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县果园铜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分析

2013-08-17 07:45李光军杨清标钏文韬米云川方沛英
地质与勘探 2013年1期
关键词:安山安山岩定西

李光军,杨清标,钏文韬,米云川,方沛英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 650216)

0 前言

1999~2000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果园矿区外围实施了云南思茅大平掌-雅口铜多金属矿评价,评价了以思茅大平掌喷流沉积型铜矿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矿床,通过工作认为,果园铜矿具有进一步工作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2007年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云南省优势和重要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提出云县果园-官房地区、大平掌外围地区为重要的铜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①。

果园铜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云县芒怀乡境内,是近年勘查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矿床远景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铜矿床。矿体产于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的断裂构造破碎带中。与思茅大平掌、景谷县岔河、民乐,云县查家村、铜厂坡、官房、景东文玉等矿床,同在一矿带上。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云县-景洪陆缘火山弧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接合部位。区内断裂构造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②。因此,进一步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有助于矿床深部及矿区外围找矿取得新的突破。笔者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矿床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

云县果园铜矿,区域上位于云县-景谷-景洪Cu、Sn多金属成矿带上。大地构造位置属云县-景洪陆缘火山弧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接合部位(图1)。

海西期随着西侧南澜沧江洋盆的扩张,在其兰坪-普洱地块边缘(云县-景谷-景洪一带)发育被动边缘裂隙-裂谷火山活动。早二叠世末,澜沧江洋壳开始向东俯冲于兰坪普洱盆地之下,其陆块边缘由被动边缘转化为活动边缘,至三叠纪发生弧弧碰撞对接,形成三叠纪岛弧碱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及其火山沉积岩系。晚三叠世早期,火山岩浆弧总体由挤压转为拉张,形成晚三叠世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的上叠裂陷-裂谷盆地。盆地中以“双峰式”火山喷发为主,带入大量成矿物质(李文昌等,2010)。云县果园铜矿所处的云县-景谷-景洪Cu、Sn多金属成矿带,出露的晚三叠世火山岩,以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包括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及其火山碎屑岩,晚三叠世该带北部云县-文玉-民乐一带,出现富钾的玄武岩与富钾的流纹岩,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莫宣学等,1993)。其中以石炭系的基性火山岩和晚三叠世的火山活动与Cu多金属成矿关系最密切。所发现的矿床如景洪三达山、思茅大平掌、景谷民乐、岔河、宋家坡,云县查家村、铜厂坡、景东文玉铜矿等矿床及数十处铜矿(化)体,均产于“双峰式”火山岩系中,揭示出本矿带“双峰式”火山活动,为矿床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和丰富的成矿物质。

图1 果园铜矿区区域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the Guoyuan coppermining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2 矿区地质特征

果园矿区位于澜沧江火山弧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过渡地带。矿区地层主要出露中三叠统忙怀组上段(T2m2),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区内构造发育,以近南北向张性断裂为主,次为北东向、北西向压性断裂。区内火山活动强烈,以上三叠统火山喷发为主。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为区内的主要赋矿地层,北东、北西向次级断裂为区内容矿构造。果园矿区及南部的白竹林等铜矿(化)体就产于其中。

矿区处于无量山-景洪重力低异常带内的果园重力低异常带上。矿区外围已发现文玉、查家村、栗树街、糯伍、大地山等多处铜矿点,本矿区是云县漫湾-景东文玉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内近期工作新发现的,最具找矿潜力的有利地区之一。现将矿区地质特征分述于下。

2.1 地层

(1)中三叠统忙怀组上段(T2m2):厚1346.5m。上部:流纹岩、流纹斑岩、硅质岩夹凝灰质砂板岩。下部:石英斑岩、英安岩夹硅质岩、凝灰岩及凝灰质砂板岩。忙怀组尚未发现矿化现象。

(2)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为矿区赋矿地层,厚1800m。共分为五个岩性段,由上往下分述于下:

第五岩性段(T3xd5):玄武质集块岩、凝灰质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页岩。厚287.0m。

第四岩性段(T3xd4):厚1179.51m。共分为三个岩性层。

第三岩性层(T3xd4-3):上部:紫红、暗红色安山岩,夹安山玄武岩。下部:暗绿色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安山凝灰岩。

第二岩性层(T3xd4-2):上部:紫红色安山岩夹安山玄武岩。中部:紫红色安山玄武岩。中下部接触处破碎带中见28.14m的含铜安山玄武岩。KT1至KT10铜矿体均产于此层中。下部:紫红色安山岩夹紫红色安山玄武岩。

第一岩性层(T3xd4-1):上部:紫红色安山凝灰岩。下部:紫红色安山岩。KT12至KT16均产于此层中。

第三岩性段(T3xd3):厚333.0m。上部: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岩、凝灰质砂岩。中部:安山岩夹泥灰质砂质泥岩、页岩。下部:泥质千枚状板岩夹泥质、粉砂质细粒岩屑砂岩。

第二岩性段(T3xd2):厚605.0m。上部:灰绿色安山质凝灰砂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凝灰质砂岩、页岩。下部:灰绿色杏仁状安山岩、致密块状玄武岩、安山质凝灰岩夹凝灰质页岩。

第一岩性段(T3xd1):厚277.6m。上部:深灰色含碳质凝灰质页岩。中厚层状细凝灰质砂岩夹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下部:灰绿、紫灰色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夹页岩,底部为熔岩角砾岩。

(3)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厚568.8m。出露于矿区南西部。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上三叠统地层之上。上部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状泥岩,夹灰绿色泥岩条带及石英砂岩、粉砂岩。中部为灰紫色厚层-块状流纹质-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夹泥灰质粉砂岩及泥岩。下部为灰紫、浅紫、褐黄色块状砂质-中粒角砾岩。

2.2 构造

云南许多大中型矿床所在的复合构造区几乎都有北东、北西向构造存在,这是因为以上构造是晚期构造,是成矿构造,是65Ma前印度板块向北东俯冲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是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构造(钟建廷,2010)。矿区构造主要为南北向断裂(F2)及北东 -南西向断裂(F3)、北西 -南东向断裂(F4)。以上断裂控制了矿(化)体的产出,F2、F4断裂为导矿断裂,F3为导矿、容矿断裂。F2、F3、F4所围限的区域内的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了矿(化)体的产出,为矿(化)体的赋存部位。

2.3 岩浆岩

矿区火山岩主要为中三叠统忙怀组高钾流纹质火山岩,上三叠统小定西组钾玄武岩系列的中基性火山岩,果园铜矿即赋存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中。

(1)中三叠统忙怀组(T2m2)火山岩

主要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于澜沧江断裂带,表明火山喷发活动依附澜沧江呈裂隙式喷发。上部:流纹岩、流纹斑岩、硅质岩夹凝灰质砂板岩。下部:石英斑岩、英安岩夹硅质岩、凝灰岩及凝灰质砂板岩。

(2)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火山岩

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火山岩:为矿区赋矿地层,根据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特征,从上至下分为以下五个火山喷发旋回:

第五旋回(T3xd5):玄武质集块岩、凝灰质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页岩。

第四旋回(T3xd4):紫红、暗红色安山岩夹安山玄武岩,安山凝灰岩,安山岩。

第三旋回(T3xd3):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岩,凝灰质砂岩,安山岩夹泥灰质砂质泥岩、页岩,泥质千枚状板岩夹泥质、粉砂质细粒岩屑砂岩。

第二旋回(T3xd2):灰绿色安山质凝灰岩、页岩,灰绿色杏仁状安山岩、致密块状玄武岩、安山质凝灰岩夹凝灰质页岩。

第一旋回(T3xd1):深灰色含碳质凝灰质页岩。中厚层状细凝灰质砂岩夹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灰绿、紫灰色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夹页岩、熔岩角砾岩。

2.4 地球物理特征

2.4.1 Ms异常特征

矿区Ms背景值较高,异常幅值普遍较低,异常呈带状、圆环状分布。

GDHJ1异常分布集中,且幅值较高,其余异常均零星分布。从果园铜矿区激电中梯视充电率Ms异常等值线平面图(图2)可见,Ms异常大多由单点、单线异常组合,呈面状展布,除西北部异常外,其余异常幅值均不高,零星分布。

2.4.2 Ms异常解释推断

(1)GDHJ1异常

异常位于测区西北角(图2),宽约800m,南北皆未封闭。异常为北东-南西向,呈带状展布,多个高值子异常叠加于带状异常之上,整体幅值较高。Ms极大值可达12ms以上。异常大致可划分为以高值点为中心的5个子异常。

图2 云南省云县果园铜矿区Ms等值线图Fig.2 Ms contours in the Guoyuan copper mining area

GDHJ1-1子异常上出露的是三叠系小定西组第一岩性段—第三岩性段(T3xd1—T3xd3)。其岩性分别为砂砾岩、页岩、流纹质熔岩角砾岩-安山角砾岩夹页岩-碳质页岩;角砾状玄武岩-安山岩-粗安山质岩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粘土岩;安山质凝灰岩、砂岩、页岩。F1、F2断层穿过异常,可见异常区热液活动强烈。

GDHJ1-1子异常处于F1、F2断层交汇处,受断层夹持,经检查发现玄武岩露头。据异常特征、物性资料以及已知矿体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异常可能是热液活动影响玄武岩裂隙内矿化所引起。

GDHJ1-2—GDHJ1-5子异常同样受到F1、F2断层控制,子异常呈串珠状沿F2断层左侧展布,异常幅值高,梯度变化大。异常上出露小定西组第一岩性段~第三岩性段(T3xd1—T3xd3)。经检查异常区出露安山角砾熔岩夹页岩-碳质页岩,偶见玄武岩露头。1∶1万土壤测量分析结果,此位置未发现有金属元素的异常。综合分析推测引起异常的是碳质页岩。

(2)GDHJ2异常

异常位于半坡村一带(图2),由两个子异常组成,异常宽缓,幅值低。异常出露小定西组第四岩性段第一岩性层(T3xd4-1),岩性为安山岩与安山质凝灰岩互层。GDHJ3异常呈条带状分布,推测可能是由隐伏安山玄武岩局部矿化引起。

(3)GDHJ3异常

异常宽缓,幅值不高,Ms极大值8ms(图2)。异常位于小定西组第四岩性段第二岩性层(T3xd4-2)之上,主要岩性为安山岩夹橄榄安山玄武岩、安山质角砾熔岩。已知矿体KT7、KT8位于异常东南,矿石类型为碎裂状安山玄武岩型铜矿石,可确定与矿化有关的是安山玄武岩。已知矿体上Ms异常有较强显示,异常走向接近于矿体走向,据此推测异常是由铜矿化安山玄武岩引起。异常主体位于已知矿体西侧,且异常幅值高于矿体之上异常值,推测矿体西侧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化)体。综合以上因素,推测GDHJ3异常由铜矿化安山玄武岩破碎带引起。

(4)GDHJ4异常

位于测区中部果园东北(图2),异常北东向,多个单点异常零星分布。异常幅值不高,Ms最大值5.5ms左右。异常区出露小定西组安山岩与安山质凝灰岩互层,受到 F3、F6断层夹持,已知 KT12、KT13、KT14、KT15、KT16 矿(化)体位于异常之上,矿(化)体走向与断层、Ms异常走向一致,综合分析推测异常由破碎带内铁磁性物质局部富集引起。

(5)GDHJ5异常

异常位于董家村附近(图2),异常由多个单点异常呈串珠状零星展布,幅值不高,Ms异常极大值为7ms左右。异常分布于F3断层东侧,出露芒怀组流纹岩、流纹斑岩(T2m2)。根据物性资料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异常可能是受构造热液活动影响,热液在流纹岩、流纹斑岩裂隙内形成与石英角斑岩有关的铜矿(化),Ms高值中心位置对应铜矿相对富集的地方。

(6)GDHJ6异常

异常位于测区东南角李家村(图2),位置处于小定西组第一岩性段—第三岩性段(T3xd1—T3xd3)与第四岩性段交界处,异常沿地层界线零星分布,Ms最大值6ms,分析可能是由地层交接部位铜矿(化)体起。

1947年3月,沙千里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马叙伦等民主人士联名发表对莫斯科会议意见书。指出:“中国人民决不盲目地拒绝外国的善意公正的调解。但是倘若有人要假借调解之名而行其偏袒之实,帮助中国扩大并延长内战,以增加中国人民的痛苦,损害中国的独立和荣誉,那就必然要遭遇中国人民的极度憎恨和坚决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坚决要求美国政府重新改正现行的对华政策。”“我们要对莫斯科四国外长会议严正地声明,倘使你们能根据前年十二月三外长会议的基础,给予我们以善意公正的调解,使中国内战从早结束,中国人民自然不会加以反对。如其不能,那就请你们保持严格中立的态度让我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2.5 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地层较简单,主要出露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d)中酸性火山岩。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成矿元素以Cu元素组合为主。异常多沿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展布。在矿区中西部果园村西北侧以及矿区东南角王家村附近,具两个明显的浓集中心(图3)。

异常元素主要有 Cu、Pb、Zn、Ag,规模一般,元素水平分带明显,以Cu为中心,Pb元素呈外圆弧形串珠状分布于西侧、北部,Zn、Ag呈弱异常显示。

果园村西北铜异常对应多个铜矿(化)体,经地表工程揭露,已发现8条铜矿(化)体,元素组合为热液组合。矿区东南角王家村附近铜异常规模较小,元素组合及成矿背景与果园村西北铜异常相似。

综上所述,果园矿区异常元素以铜为主,浓集中心明显,成矿元素具3级浓度分带,具一定的规模。异常所处地层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火山岩地层,Cu元素含量较高,加上构造发育,有利于元素迁移,在含矿热液作用下成矿元素容易在断裂构造破碎带或层间滑动带附近富集成矿,矿区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3 矿床地质特征

图3 云南省云县果园铜矿区铜铅锌银组合异常图Fig.3 Map showing comprehensive Cu-Pb-Zn anomalies in the Guoyuan mining area of Yunxi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果园铜矿床矿种单一,矿点密集分布,矿床成因类型简单。构造破碎带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沿断裂破碎带发育宽几米 ~十几米,长10~650m的铜(化)矿体,蚀变主要为方解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网脉状产出。矿体产状陡倾,倾角50°~75°近于直立。含矿岩石为破碎的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矿体有膨大、收缩、尖灭、再现的现象,显示了与断裂活动有关的热液作用。矿区共发现了21条含矿断裂破碎带,圈定21条矿(化)体。其中主矿体6条,(KT3、KT6、KT7、KT8、KT19、KT21),这些矿体均有化探铜异常与之套合,现将主矿体特征分述于下(图4)。

3.1 矿体特征

果园铜矿区共发现大小矿体21条,现就6条主矿体的地质特征简述于下:

(1)KT3矿体

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二层(T3xd4-2)紫红色安山岩夹安山玄武岩的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控制矿体长510m,矿体产状 200°~220°∠64°~70°,矿体厚0.96 ~1.80m,品位 Cu 0.23% ~0.79%。

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二层(T3xd4-2)紫红色安山岩夹安山玄武岩的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控制矿体长320m,矿体产状 230°~232°∠51°~67°,厚0.92~4.08m,品位 Cu 0.47% ~0.51%。

(3)KT7矿体

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二层(T3xd4-2)紫红色安山岩、灰绿色安山玄武岩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控制矿体长500m、呈大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200°~ 220°∠61 ~ 65°,厚 1.96 ~ 16.44m,品位Cu0.28% ~0.75%。

(4)KT8矿体

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二层(T3xd4-2)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层间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控制矿体长650m、呈大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185°~240°∠50°~60°,厚 2.20 ~20.36m,品位 Cu0.55%~0.94%。

(5)KT19矿体

位于矿区南部白竹林。产于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三层(T3xd4-3)紫红、暗紫红色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及灰白色安山凝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安山质凝灰岩。控制矿体长570m,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116°~120°∠53°~72°,厚5.25 ~0.85m,品位Cu 0.24% ~1.33%。

(6)KT21矿体

位于矿区南部白竹林,产于小定西组第四段第三岩性层(T3xd4-3)紫红、暗紫红色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及灰白色安山凝灰岩的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碎裂状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安山质凝灰岩。控制矿体长520m,呈脉状、透镜状,厚1.1~5.6m。矿体品位 Cu 1.63% ~1.29%。

其余矿体规模较小,控制矿体长小于100m。矿体产状210°~245°∠48°~62°,厚0.95 ~6.85m、矿体品位 Cu 0.34% ~3.26%。

对矿区主要6个矿体进行估算,获333+334预测铜资源量6.25万t,矿床综合品位0.65%,矿体综合平均厚7.14m。进一步工作,有望达中-大型规模。

矿床成因属与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

3.2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分硫化矿和氧化矿两类。金属硫化物有辉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其次为黝铜矿、铜蓝。氧化矿矿石矿物以孔雀石为主,次为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

主要矿石矿物特征如下:有用组分简单,铜最高品位达3.69%。辉铜矿、黄铜矿为矿区中主要含铜矿物。其多与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共生,呈块状、脉状、浸染状产出。斑铜矿主要分布于围岩裂隙中,矿石呈细脉状,网状交错穿插。孔雀石主要分布在氧化带,呈胶状集合体存在,多与白云石、方解石伴生在一起。

脉石矿物以斜长石、石英为主,其次为绿泥石、角闪石、绿帘石、泥质、辉石、阳起石。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脉石矿物石英为铜矿化的主要标志。

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条带状、团包状、薄膜状、碎块角砾状构造。

3.3 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次为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解石化沿断裂构造破碎带发育,是主要的蚀变现象,与铜矿化相伴出现,是铜矿化的间接标志之一。其次粘土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发育于小定西组地层中,与铜矿化关系密切。

图4 云南省果园铜矿区地质图Fig.4 Geological map of the Guoyuan copper mining area

4 找矿标志

4.1 岩性、岩相标志

晚三叠世小定西组(T3xd),岩性主要为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玄武岩、安山质火山集块岩,火山质角砾熔岩夹角闪安山岩。火山岩系中偶夹杂砂岩,熔岩中见有杏仁状构造,反映喷发环境为近陆海相。该火山岩地层为矿区铜矿化(体)的容矿地层。安山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岩石。

4.2 构造标志

矿区铜铅锌银异常区,矿体严格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在空间上应紧紧围绕断裂破碎带开展工作,特别是断裂构造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及周边节理裂隙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因此,断裂构造破碎带以及区内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4.3 矿化标志

矿区及外围地表出露的孔雀石化,褐铁矿化及铜矿(化)体露头。

4.4 围岩蚀变标志

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4.5 地球化学标志

Cu、Pb、Ag异常各元素浓集中心突出,异常强度高,元素套合好的部位。

5 找矿潜力分析

云县果园铜矿属于火山热液型铜矿床,铜矿化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因此,要从矿床浅部的地质情况入手,加强控矿构造的研究,弄清矿体的时空结构,有利富集部位和倾伏规律,对指导深入部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矿体产出严格受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期断裂表现为压扭断裂。断裂沿构造面走向和倾向均表现了舒绶波状的展布特征,在沿倾向和倾角变缓及断裂破碎带的复合部位有利于成矿热液充填赋存,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2)矿化在断裂破碎带中沿走向分段富集,产状平缓的脉状、透镜状矿体断续分布,而陡倾角带状矿体常呈构造破碎带形式出露地表。受区域断裂影响,北西、北东断裂破碎带发育宽几米,长15~35m的铜矿体,显示了与断裂活动相关的热液作用。矿区总体形成南北两个富集部位。北部(果园)矿化呈北西向展布,被F6断裂错断(图4)。南部(白竹林)矿化呈北东向展布。南北分段沿走向、倾向矿化富集差异明显,南部以浅部矿化较强,北部以深部矿化较强,表现出矿体向南西倾伏的现象。

(3)当时设计钻孔控制的地表矿体宽仅3.6m,Cu品位 0.55%,施工 2个钻孔后,一个孔在54.63m、102.75m 处分别揭露到1.91m、3.62m 两层含孔雀石铜矿化体,经取样分析,仅一件样品达工业品位,Cu 0.24%;另一个孔在 269.83m、283.5m 处揭露到厚3.74m、2.29m两层含铜矿化破碎带,经取样分析,Cu未达工业品位。从而得出“矿区铜矿体浅表富集较强,向深部有变贫或尖灭的趋势,找矿突破难度大”的结论。而施工的钻孔应布置在GBT8、GTC3南西(地表控制矿体宽 16.09m,Cu品位0.57% ~0.75%,)以及GBT12南西(地表控制矿体宽20.6m,Cu品位0.94%)。火山热液矿床形成于近地表条件下,一般小于1km,矿化深度为200~400m,少数超过650m,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剿状及其它不规则状(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2011)。据地表工程揭露的矿体形态,产状特征及品位变化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等现象,按热液矿床成矿的产生深度,矿体(GBT12、GBT8、GTC3控制的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空间,资源潜力较大。对深部及矿区南部(白竹林)投入勘查工作,进行矿床远景控制,将会有新的突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近年来地勘单位在同一成矿带上火山热液型铜矿区开展的找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如景东文玉、景谷民乐、岔河、景洪三达山,思茅大平掌、云县果园、铜厂街、官房、宋家坡、查家村)。加上一些专家、学者从各方面的论证,进一步表明该矿床向矿体的倾斜方向深部开展工作,在矿区南部白竹林外围,开展找矿工作,扩大矿床规模是有希望的。

(5)云县果园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铜矿床。2010年,在矿区开展了勘查工作,圈定了21条矿体,主矿体6条。共发现20多条铜矿化构造破碎带。

矿区勘查结果显示,资源潜力较大。目前已估算333+334铜预测资源量6.25万t,矿床综合品位Cu 0.65%,矿体平均厚7.14m。现已发现多处化探异常及激电异常,尚未进行进一步工作,许多异常尚未得到查证。矿区南部(白竹林)及矿区北部(果园)破碎带中已发现多条铜矿(化)体。矿区深部及外围尚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仍有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工作,有中型铜矿床的找矿远景。

6 结论

果园铜矿区位于澜沧江火山弧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过渡地带。以近南北向张性断裂(F2)为主,次为北西向、北东向压性断裂。区内火山活动强烈,以三叠纪火山喷发为主。晚三叠世小定西组(T3xd)火山岩为区内含矿地层,北西、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为含矿构造。综合分析矿床区域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本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资源潜力分析,认为本矿区及外围工作程度较低,仍具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成为中-大型铜矿床的远景规模。

致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云南省地质调查院范玉华教授级高工,王外全教授级高工以及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注释]

① 杨清标,胡永兴,蔡旭,师红聪,李光军.2010.云南南澜沧江项目工作方案(成终稿)[R].

②杨清标,胡永兴,蔡旭,师红聪,李光军.2011.云南南澜沧江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成终稿)[R].

Li Wen-chang,Pan Gui-tang,Hou Zeng-qian,Mo Xuan-xue,Wang Liquan.2010.Collision orogeny metallogenic and prospecting techniques in Southwestern Sanjing[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Press:148-15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o Xuan-xue,Yang Kai-hui.1993.Late paleozoic rifting-related volcanic rock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western Yunnan[J].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12(4):297 - 31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ong Jian-ting.2010.Into shaped structures and prospecting[M].Kunming: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i Yu-sheng,Yao Shu-Zhen,Cai Ke-qin.2011.Mineral deposits(3rd edition)[M].Beijing:Geology Press:19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附中文参考文献]

莫宣学,杨开辉.1993.滇西南晚古生代火山岩与裂谷作用及区域构造深化[J].岩石矿物学杂志,12(4):297-311

李文昌,潘桂棠,侯增谦,莫宣学,王立全.2010.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75-226

钟建廷.2010.入字形构造与找矿[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

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2011.矿床学(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

猜你喜欢
安山安山岩定西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疫情下的笔试
“红爷”魏安山
西藏拿若铜矿床安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红爷”魏安山
王官屯油田安山岩油藏滚动评价探索
让雷锋精神永生
激发极化法寻找固体矿产的应用
二连油田安山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