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美 龚荣全
(南京市雨花台区水利局,江苏 南京 210012)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点专题,通过经济社会用水调查,统计分析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摸清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状况,同时建立用水户资料档案,真实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为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及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提供基础与支撑。
雨花台区共确定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250个。其中,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10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个、工业企业调查对象80个、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69个。
居民用水户是根据城市化水平和街道的户籍、常住信息,采用PPS抽样法,确定出典型城镇用水户80个、农村用水户20个。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按照用水量级别、行业代码,提取出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户的初始名录,其中,工业用水大户23个、第三产业用水大户7个、建筑业5个。对规模以下的工业、第三产业用水户,分别采用SPSS软件抽样法,抽取典型工业高用水户和一般工业用水户57个、住宿餐饮和其他第三产业用水户57个。通过电话、走访等,对初选的调查对象进行核实、增减、替换后,确定出最终的调查对象名录,其代表性和真实性均满足水利普查方案的要求。
此次水利普查,本区共建立台账建设对象152个,其中,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149个、河湖取水口3个。根据取用水量台账数据计算出的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畜禽日用水量、工业万元产值净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净用水量、第三产业人均净用水量均与《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拟合较好,反映了台账数据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准确性。
运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及水量汇总平衡预审核系统》和《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中的水量汇总平衡软件,计算出全区总用水量为25824.7万m3,总供水量为24821.4万m3,供用水平差为3.9%,符合《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平衡技术规定》的要求。
结合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地下水井专项数据,与历史资料和水利规划等进行对照,分析本区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总供水量、总用水量以及各行业用水量所占比例基本符合实际。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专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台账建设困难多,区水普办自始至终把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作为水利普查的重点、难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水普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雨花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普工作,成立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多部门协作机制。(2)区水普办结合实际,编制《雨花台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工作制度,组织普查分区开展各项工作。(3)严格选聘水利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认真组织区县级培训。(4)组织技术骨干,对普查分区的工作进展、普查方法等进行阶段性的指导、检查和抽查,及时纠正普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5)将普查经费分年度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专项使用,确保经费按时拨付、足额到位。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最大效益支持水利普查。(6)制定详细的宣传工作方案,分阶段开展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水利普查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支持度和参与度。(7)加强与上级普查机构的沟通,及时报送水利普查信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督查和指导。重视与其他区县之间的交流,借鉴应用水利普查工作中好的做法与经验。
积极收集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建设技术规定》,编制用水调查对象初始名录。为了防止台账建设过程中出现调查对象停产、倒闭、搬迁使数据采集中断,或因计量设施故障、人为误读错填等导致长系列数据错误,而成为无效样本,区水普办对每类典型调查对象名录进行扩容,以备替换,从而保证了样本总体的数量和质量。
为确保调查对象名录不重不漏,填报责任落实到人,区水普办自制“台账建设对象初始名录表”、“经济社会用水户排查统计表”和“台账表发放、接收情况统计表”,下发街道,要求普查员对新建、扩建的用水户进行补充,对停产、倒闭的典型用水户进行剔除。通过细致深入地调查、复核,最终使全部名录符合规范要求。
台账建设工作质量要求高、时间跨度长,必须加强过程控制,细化数据记录。为此,区水普办要求普查员每月入户抄表,检查用水单位台账表和辅助台账表的记录情况,对数据填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重视无计量设施、多水表、多水源、多用途等特殊情况的数据获取,避免数据遗漏、错填。
区水普办在台账建设之初,组织技术人员下街道、入企业,讲解台账数据采集和填报方法。在台账建设过程中,各普查分区定期开展自查,区水普办会同区统计局组织抽查,对进展滞后、数据质量控制不严的普查分区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台账数据获取及时、填报准确。
区水普办提前部署台账数据、用水调查表静态数据的填报任务,8月即完成了上半年台账表和辅助台账表的回收、审核和录入工作。利用人工和计算机,一是对单个数据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行审核,重点对特异数据进行溯源分析和更正;二是对样本数据的有效性、代表性进行审核。根据半年用水量记录,计算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的典型用水定额,与颁布的行业用水定额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奇异样本,查找原因并更正问题数据,或从备用调查对象中选取有效样本进行替换,保证典型样本数量不减,提高水量汇总平衡计算的精度。
区水普办高度重视数据质量,成立了专门的审核工作小组,对台账表、用水调查表采取“四步骤”——接收审验、计算机审验、分专业详审、跨专业联审和“三结合”——计算机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全面审核与重点审核相结合、基础数据审核与汇总数据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内部审核。同时,结合上级普查机构的审核意见,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对问题数据进行复核、整改和说明,做到审核工作条理清楚、有据可查。
在保证录入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区水普办积极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平衡技术规定》,先以人工计算的方式对全区经济社会用水进行预平衡分析。再通过预汇总平衡,明晰供、用水量的来龙去脉,初步检验调查成果的合理性,并对供用水平差进行原因分析。然后,参照预平衡结果,剔除不合理的用水定额典型值,慎重选定推算值,利用水量汇总平衡软件,最终计算汇总出2011年的供用水量成果,全面掌握雨花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