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华
(福建省仙游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3512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档水产品,特别是对高档野生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其自然资源又不断减少。近年来,人工养殖的商品鳖每公斤价位稳定在50元左右,而野生鳖的价位高达每公斤350元以上,价格相差7倍。为了探索成鱼塘仿自然生态养鳖技术,以满足市场对生态鳖鱼的需求,2007年初,笔者在养殖个体户的成鱼塘内进行仿自然生态养鳖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低密度放养,池内放养福寿螺,螺吃草、浮萍,鳖吃螺,螺、鳖的排泄物给池内浮游生物提供养料,肥水性鱼类摄食浮游生物,形成完整的食物链,在成鱼塘内仿自然生态进行鳖鱼混养获得成功,单位面积养殖效益得到提高。现将成鱼塘仿自然生态养鳖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广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提供借鉴。
仿自然生态养鳖,放养密度低,池鳖生存环境好,采用福寿螺纯天然饵料,来源充足、适口,营养丰富、全面。鳖种入池半个月后,即出现暴长现象,体色由原来暗灰色慢慢转变成金黄色,油光鲜艳与野生鳖体色相近。生态养殖肉质优,味道纯美、甘甜,与野生鳖相差不大,商品价值高。仿自然生态养鳖,采用鱼鳖混养,不影响养鱼,无需高投资,养殖技术要求不高,经济效益高。在现有数量众多的成鱼塘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2007~2010年连续4年的试验养殖,2个鱼塘放养鳖的成活率都在98%以上,有较高的成活率。
由于鳖种放养量较少,混养池内鱼每667 m2进行产量610 kg,每公斤价格12元左右,每667 m2产值7320元,扣除成本4400元,净收益2800元左右,与单独精养鱼收益相近,且混养还可节省养鱼饲料。
由于投鳖数量较少,且鳖种个体较近,经过1年的养殖,鳖个体重600 g左右,商品较适销。加上利用福寿螺作为鳖的天然饲料,鳖体色好,肌肉结实,鳖肉味佳,接近野生鳖的风味,其市场价格高、效益好。一般每公斤生态鳖批发价可达320元以上,每667 m2产值12600元,扣除鳖种、池塘改造费用及其他费用,可新增收益9800元。
利用养殖成鱼的土池改造而成。水池面积1000 m2,水深1.5~1.6 m,在鱼池向阳靠近池埂的底部铺20~25 cm的黄沙场,沙场面积约占池子面积的5%,池中间架设鳖的晒背浮台,兼作鳖的投饵台,架设木桥通向投饵台;塘埂四周用厚塑料薄膜架设防逃设施,架设方法:先每隔1.5 m左右打1根85~90 cm的木桩 (木桩与池水面夹角为80°左右,向池倾斜),埂面上留50 cm高,靠桩的顶端用竹片和铁丝互相联结,形成框架,最后将裁好的塑料薄膜上端缠于竹片和木桩上,并用铁丝固定,下端埋入土下25 cm左右,绷紧后填土压实即可。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pH值6.6~7.5,无污染。
本养殖方法以不改变原养鱼模式的情况下,增加放养少量幼鳖,进行鱼鳖混养。
2.3.1 鱼种放养 不放养会摄食螺类的鲤鱼、青鱼等,改放养本地的鲫鱼,鲫鱼的放养数量为原放养鲤鱼种数量的4倍,即每667 m2放养400尾,不放养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增加鲮鱼、白鲢、单性罗非鱼,每667 m2放养100尾,其饲养方法不变。
2.3.2 鳖种放养 选用个体重100~200 g的鳖种,用高锰酸钾进行鳖体消毒后,将鳖种轻轻放置于晒背台上,让其跑入池中。一般每667 m2放养数量60~70只,即约10 m2水面放养1只鳖种,让鳖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减少疾病。鳖种投放时间为每年4月10日前后,一般养殖8个月个体达0.6 kg以上,即可捕捞出售。
2.4.1 基础饵料繁殖 每年在鳖种放养之前,每667 m2水面投放经过清洗和高锰酸钾消毒过的福寿螺100 kg,在近池边遍插小木棍,池边任其长草,促进大量繁殖小螺,经过1个月的繁殖,鳖种下池后便有大量的福寿螺幼螺可供摄食,小螺个小、壳薄、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全面、含钙高,是池鳖很好的天然饵料。
2.4.2 补充饵料 池内繁殖的福寿螺经过池鳖50~60 d的大量摄食,已无法满足鳖的需求,此时必须补充投放饵料。由于仙游平原乡镇福寿螺泛滥,可以收购到大量的福寿螺。收购的福寿螺要先经过清洗、消毒后,再捣碎、去壳、切块,根据天气和鳖摄食情况,将处理过的螺肉置于食台上,投饵时间定在每天的18:00~18:30,每天投饵1次,投饵量以2 h内能吃完为准。经过5个半月至6个月的养殖,天气转冷,池鳖摄食量渐减直至停食冬眠,待元旦至春节成鱼收成时一并捕捉上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