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元,林 武
(福建省农业厅 350003)
粮食是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事关国计民生,福建省是粮食的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的压力大,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福建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结合开展有关调查,提出稳定福建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制订了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项目等项目,并通过实施对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补、水稻保险、再生稻补贴和农机购机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遏制了粮食生产连续滑坡的势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hm2以上,粮食总产由2007年的635.0万 t恢复到2011年的672.8万 t,实现福建省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
粮食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稻谷、甘薯、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比重由2007年的78.9%、12.9%和3.4%调整为2011年的76.4%、13.5%和4.3%。2011年与2007年相比,稻谷产量占粮食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甘薯上升了0.6个百分点,马铃薯上升了0.9个百分点。内部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甘薯、马铃薯的种植效益比稻谷的效益要高,尤其是冬种马铃薯生产效益高、销路畅。适应了当前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全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促进了福建省粮食优质率的稳步提高。到2011年,全省水稻优质率达90%以上,优质、专用“两薯”品种占80%以上,与前几年相比提高约3个百分点。
2011年,全省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1万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53.9 kg,比一般杂交稻增加51.9 kg,超级稻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对稳定全省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34个重点县扶持建立再生稻高产示范片0.34万hm2,辐射全省示范推广再生稻面积5.8万hm2。同时,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的粮食关键增产技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提高粮食耕、种、收机械化水平。通过实施粮食“五新”,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为提高福建省粮食平均单产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在粮食主产区建设路、沟、渠等田间工程,稳定了商品粮生产。省级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范”的要求,每年建设一批“田成方、土肥沃、沟相连、渠相接、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渍能除、排灌自如、机耕方便”的高产稳产标准化农田;组织实施闽西北等16个粮食产能县粮食产能项目建设,项目资金用于田间工程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
虽然中央和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但从总体看,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的增加幅度仍然低于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的上涨,粮食的收购价格上涨有限,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据调查,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收益是水稻的3~4倍,农民进城务工一天的收入为种粮日工资的2倍以上,更多的农民越来越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调查,每667 m2水稻所需化肥、农药成本,2010年为165元,2012年为210元,2年时间增加了45元,而各种补贴仅增加10多元,加上用工成本提高30%以上,种粮的经济效益低下。
从福建省来看,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面临着粮食总需求刚性增长,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福建省已成为继广东、浙江之后的第三大缺粮省,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产需缺口呈扩大的趋势,福建省每年粮食消费量在1500万t以上,每年需从省外调入粮食850万t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粮食产销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在需求结构方面,人均口粮消费略有下降,但品质要求提高,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长较快,种子用粮趋于稳定。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和土地流转的推进,尽管福建省种粮大户和粮食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劳力少,除沿海经济发达县之外,大部分地方种粮规模依然偏小,全省种植规模2 hm2以上的农户有17415户,涉及耕地面积5.55万hm2。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全省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种粮成本高于粮食主产省份,居全国前列。
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中低产田比例仍占50%以上,其中陡坡梯田和山垅田约占26%。粮田特别是山区县的梯田和山垅田基础设施差,排灌不通畅,交通不便捷,种田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造成相当多地方的边远山垅田撂荒。农业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能从根本上改变。
从科技上看,目前福建省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重大突破少,缺少米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和空间不大;从投入上看,受承包期短等因素制约,种粮大户不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对大中型农机具购置、土壤改良、小型农田水利维修等方面投入少,相当多的农户还是停留在原有“口粮农业”的经营模式上,对粮食生产投入少;从政策上看,中央和福建省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扶粮政策效应有所减弱,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有所下降。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使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粮食生产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实施水稻保险,为参保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工作的意见》,每年从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增量中安排种粮大户奖励资金,对承包耕地2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每667 m2给予30元以上的奖励。
大力发展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种粮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大批规模大、设施优、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福建省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力度,对集中连片发展粮食生产的经营主体,给予土地流转上的资金扶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形式,鼓励农民以承包耕地入股模式,建立合理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扶持“种粮合作社+农户”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分散问题。
粮食高产创建是集中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手段。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主攻单产,发挥科技兴粮作用。突出抓好优质高产良种、超级稻强化栽培、再生稻高产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和稻草包芯栽培、甘薯脱毒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要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全省建立150个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大力推动粮食作物“五新”成果进村、入户、到田,充分挖掘粮食高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
应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烟基工程、标准农田、粮食产能等项目资金,强化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田间排灌沟渠及机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机耕道路建设,增施有机肥和鼓励秸秆还田,提升农田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产出能力。
大力促进经济、实用、高效的农机进村入户,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降低劳动成本,增加种粮经济效益。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重点做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以及收割机,马铃薯、甘薯起垅机和培土机等新机具的示范推广。鼓励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大型机械,提高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代耕、代插、代收等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创新农机服务模式。重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水稻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和装备结构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灾害一直是制约福建省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农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抗灾能力脆弱,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应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突出抓好农业减灾工作,制定好抗灾预案,落实好抗灾技术和物资,有效避免或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突出发挥科技减灾功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救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