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

2013-08-15 03:50何瑾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何瑾

摘 要: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互动;师生课堂互动;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9-02

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从功能、职责、教育或发展方向来看,是在现实社会指引下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体系,是为培养符合社会角色的人而服务的。在社会学意义上,课堂不仅是教育活动场所,而且是社会活动场所,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最重要的手段,更多地综合了社会对个体的需求和期望,在课堂这个具有最简单的社会功能的场所,使学生不断地完善社会角色,而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行为中最中心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互动行为。

一、几种社会互动的介绍

(一)概念

社会互动是社会角色间的相互联系或关系,从互动开始,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就由个人扩展到了群体甚至更大的社会组织中。我国社会学者郑杭生认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相互依赖行为——也可以说相互发生影响性行为的过程。”[1]

课堂互动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构成教学活动的人的要素之间的、通过信息传输而形成具有稳定依赖性关系的教学交往活动。”[2]课堂互动是一种双向的教学过程,是课堂社会中基本的形态,帕森指出:“自我与他人的交互作用是社会交流中最基本的形态。”[2]因此可以将课堂互动理解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种意义发现与意义赋予的过程。”[3]

师生互动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交往,指“教师与学生以教育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依赖性行为的总称。”[4]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作为已经成熟的社会个体,其智力、理解力和身心发展都比学生更有优势,代表一定的社会力量,而学生作为需要教师指导并进行社会化的个体来说处于一种被指导和影响的地位。

师生课堂互动是课堂互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互动形式,它是一种在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班级层面的社会互动。它指“教师与学生在班级课堂环境下进行的以教学为主的活动。”[1]这种师生互动是在课堂情境中由师生双主体为中心,通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过程。

(二)几种互动的关系

1.联系:课堂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都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

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师生互动包括课堂内外的师生交往,所以它也包括师生课堂互动。二是相互交叉的关系。课堂互动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形式,这种互动也属于师生互动的一部分,而师生互动只有在课堂上发生才属于课堂互动中的形式,因此他们之间有相互交叉的地方。三是师生课堂互动是师生互动的中心。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只有发生在课堂上的形式才是师生互动多种形式中最重要和最中心的,也可以说师生课堂互动处于师生互动和课堂互动的中心位置。四是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与师生互动行为具有相同的模式。即“教师对情境的界定过程、学生对情境的界定过程、师生碰撞过程和师生调整过程。”[4]

2.区别

一是互动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的发生只局限于课堂时间,而师生互动可以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任何时刻,它从个体受教育开始到教育结束整个过程一直存在;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的空间局限于教室或者学校的任何一个发生教学过程的地域,而师生互动发生的地域比较广阔,可以发生在校内外的许多场所。二是互动行为的内容和主题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交流和学习,在此期间发生的师生交往和互动行为的设定或情感的交流都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基础上,互动行为主题相对稳定;师生互动就不一定要以教学内容或目标为中心来设定互动行为,也可以进行生活情感方面等的交流。三是互动行为形式不同。课堂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形式主要是课堂面对面的交往,互动形式比较单一;而师生互动的形式比较广泛,我们能够用于交往的各种方式,例如电话、通信、网络等等都可以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形式。

二、师生课堂互动结构类型分析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最基础的机构,之所以产生学校教育这样具有专门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机构,正是因为学校教育能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最直接、最具体、最有目的性的指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本着一个能够持续课堂教学过程、同时达到使学生符合社会化角色的思想。依据此思想,师生课堂互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基本互动程序。由教师启蒙、学生思考回答及教师评价三个环节的过程。第二,阶段性互动。由若干个基本互动程序组成的较大的阶段性程序。第三,整体师生课堂互动。由若干个阶段性互动积累组成的师生课堂互动整体。

(一)互不干涉型

这种结构中教师处于传授者角色,多以单方面知识灌输为主,不了解这种方式是否对学生的社会化有所帮助,而学生此时对于互助的需求也不强烈,只是没有选择性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双方多以自我为中心,互动较少。

(二)对话应答型

处于这种结构下,教师虽然还是传授者的角色,但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学生的互动需求也有所增强,使得双方能够时刻体验到彼此感情或者需求,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互动。

(三)相互协作型

此类型的教师已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化为教导者,在担任传授角色的同时也兼任怎样或者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但学生的互助需求处于弱势,对教师教导者的角色并没有积极的配合,因此即使教师富有积极性的互动角色也并没有使双方产生较多的互动行为,而更多的是一种双方自愿协作的行为。

(四)共同争辩型

教师仍处于教导者的角色,但由于学生对互动需求的强烈增加,此刻双方能够积极地处于期待对方与之交流的情形下,甚至可能出现面对某一问题双方产生争辩的可能性,无论从情感还是学术上的交流都达到比较相互辉映的情形,这是一种师生共同期待的互动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适当筛选型

此时教师处于启迪者的角色,在指导学生认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情感、心理、思想观念等诸方面的影响,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化过程中,但学生较弱的互动需求使得双方只能采取一种意愿接受的形式来参与互动活动,具有筛选性。

(六)求异创新型

此时教师仍处于启迪者的角色,学生强烈的互动需求能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响应教师给予的提示或者启发,使得教师更充分的发挥其启迪性的作用,希望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动力和源泉,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思维。

通过以上几种师生互动结构的分析,在如何完善师生课堂互动的行为措施中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教育的风格特点来确定采取何种互动形式,适时调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积极性和需求强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师生课堂互动的策略

师生课堂互动有效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学校作为微型社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缩小班级规模

心理学研究证明,较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个别化,使部分学生超越了老师视力注视范围。通过缩小班级规模,使每一个学生受到适当的关注和影响。教师关注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互动的需求,创造便于师生课堂互动的条件。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自认为思想成熟、知识面广,是某种社会代表,这种传统的“师道尊严”赋予教师太多的外在权威,让他们在学生面前总以指导者或领导者的身份自居,潜意识的让学生认可自己的态度、规范和信念,从而忽视学生的尊严和个性发展,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不平等,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不以教导者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而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学习关系,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情,成为拥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就能调动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渴望,发挥学生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互动策略

互动需求强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对于互动需求较强的学生制定启发性思维更强的教学安排,对于互动需求较弱的学生更多的利用鼓励性和引导性的互动形式,激发参与课堂互动的勇气。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差异、利用差异的原则,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适应其发展的互动行为。

(四)巧妙安排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目标展现的形式,让学生以问题链的方法认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问题质量就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定和提出形式涉及课堂互动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按照难度和性质我们将问题分为基础性提问、提升性提问和拓展性问题,要结合学生水平和特点具有针对性的鼓励其参与师生互动的讨论中。

(五)增强双方情绪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应该有一定的情绪情感基础。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并运用学生的课堂情绪体验,及时获得学生的情绪信息。通过学生的眼神或者举止行为判断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程度,及时调整授课策略,激发学生的互动行为。教师上课的情绪感染也能影响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富有激情的教师情绪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引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社会互动,不但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加速和完善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使个体向社会需求的角色发展,因此采取必要的互动策略,对完善师生课堂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师生课堂互动就是社会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因此,通过对社会学的研究能够为师生课堂互动提供更具有社会意义的指导作用,也可以使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更符合培养社会化角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广平,章竞思.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

[2]董仁忠,吕庆燕.东乡族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学初探[J].甘肃民族研究,2003,(1).

[3]薛桂琴,钱蓓蕾.论社会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及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社会学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