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杰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323000)
农业综合开发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完善农田灌排设施、提高农业抵御水旱灾害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水利工程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丽水市莲都区从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截至2012年底,已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0个,共投入资金13334万元,其中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约占65%。通过项目区灌排沟渠整治改造、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桥涵闸站渠系建筑物配套,共开挖疏浚渠道215 km,衬砌灌排渠系296 km,修建山塘4座,新建蓄水池331座,建泵站、拦水堰、桥涵等建筑物236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400 hm2,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800 hm2,明显改善了项目区农田灌排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说,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建设,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成效。因此,必须把握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由于最近几年农发项目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各级部门对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工作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项目条件好的区域,大多已经得到开发,继续开发下去,工作难度较大。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不足就逐步显现出来。
部分设计人员认为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土建工程都是粗、笨、重的工作,设计规划很随意,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特殊性,没有采取深入的调查勘测,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利条件,导致设计结果不够科学、合理,以致后续工程实施中变更多。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经常会发现渠道设计断面过大或过小,无法满足排水或灌溉要求,造成工程变更,延误工期。有些水利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用水或排水纠纷才发现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返工。
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技术人员素质较低,或没有配备水利技术人员,在施工中不按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规范施工,甚至偷工减料,造成水利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大。有些水利工程使用一段时间就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无法使用,最终拆除重建。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安全员不到位也经常发生。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监理费用提取标准较低,监理单位效益低,派驻到现场的监理人员数量不足,水利工程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监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且监理工作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影响监理工作效果。在2011年丽水市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中,5座机耕桥局部未按设计施工,留下安全隐患,直到业主单位农发办管理人员巡查工地时发现并指出,现场监理人员才知道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虽然最终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修补,不影响使用功能,但外观质量缺陷已经无法弥补。
一方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工作多委托水利设计单位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由监理单位监督,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技术人员感觉有了依靠,思想上产生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另一方面,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一旦出现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低、监理监管不力的情况,往往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
一是在设计合同中约定因设计缺陷和失误产生设计变更的限度和处罚措施,促使设计单位重视现场勘察、测量工作,依照技术标准和规范,增加设计深度。二是建立项目会审制,优化项目方案。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家对项目各项工程措施布局的合理性、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工程设计是否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安全,以及项目工期安排、投资预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提升设计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规定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施工主体必须是水利施工单位,从源头上选好水利工程施工主体,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水利工程规范施工,确保工程标准不降低。三是严格施工合同管理,考核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负责人驻工地时间,督促施工单位自身完善施工计划,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水利工程监理制,加大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监控。在监理合同中制定因监理未严格履行职责引起质量不合格、工程量失真等问题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强对监理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的监督考核,提高监理人员责任心,提高监控力度。二是对重要的水利单项工程,如水池、桥涵等,在施工单位做好自检的基础上,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检测报告作为验收和结算依据,有效遏制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侥幸心理。三是委托水利局质量监督站监督水利工程建设,保证建设质量。通过水利质量监督站最后把关,尽可能发现建设各方违规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问题,及时由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高度重视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水利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同时,通过在项目区一线实践,不断磨练其处事协调能力。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使他们尽早成为规划、设计、施工、预算、管理等方面的水利工程行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水利工程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难点,其工程质量决定着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成败。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把握重点,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努力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