16亿头左右,宠物的年消费约6700亿元人民币。
可是我们又面临着另一难题:犬与人争夺生存空间,犬排泄物影响环境卫生,如何文明养犬、规范养犬?人类要保证自身的健康,首先必须搞好犬类的卫生防疫工作,保证犬的健康,不能让“非典”时期人民随意丢弃犬猫的行为重演。然而,当面临这样一个事实时,第361行的宠物行业里执业兽医师还远远不够。
犬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我们既然养它,就要有责任养好它。我们只有站在卫生防疫的新高度,扎实做好犬类疾病的防疫工作,人与犬的感情才不再纠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也有中国特色的养犬管理办法,相信我们的广大养犬爱好者,特别是在卫生防疫方面,一定能做到高度自觉,高度文明,高度负责,这样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才会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