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拟方施药

2013-08-15 00:44熊襄波郭红梅
吉林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气滞血瘀癌症

熊襄波,郭红梅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通过综合持续的治疗,以求达到改善、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当前治疗的关键。目前,癌症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方面。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对放化疗减毒增敏[1],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础。癌症患者因患病不同,疾病发展治疗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辨证起来多复杂多变。目前,临床上癌症的中医辨证思想是百家争鸣,很多辨证论治思想观点各有长短,要想全部学习、认知及掌握不容易,也不利于临床推广。笔者从事肿瘤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已近十年,查阅学习了许多中医辨证治疗癌症的方法、经验,更有幸先后师从湖北省几位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知名中医,如朱学明教授、陈延昌教授、陈焕朝教授等,陪诊抄方,学习总结各位名老中医关于癌症的辨证施药方法经验,总结癌症的辨证论治拟方施药经验。笔者认为,首先要从中医角度上认识癌症是一种病[2],而非“证”,只是在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所以对癌症的辨证应是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2-3],应该分辨病证的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笔者总结出癌症的辨证论治十六字方法:“先辨虚实,再辨脏腑,随症加减,注意平衡”。

1 先辨虚实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离不开机体正邪相争、虚实变化,癌症也不例外[4],所以辨证上首先要关注机体的虚实变化。

1.1 先辨虚 正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因。现代研究[5]证明,癌症患者均有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异常。通过观察,在临床上就诊的患者,虚证主要表现依次为气虚、阳虚、阴阳两虚、阴虚格阳,而单纯阴虚者偏少,且正虚多贯穿癌症的始末。

1.1.1 气虚、阳虚患者多见 多为术后、化疗后患者[6],甚至多数患者发现癌症时即出现虚证的表现:如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干结无力排出,舌淡、苔白、脉沉细等,故治疗过程中注意益气扶正。如朱学明教授用药中常加扶正方。陈延昌教授、陈焕朝教授方中多用生黄芪、白术、党参,且注意温肾助阳,多加用淫羊藿、菟丝子等。

1.1.2 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要表现 这种病人多见于癌症患者行放疗后,腮腺、颌下腺等腺体萎缩,液体分泌不足,故出现口鼻咽干燥、口干、口舌生疮、心烦盗汗、舌红嫩无苔、脉弦细等,虽然表现为阴虚,但主要是放疗影响,其实机体根本仍是以气虚为主,阴阳两虚。此时中药多用太子参、玄参、天花粉、石斛等养阴清热之品,同时仍要注意益气温阳,阳中求阴。

1.1.3 阴虚格阳 多见于癌症晚期,正气衰竭,阴阳诀离,阴虚格阳,虚阳外越,表现为声低气弱,反复低热,两颧潮红,汗出如油,舌红多无苔,脉浮数而无根。此时患者为癌症终末期,治疗当回阳救逆为主。

1.2 再辨实 中医认为,邪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癌症的产生主要是因长期饮食不节,择食偏嗜、情志失调,或感受外来之邪毒致使机体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阳不和、气滞血瘀、湿聚痰结、邪毒壅踞,最终则结而菹酿成瘤。《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故辨实主要是了解癌症患者的气滞血瘀、湿聚痰结、邪毒壅踞等情况[3-6]。

1.2.1 气滞血瘀 多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感外邪,以致气滞,气滞日久则血瘀而渐结为肿块。气滞者临床表现多为胸胁胀痛,郁闷不舒,腹胀嗳气,腹窜痛,脉多弦;血瘀者则多见肿块坚硬,固定性刺痛或钝痛,或皮肤甲错,舌紫暗或瘀,脉多细涩。治疗上气滞则多用柴胡、香附、青皮、木香、橘叶、沉香、枳壳、降香,麝香、石菖蒲等,血瘀者多用丹参、桃仁、红花、三七、血竭、五灵脂 、土鳖虫、水蛭、乳香、没药、莪术、三棱等,并同时用行气活血之药,如赤芍、白芍、川芎。

1.2.2 痰湿 二者皆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运化失常,聚而为湿,积而成痰。湿聚者多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健,水饮失于正常布化,蓄久成湿毒,湿毒泛滥,浸淫生疮,下注则淋浊成带;痰积者肺脾失其功能,水湿不化,津液不布,若兼邪热熬灼,凝而为痰,痰无隙不入,在肺则咳嗽,在胃则泛呕黏涎,流于皮下而结有形之核。湿聚者见胸脘痞满,四肢水肿,胸腹蓄水,苔白厚腻;痰积者多见咳嗽吐痰涎,乳头或腋下、皮下有小肿块,苔多腻。湿聚者常用药物为苍术、白术、厚朴、藿香、佩兰、薏苡仁、茯苓、泽泻、车前子、黑丑、白丑、大戟、甘遂,痰积者多用半夏、天南星、瓜蒌、浙贝母、海藻、昆布、海蛤壳、白芥子、海浮石、僵蚕、山慈菇。

1.2.3 毒踞 多为邪毒之来于外感,内蓄瘀热而引发,邪毒瘀热壅踞能致肉腐血败,疮面脓血不尽,有腥秽之气。临床多见发热面赤,破流脓血,咳吐如脓黏痰,带下赤黄相杂,味腥臭,脉有力而数。常用药物为:山豆根、夏枯草、半枝莲、马齿苋、鱼腥草、重楼、穿山甲、皂角刺、露蜂房、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多以清热解毒为主。

2 再辨脏腑

临床上有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各种不同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发展转归是各不相同的。而中医理论认为,各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特点,不同部位的癌症中医辨证特点也各不相同。

2.1 肺为清肃之脏,主呼吸,主宣发升降。而肺癌患者多为痰湿、气滞血瘀内结脏腑,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故肺癌患者多咳嗽、咳痰、咳血、胸闷气急。治宜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且其居上焦,用药多用质轻之品,如石上柏、白英、白果、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龙葵、葶苈子、瓜蒌皮等。

2.2 食道与胃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食道癌及胃癌患者多气滞、痰凝、血瘀致食道不利,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吞咽不利,胸闷疼痛,上腹痞满嘈杂,恶心呕吐,吐痰涎。故常用降香、水蛭、喜树果 、石见穿、枳壳、砂仁、佩兰、薏苡仁,枳壳、土茯苓、石上柏等行气化湿、活血化瘀、和胃降逆之品。

2.3 肝藏血,主疏泄。肝癌为病,多为气滞血瘀,症瘕积聚,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胀痛,肋下肿块,腹胀大如鼓,舌多发暗,或见瘀斑,脉多弦,或细涩。故常用土鳖虫、水蛭、赤白芍、青皮、陈皮、香附等行气活血化瘀之药,并使用引经药柴胡入肝。

2.4 肠位于下焦,主运化糟粕,也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肠癌者也多为气滞、痰凝、血瘀肠道,致肠道不通,血瘀致反复便血。故常用石见穿、藤梨根、大黄、蔻仁、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白头翁之活血化瘀,行气化湿,并注重通利,多使用引经之品葛根。

2.5 卵巢、子宫,中医认为其为女子天癸所主,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且处于下焦,多与气滞血瘀、湿毒浸润相关,故常用水蛭、蜈蚣、蛇莓、败酱草、益母草、莪术等活血化瘀、清利湿毒之药,并多使用凌霄花以引药下行。

2.6 乳腺者多为肝脾所主,以肝经为主。乳腺癌多为肝脾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血瘀,脾虚湿侵为主,故多用柴胡、王不留行、白英、天葵子、路路通、郁金、莪术等行气化湿、化瘀通络之药,常用引经药为柴胡和王不留行。

2.7 鼻咽者,肺所主,也为清肃之窍,且位于上焦,易受外邪所侵,多见热毒,风邪。故鼻咽癌常用山豆根、黄芩 、夏枯草 、白英 、苍耳子 、露蜂房 、苦参 、射干 、菊花等轻盈之品,以祛风、清热解毒治疗为主。

3 随症加减

中医的思想精华是辨证,整体地看待事物,同时会兼顾局部的变化。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症状是反复变化的,在疾病的每一阶段所最痛苦的临床症状不同,所以需要反复解决一些当前的症状,这就需要临诊的时候做出相应调整,在抓住疾病的主要方面时,解决一些次要问题,这就是随症加减。如癌症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胸闷、胸胁疼痛、腹胀、畏寒、烦热等各种临床症状,这时中药就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其精神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笔者跟师的几位名老中医在临床上针对某一种癌症都有自己的常用方剂,但对于每一位反复就诊患者,仍仔细询问病情,查看舌脉,予中药时多以常用方剂为主,会适当调整数味中药、随症加减,患者临床症状基本都可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故常说“病多无常,方无定方”。

4 注意平衡

中医讲求平衡,天地平衡、天人平衡、阴阳平衡、正邪平衡,“阴平阳秘,疾病乃愈”。故治疗疾病需要注意平衡。对于肿瘤病人也应如此。目前,癌症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可达到人瘤共存,这就是一种平衡状态。癌症为慢性疾病,治疗上不能抱着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想法,要以调理机体平衡为基本思想。笔者认为,达到平衡就是拟方时需要注意“补虚不助邪,攻邪不伤正,调理脾胃为重,注意情志变化”。补虚不宜太过,平补为主,否则体虚不受,或壅滞经络,脏腑失调则使邪实更甚;攻邪者不宜太猛,否则祛邪伤正,使机体正气更伤,得不偿失,可能使癌症进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若脾胃失运,气血化生无力,从何谈起扶正,故应重视脾胃调理。平素方药中注意益气健脾和胃。在患者行化疗期间,更注重脾胃的调理,可单以调理脾胃为主,而避免使用苦寒伤胃的攻邪之品。癌症患者患病后,多长期恐惧,焦急,心神不宁,情绪多变,出现夜寐不安,夜眠多梦。若患者情志不畅、久则气机壅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平衡失调,加重疾病进展。故需注意患者情志,陈焕朝教授中药方剂中常加安神之品如夜交藤、酸枣仁等,以求神定气和,气机调畅,阴阳平衡。

[2]姚昌晔,杨尊华.中医治癌应当走出辨证论治的误区[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9):1409-1410.

[3]智永山.中医对癌症的辨证论治[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08-109.

[4]程德怀.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及防治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11-512.

[5]刘春礴,于莉莉.86例晚期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1):23.

[6]卢伟.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中医临床辨治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54-1055.

猜你喜欢
气滞血瘀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血瘀体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