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维中的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2013-08-15 03:50陈婷婷李巧莲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陈婷婷 李巧莲

摘 要:比较思维是一种包含比较过程的认知方式或信息加工方式,而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则是比较思维过程中较常见的两种效果相反的现象。对比较思维以及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既有从基础认知层面上了解人类心智的内部过程及其理论机制,也有助于从社会环境层面上解释人类心智的外部复杂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思维;同化效应;对比效应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50-02

一、比较思维简介

比较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包含比较过程的认知方式或者信息加工方式。比较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是心理物理学中常见的经验型比较,即从感官角度体验到的某种感觉上的相对性,例如当一盆温水与一盆热水相比较时会显得更冷;当然更多的是理性的抽象型比较,即从认知角度通过对可用信息的有效加工而得到的认识上的相对性,例如在希特勒面前强盗都看起来仁慈些。经验型比较不涉及复杂的认知与信息加工,因此一般不在比较思维研究的考察范围之内,而抽象型比较不仅需要深度的语义加工和丰富的信息加工,还会因为加工方式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导致的复杂性则是比较思维研究重点考察的问题。

在研究比较思维的众多领域中,社会比较是被涉及最多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社会比较,也即社会群体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它可以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比较,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比较。时间比较是另一个比较思维的研究领域,它指的是在连续发展的时间自我维度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自我作为不同时期的自我形式之间产生的比较。当然除了时间自我之外,还存在很多种可能自我的形式,这些自我可以是个体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应该成为的自我、能够成为的自我或者害怕成为的自我等等。这些可能自我也是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可能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比较(自我比较)也是一种有别于时间比较的特殊自我比较类型。反事实比较是比较思维研究在近些年兴起的一个领域。所谓反事实(counterfactual),字面直译为与事实相反,实际上是指并没有发生的或者不符合事实的,而反事实比较或是反事实思维,则是指在心理上先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进行否定,然后表征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并未出现的结果的一种思维活动。

总之,对比较思维的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社会比较、时间比较、自我比较及反事实比较等,但是不管何种类型的比较思维,都可能会涉及两种效应的产生,即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两种效应的研究历史及其与比较思维的关系。

二、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研究历史

有关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一种较常见的定义是“同化效应指的是对某一刺激的知觉和判断朝向或靠近背景信息的情况,而对比效应指的是对某一刺激的知觉和判断背离或远离背景信息的情况。同化就像一种磁力吸引将判断指向某一背景或标准,而对比则刚好相反,像一种排斥让判断远离某一背景或标准”。虽然对于这两种效应特别是同化效应的定义在社会心理学界还存在争议,但有一点还是研究者们所认同的,那就是在社会知觉与判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结果相反的效应——同化与对比。

早在实验心理学出现之初,Helmholtz、Hollingworth等就已经在某些实验中发现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Helmholtz最先将对比效应描述为一种夸大感觉差异的知觉扭曲现象,这种感觉对比现象在多种感觉维度上(颜色、亮度、大小、形状、方向等)都有所发现。同化效应的例证也跟对比效应一样常见,Hollingworth就曾研究发现个体倾向于根据之前项目的中值来预测下一个值,并且认为新值与中值间比实际更接近。格式塔学派的出现对同化与对比效应的早期发现也有一定贡献,因为其知觉组织律观点中认为知觉的组织要么尽量减少刺激间的差异从而将知觉区域视为同质(即同化),要么当刺激间差异超过一定水平时强调这种差异(即对比)。心理物理学研究中的背景效应也与对比现象有关。虽然有这些发现,但是同化与对比效应在当时并没被用来研究复杂的认知与社会经验。

社会心理学领域开始关注同化与对比现象可以追溯到对社会判断、人际关系以及印象形成的早期研究。Sherif发现在模糊、不明确或不好定性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求助和采用环境标准(同化);Sherif的社会判断理论中有关态度转变的观点认为,个体是否采纳他人观点取决于他人观点与自身观点间有多大程度的相似性,当他人观点落在相似性区间里时,个体倾向于接受他人观点并在态度上接近他人(同化),而当他人观点落在相似性区间之外时,则个体倾向于坚持自己观点并在态度上否定他人(对比);Sherif更是将同化与对比概念引入了群体关系中,并发现通过操纵群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影响群体间成员的敌意与认同。Asch有关印象形成的研究发现尽管个体都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但人们还是试图在各种人格特征间建立联系并形成整体性印象,因此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好坏具有持续性效应从而影响对其随后的判断(同化)。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算是社会比较问题研究的起源,虽然该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到过同化或者对比效应,但其讨论的内容却与这两种效应密切相关。该理论假设的前提是人们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也就是一种自我评价动机,在这种动机的影响下,个体会与他人比较那些在环境中不能直接检验的能力或观点,并伴有一种趋向一致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随着被比较他人的吸引力、重要性或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寻求与他人观点的相似性会让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观察他人的相似能力也会让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多的了解,这些都跟同化效应有关。尽管有上述这些研究,总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心理学领域,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较之其他研究还是无人问津的,只能算是某些研究的副产物。

当20世纪70年代社会知觉与归因理论逐渐开始流行后,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相关理论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影响着后人的研究,例如Goethals和Darley就将归因理论融入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并对其做了重新诠释,将社会比较与归因及自我评价融合在一起。而Wills受到Morse和Gergen的灵感启发在1981年发表了一篇有关向下比较的文章,并提出那些受到自尊威胁的个体会通过与比他更不幸的人比较来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Tesser的自我评价维持模型也做出了较大贡献,因为他重点考察了社会比较中的对比现象。该理论认为社会比较中存在两个互相竞争的过程(反射与比较)和三个关键决定因素(表现、亲近性和相关性),并且详细描述了个体是怎样通过改变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与他人的亲近性和相关性来维持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社会知觉、判断与社会行为中的认知因素,即社会认知领域的兴起。有关社会启动效应的研究发现,个体事先对某一概念的阈上或阈下表征会使其随后对某一模糊刺激的判断偏向此概念,即一种同化现象,这种启动不光会影响社会判断与知觉,甚至会影响到社会行为。随着对社会启动效应研究的深入,不断有研究者发现同化并不是该启动效应的唯一结果,当启动概念过于极端或者呈现方式太明显时,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使个体的判断或知觉偏离该概念,产生对比现象。社会比较领域也开始重新审视同化与对比效应的存在,例如在一项社会比较研究中,低自尊的女性会因为与富有魅力的女性比较而认为自己不够有魅力,而当其得知该魅力女性与自己同一天生日时,这种对比效应竟然消失并产生同化效应,即认为自己像魅力女性一样有魅力。在另一项有关明星效应(superstareffect)的研究中,大学一年级新生在阅读一篇有关同校同专业同性别大四优秀学生的描述性文章后,会对自己有更高而非更低的自我评价,即一种向上比较的同化效应。研究者开始慢慢意识到比较过程并不是单极化那么简单的,同化与对比效应也逐渐开始作为比较思维中两种可能同时存在的现象进行考察,其影响也从最初的印象形成与社会知觉领域扩展到社会行为与自我评价以及更广泛的领域之中。

三、比较思维中的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要研究比较思维,就不得不考虑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存在,而在研究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的相关领域中,也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比较思维的过程。在近些年新兴的社会认知领域中,就有许多相关理论模型对同化与对比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进行了考察与假设,如Schwarz和Bless(1992)的包含排除模型、Mussweiler(2003)的选择性通达模型、Stapel和Koomen(1997)的解释比较模型、Markman和McMullen(2003)的反思评价模型以及F?觟rster、Liberman和Kuschel(2008)的整体型与局部型加工模型等。不同的理论模型所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是不管角度如何,这些理论模型的思路却大同小异,即都是从解释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分别在哪些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及其原因这一问题入手,而比较思维则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对比较思维以及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既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上了解人类心智的内部过程及其理论机制,也有助于从社会环境层面上解释人类心智的外部复杂性,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

[2]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6,(6).

[3]Stapel D A,Suls J.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