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尹 辉
当代贵州:什么是城市综合体?有人说,城市综合体其实并不是新事物,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出现。且在国内其他地区,城市综合体也已经有了多年探索发展历史。这种说法准确吗?
张鹏:城市综合体是一种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它不是综合楼,不是商品楼盘,也不是新城区,而是一个综合功能体。它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在国外,古罗马公共浴场被认为是城市综合体的历史起源,它具有现代城市综合体规模宏大、功能复合、用途多样等特征。20世纪以后,国外城市综合体大致经历了“三代”发展历程:第一代城市综合体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其最具代表性的综合体为美国新泽西花园购物中心;第二代城市综合体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其最具代表性的综合体为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第三代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开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为东京六本木新城。
而在国内,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一线城市综合体项目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综合体项目,如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新天地等。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也逐渐由发达地区城市向内陆城市发展,部分具备经济实力的二、三线城市也陆续展开了城市综合体的建设。
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生态公园城市综合体效果图。(省住建厅供图)
当代贵州:从国内外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综合体的出现需要“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土地使用、生活需求”等达到一定的条件。贵州是否已具备这样的发展条件?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对于贵州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张鹏:要不要建设城市综合体,主要取决于两条:一看需求,二看条件。从贵州实际看,建设城市综合体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贵州城镇化率达到36.5%,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期,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有其必然性。建设城市综合体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能够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此外,2012年全省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使贵州具备了城市综合体的起步发展条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发展城市综合体提供了后续保障,而城市综合体建设则将有效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新活力。
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将成为贵州发展的大平台之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100个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全省城市综合体拉动城镇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促进全省加快要素聚集、集约建设用地、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繁荣城市经济。
张鹏说:“‘特’才是贵州城市综合体建设最大亮点,绝不能去盲目攀比,不求大、不求高、不求洋,只求有自己的特色。”(省住建厅供图)
当代贵州:事实上,省内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 “城市综合体”,或者说是“城市综合体的雏形”。
张鹏:影响城市综合体发展阶段的因素较多,基本涵盖了城市发展阶段的诸多要素。以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作为城市综合体发展阶段的主要判断因子,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具体到贵州来说,由于我们是欠发达地区,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全省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的城市综合体发展应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发展方式,要结合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等,要符合本省地方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符合我省山区特色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走大、中、小型结合,多功能并存,试点探索与总结提升相结合的贵州省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发展之路。
当代贵州:贵州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综合体?
张鹏:推进贵州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不仅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事关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件实事。关于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综合体,贵州的要求是,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要体现本地特色、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要。
首先要做到风格特色化。“特”才是贵州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最大亮点,绝不能去盲目攀比,不求大、不求高、不求洋,只求有自己的特色。“特”包括山地特色、人文特色、生态特色、民族特色。“尤其是要保护民族特色,建设城市综合体不能什么都拆掉,要留一些文脉在里面,留一些老建筑在里面,‘老瓶添新酒’才更有城市味道。”
其次,建设城市综合体还要做到功能多元化、交通便利化、产业聚集化和建筑绿色化。在对外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要超前考虑,丰富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组织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工作生活需要。
当代贵州:推进贵州“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省委省政府要求“一开始就要比较科学”,要“探索具有贵州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围绕这一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首先是努力构建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具体来说,就是抓政策和技术体系完善。为积极引导贵州城市综合体建设合理布局、错位发展、有序推进,制定、出台和印发了《贵州省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贵州省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正组织专家团队编制《城市综合体贵州文化元素应用指南》和《贵州省城市综合体建设标准》,为打造贵州特色城市综合体提供借鉴。
抓项目化推进。坚持分类指导,将城市综合体划分为“商贸综合、办公会展、文化旅游、产城联动、交通物流”等五种主要类型。坚持分层推进,将贵阳市、贵安新区以及遵义市、六盘水市城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列为第一层级,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为第二层级,经济强县为第三层级,一般县及具备条件的小城镇为第四层级,第四层级按城镇综合体理念进行培育。坚持分步实施,2013年先期启动22个试点项目,项目涵盖九个市(州)、四个层级、五种类型,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辐射88个县(市、区)。
抓项目管理。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组织专家组对先期启动试点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进行技术审查复核;组建涵盖建筑、规划、经济、民族、文学、艺术等专业的省内外综合专家库,为推进贵州城市综合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以及建立100个城市综合体监测指标体系和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其次是积极推进贵州风格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抓科学规划设计、推进特色发展,抓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以及抓招商引资、确保项目“有钱”推进等。
当代贵州:“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今年重点是什么?
张鹏: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各市(州)上报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库。目前,全省已有40个项目在建,另有74个落实了开发主体。同步开展全省100个城市综合体周边500米范围内基础设施摸底调查,初步建立了基础设施项目库。4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全国“两会”期间项目推介会上签约23个,签约资金304亿元;18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参加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专题对接会,投资总额达320亿元。
此外,根据《贵州省促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2013年工作方案》,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22个城市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部署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工作。预计,全年将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50亿元,施工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10个左右城市综合体建筑主体工程。
还将启动100个城市综合体贵州文化元素应用创建工程,要求每个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中至少应用3个以上山地和民族文化元素符号,提升城市可阅读性和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