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涛
(福建省泉州市消防支队,福建 泉州 362000)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大型化工企业,因易发生泄漏、爆炸等火灾事故的特点,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安全工作放在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狠抓落实,如注重化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化工企业生产与运作建立安全屏障。
炎热夏日,气温不断上升,各种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也剧增中,全国多地区发生了多起化工企业泄漏、爆炸等火灾事故。如2013年5月9日,济南大桥镇某材料车间出现大型火灾,殃及了周边化工仓库。这次爆炸引起的火灾破坏力大,火舌高达百米,1里以外都感觉到热浪袭面,刺鼻气味弥漫空中,使周边人员身体不适。因此,为防患于未然,各地消防大队需要联合辖区、乡镇等消安办、派出所对各化工企业展开消防安全检查。由检查情况看,多数大型化工企业都注重消防安全工作,然而有些化工企业在设施(装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影响了安全生产。
第一、消防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滞后或布局不合理。化工企业因本身生产的特殊性,需要严格注意各类消防工作,需要配置完备的消防器材,构建合理的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站等技术设施,以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运作。然而有些化工企业不重视消防安全,甚至认为消防硬件设施是资金浪费,因此,未根据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标准配齐配足相应的灭火、防火、防渗漏、防爆、消防水源等消防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或者消防设备布置不合理;或者设备陈旧滞后,生产厂房设计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暗埋了火灾隐患。有的化工企业单位仅仅是为应付检查,配备了部分消防器材与设施,缺乏专业设备维护人员与消防监督检查力量;一旦发生爆炸等火灾事故,常常出现杯水车薪局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
第二、消防安全主体缺乏责任意识、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有些化工企业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侧重生产,而忽略了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或者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结构与制作,因而导致火灾的发生。有些化工企业没有构建安全责任制,化工从业人员欠缺消防安全意识。如新沂市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的很大原因在于单位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忽视了安全工作最终导致使悲剧的出现。另外,忽视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化工企业有着复杂的工艺、有较多的操作控制点,检修量也比较大,这些都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员。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有些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较为陌生,不能有效运用消防设施,检修不严谨,欠缺安全防范、事故处置应变能力,一旦遇到各种火灾险情,不能灵活有效的应对。
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因其本身特点有着更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也更为严重。因此,消防安全工作是化工企业的重点与难点。为保证各化工企业,尤其是大型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各地消防支队需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监督人员深入大型化工企业进行消防安全实地摸排,要求企业针对存在的隐患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帮助化工企业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第一、注重消防安全教育与宣传。有些化工企业因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而增加了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因此,消防大队在监督检查时,要求单位充分认识到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仔细分析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与单位火灾的特点与规律,结合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落实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强化消防教育培训与宣传力度,尤其是消防安全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制度,带领全体人员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素质,实现“全员关心消防,全员参与消防”。如举办火灾隐患督促整改会,听取责令限期整改的化工单位对本单位火灾隐患的态度以及整改方案,一一解答整改难点、隐患性质以及认识误区,让化工企业意识到逾期不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建设完备的消防基础设施与装置。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的配备,是化工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化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消防基础设施,加大消费设备投入,根据有关要求配备所需的消防器材与技术设施。如消防站、消防给水设施;扑救化工火灾的车辆装备;危险化工品火灾扑救的装备库,包括泡沫液等消防器材装备与灭火剂。各化工企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储备相应的、适量的泡沫液,为灭火做好准备;同时,准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为人员疏散以及消防做好准备。再如建设消火栓、企业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当出现火灾等安全事故时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消防用水,从而有效扑救,减少人员伤害与经济损失。
第三、加强化工企业设备维护与管理。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是化工企业有序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化工企业需要安排相应人员,如现场技术管理员、操作员、片区维护检修员进行巡回检查,避免因设备“漏液、漏气、漏油”等而发生爆炸等火灾事故。另一方面,合理维护与保养化工设备,消除零件松动、过早磨损等隐患,消除或减少安全事故。其次,还需要构建设备操作人负责制,提高安全意识。另外,还可运用新技术与新材料,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有着非常复杂的生产工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火灾事故。所以,企业还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新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和设备,实现危险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从而降低火灾发生概率。
第四、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需从“头”抓起,由制度、结构、责任等方面抓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单位人员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自觉落实安全工作,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与制度,落实构基础管理。如构建隐患治理台账、安全组织与检查台账、事故管理台账等;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管理或事故管理制度等,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强化设备维护与消防管理学习,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应急自救能力。化工企业设备维护与消防安全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因此,化工企业需要强化业务培训,保证全体员工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从而提升企业自防自救能力。如消防监督员需要了解各化工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物料性质、生产过程以及设备布局,一些物料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系列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还有这些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爆炸火灾等;如邀请或者聘请有关专家到企业讲课培训,指点单位操作员或维修员必要的技术要领,认识一些注意事项等,提高人员操作与管理水平。或者组织技术练赛,让操作员工或维修员工相互交流与学习。或者制定灭火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提高企业人员应急自救能力。
总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在监督检查中,检查人员应让各化工企业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每发现一处隐患,需当场指出其危害性,责令整改,指导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落实安全防范工作:根据国家消防标准构建消防技术设施,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构建消防安全责任制与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有效维护化工企业工作设备与基础设施;专业培训企业员工,了解必要的消防知识与操作规程,定期检查企业设备,注重保养与维护等,从而降低或消除化工企业安全隐患问题。
[1]叶永飞,缪鹏飞.化工企业常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09).
[2]王爱梅.对化工企业生产的消防安全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3]林鑫.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