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姜 东 孙秀华
2012年,贵州师范学院人才工作再创佳绩,综合评比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学校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吸引集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引领学科发展的国内外高端人才,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韩卉说:“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学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奔赴北京、山东、陕西、上海等地区高校,现场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付出一片真诚,收获满园春色。2012年共接收博士、博士后应聘材料350份,有90名博士与学校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目前经审批已正式引进博士38人。一些紧缺专业如经济学科、艺术学科、体育学科博士的引进,也实现了零的突破。除引才外,学校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现有9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4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共13人,教师访学11人。
梧桐成林,凤凰群栖。正是在全新的引人、育人体制机制下,学校打造人才高地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博士、硕士占比达到66%,并有包括“长江学者”、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在内的“候鸟型人才”5名。
引才、用才,相辅相成。对此,学校瞄准全国乃至国际学科建设前沿,努力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有效科研平台。
围绕省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学校积极争取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支持和加盟,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学者严以京,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千人计划学者罗毅等,担任学校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这使得重点实验室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融入主流,第一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为引进我国唯一的人类学、民族学“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学校在省编办的大力支持下,不到一个月就得到建立高研院的批复,极大地促进了贵州师范学院和贵州省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在国内外学术地位的快速提升。
2011年,学校“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成功申报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被列为第一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2年成功申报了全省第五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纳米复合结构光电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学校“凝聚态物理”获批第二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还获得了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
2012年11月7日,贵州师范学院隆重举行“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供图)
2012年12月5日,贵州省教育厅政务网发布了贵州师范学院“学习十八大精神促进学校跨越发展博士座谈会”的新闻。其实,在贵州师范学院,定期召开博士、教授、学科带头人座谈会早已形成了制度。
更重要的是,学校还有一个上下联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人才工作服务机制,在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学校领导还亲自出面协调,校党委书记韩卉就曾多次为引进博士子女落户到省公安厅、贵阳市公安局协商解决问题。近年来,学校共专门安排为引进人才健康查体100余人次,为引进人才安排家属就业22人,为30多位引进人才协调解决了子女就学问题。
现在,贵州师范学院形成了强化保障,全力优化环境,支持人才干事创业,惜才、留才、爱才的良好氛围,正驶向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