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刘陆宇
(作者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生)
制定经济规范与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的一项经济职能,而政府职能的范围是相对于市场或社会的自发功能而言的,政府干预应以不妨碍市场机制的自我完善为前提。
世界贸易组织把中国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其理由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导致市场交换不够自由,市场价格偏离了均衡价格,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有可能使衡量国际比较利益的尺度发生错误,应该进口的变成了出口,或者相反。
中国要争取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在交换的自由方面有所改进,这方面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由于自由集市的逐步开放,粮食、日用品已经做到了自由交换。我们用人民币可以在超市自由选购成千上万种商品。前几年开放了黄金买卖,百姓可以用人民币自由买卖黄金,对买卖外汇的管制也逐步放宽。现在每人每年可以买卖相当于5万美元的外汇,而且不需要任何证件(过去只有因公出国可以换汇200美元)。人民币能直接购买各种用品,能够和黄金、美元相互交换,它越来越具备衡量价值的功能。这些措施也使中国越来越接近市场经济国家。
可是,最近政府出台的一些限购措施,包括对房地产的限购、对汽车的限购,由于是一种对货币使用的限制,使得中国又朝着远离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限购无疑将束缚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限购令的颁布是市场倒退的表现。
限购令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通过抑制需求、减少成交量,通过供大于求的市场法则降低房价,为市场供给的后期需求争取时间。但该政策过于严厉,计划性也似乎太强,被抑制的需求不能有效化解,只能被暂时积压;政策一旦放开,必然会出现反弹,市场将重现抢购现象,从而使房价再度走高。
限购使得市场价格发生更多扭曲。民众原本用来买房买车的钱,因为限购而买了别的商品,破坏了市场的均衡,而这完全是人为的。
不错,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高得离谱,因此对房地产限价似乎是有理由的。限购能够抑制房价。但房地产价高的根本原因是土地被垄断,在土地垄断供给制度下,政府倾向于减少土地供给,以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政府控制土地供给的行为会影响房地产市场对将来价格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的上涨。若不考虑此方面原因,而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来处理,虽然房价可以被抑制,但会引起其他的经济问题。
用行政手段限制货币的使用,是一个需要特别谨慎的措施。大权在握的政府往往不顾市场的规律横加干预,或者限购,或者限价,或者设置审批要求,结果都是削弱货币衡量价值的功能,也破坏了市场的均衡。上世纪50年代初,政府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当时绝没想到计划经济的后果,导致经济效率的大倒退,最后濒临经济崩溃边缘。改革以后,发展市场经济,走交换自由化的道路,才获得空前成功。
从更为根本的宪政角度看问题,限制货币的使用相当于侵犯百姓的私人财产。货币是百姓持有财产的一种方式。限制它的使用,即使不是完全的剥夺,也是一种蚕食。如果限制的范围扩大,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小,那就无异于是权力逐步代替货币在配置资源。这是一种不声不响地迈向权力经济的嬗变。我们需要对此加以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