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飖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陈沆是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状元,在清代267 年的历史中,经科举考试,共考出状元112 个,其中湖北3 人,陈沆就是这3 人中的一个,他被誉为“荆楚才子”。《清史列传》、《蕲水县志》、《黄州府志》等史志中都有陈沆传记。清末翰林罗田人周锡恩还专为陈沆写有《陈修撰沆传》,因为此一传记较为详实地记录了陈沆的生平事迹,故转录如下:
陈沆原名学濂,字太初,秋舫其号也。母某氏,梦月入怀而生沆。年十二,应童子试,鲍学使桂星才气雄骜,陵轹一世,得沆卷惊叹曰:“天才也。”首拔之,由优贡中癸酉乡试,沆清标玉映,虽再屈公车,而词赋声隆隆起。越六载,己卯始成进士,以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性纯孝,母疾则变容色,早暮隐汤药间,时时搏颡籲天请代。父光诏,宦湘南,沆辄欲弃官归侍。其学渊博,握要经史,旁徵流略,多所阅览。其诗文以独到为宗,虽天资儁拔,而思力刻憯,至数易其稿,故所作高奇,华妙卓然,为一代大宗。时邵阳魏中书源居京师,沆倾身与之,友人谓沆且贵,胡折节乃尔?矧源鳞甲难近。沆不听,交源益笃,源亦笃好沆为人,盖金石如也。沆既以诗文雄海内,承塵接颜走其门者日众,沆独慎所与友,理学之友则董太史桂敷,姚比部学塽,其人也;经济之友则贺制军长龄、陶文毅澍、龚礼部自珍,其人也。其学从词章入,而中年锐治朱子学。著《近思录补注》十四卷,深得其奥。壬午年典试粤东,癸未充会试,同考官号为得士。卒年四十一,所著《诗比兴笺》四卷,《简学斋诗存》、《诗删》若干卷,《馆课赋》若干卷。沆亮拔醰粹,少负重誉,及享巍科,益志圣贤大道,议者以寿不究才为恨。①
此传记中还有未提及的陈沆生平事迹:陈沆是蕲水(今湖北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陈家大岭人。室名简学斋、又名白石山馆。陈沆为清代律赋四大家之一、清代试贴诗八大家之一。病逝后归葬于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调军山南麓。
陈沆出身于浠水望门贵族,书香门第,自祖父起,科甲世泽延续一百多年。他的家世在陈沆研究中一直未有系统的梳理,笔者依据《亲情之什——我家的人和事》(陈沆后人所编辑的一本书)编委会于2009 年9 月所编写的一张《湖北浠水陈氏沆公直下简易家谱》以及《义门陈氏宗谱》、方志等等资料,对陈沆的家世,依据辈分的先后顺序作一整理,目的是更直观地了解浠水陈沆家族,以期对陈沆研究有所裨益。
一、浠水陈氏始祖陈伯宣 陈伯宣,为浠水陈氏始祖。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 年)为避兵乱,伯宣举家从江西庐山迁往德安县。“当时被表彰为义门”。陈伯宣“官翰林”,“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②
二、曾祖父陈嘉霁 陈沆的曾祖父是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曾祖母冯氏在当地以节孝而闻名。陈沆在《三十生日都门自述》对此有所说明:“矜矜我先祖(指陈沆的祖父陈士珂),岳岳人中师。恭承节母意,思以善自贻。”③
三、祖父陈士珂 陈沆的祖父是陈士珂,在《蕲水县志·选举志》中记载:陈士珂“乾隆三十七年,贡生;乾隆四十二年,举人。治《易》第七名。”“官知县,著有《孔子家语疏证》十卷和《韩诗外传疏证》十卷。”陈士珂的《孔子家语疏证》十卷和《韩诗外传疏证》十卷都留存至今。两本书的初刻都是由陈士珂的儿子陈光诏于嘉庆二十三年刻板出行。《孔子家语疏证》十卷前有清朝“楚北大儒”,也是状元陈沆的老师、本家伯父陈诗的序,序中说“今岁之春(嘉庆二十三年),金门(陈光诏字金门)于长沙官署,一日检旧簏,得二书稿本,亟命二子携以来鄂,取其书示余,而属为之序,以此版行。”④《孔子家语疏证》十卷今有上海书店1987 年影印出版本。“《韩诗外传疏证》十卷,附《佚文》一卷”,今有民国时期的宋星五和周蔼如主编的文渊楼丛书,直隶书局1928 年出版本。《黄州府志》卷十八“封赠”中“陈士珂以子光诏贵,赠文林郎”。⑤陈士珂品行贤良,陈沆在诗歌中几次表达对祖父的敬意。“矜矜我先祖,岳岳人中师。恭承节母意,思以善自贻”(《三十生日都门自述》),“矜矜我先祖,清芬被一乡”(《正月二十四日得愚谷先生武昌书感赋即寄》三首)。陈士珂曾任家庭私塾先生,教授后辈子孙,对陈氏家族在科举上的成功,作出了贡献。陈沆自幼问学于祖父,在众多的子嗣儿孙当中,他最受宠爱,“八孙同受书,爱我如有私”,“入塾才五龄,聪明过群季。读书通七观,受诗解六义。同学二三子,惊我头角异”(《三十生日都门自述》五首)。由于受家庭私塾生活的熏陶,陈沆从小聪颖过人,好学能文,崭露头角。
四、父亲陈光诏 《蕲水县志》卷十《宦迹》中有陈光诏传:“陈光诏,字金门,乾隆己亥(1779年)举人,由大挑分发湖南,历任长沙、湘阴、永定、平江、辰州等县官,至武冈州知州。清慎勤明,所至多惠政,任平江时,适有数匪滋事。诏擒获渠魁数人,大寮欲毖后患,谕呈逆名册,即为保举知府。诏不忍数百人之命,以博身荣,遂焚册。力辞保举,余党卒为良民。他如倡建书院、均平赋税,诸政楚南人至今言之如前日事。年七十致仕,八十卒于家。”⑥《湖北通志·人物志十一·陈沆传》还记载:(陈光诏)“委任湖南巴陵知县,先派任酃县知县,值大水,赈济灾民,尽心竭力,后就任巴陵县知县,有诸生张某为人诬陷判死罪,极力平反,冤狱得到昭雪。……后调任平江知府,倡建书院,大力办学,减轻百姓赋役,善政甚多……。”从上述所引史料中可以看出,陈光诏同情下层百姓,关心他们的疾苦;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十岁就随父去了湖南。“乙卯我十龄,夫子方筮仕。堕官到湘南,浩游从此始”(《三十生日都门自述》)。陈沆在父亲身边长大,其父的思想和为官之道无疑都给了他积极的影响。因此,他成人以后颇为关注现实,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关注国计民生,在他的诗作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关心百姓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封建末世种种弊端的诗篇。陈光诏在任长沙知县时,续修了《长沙县志》。陈光诏有二子,长子陈沆,次子陈澐。
五、弟弟陈澐 陈沆弟弟陈澐。《蕲水县志》中《陈澐传》附录在《陈沆传》后:“弟澐,嘉庆丙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举于乡,丁丑(1817 年)成进士,授编修,道光辛巳(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典试粤西。后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因事陈奏过激,被左迁主事,诗文散失,家无存馆。”又据《义门陈氏宗谱》记载:陈澐原名“学浚,字补斋。名澐,号大云”。“生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正月二十九日子时,……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月二十七日卯时,……葬于兰溪蒋家山……”⑦据以上陈澐生卒年的材料可以推算,陈澐年寿仅47 岁。陈沆兄弟二人都是英年早逝。陈沆重视手足之情,兄弟之间感情很好,时常通过诗歌这种形式进行交流。比如陈沆诗歌中有《北行留别舍弟大云》、《题舍弟大云<黄鹤楼远眺图>即送其归武昌》、《家芝楣邀同熊两溟、顾剑峰、黄谷原、平耕年、明竹涧、舍弟大云宴集月湖酒楼》、《喜得舍弟书》、《邳州道中守雪示弟大云》、《乙亥六月,应兰台观察之召,携舍弟读书燕支山,赋诗二章,呈幕中诸君子》等诗歌提及弟弟陈澐,在这些诗歌中,陈沆称许弟弟的才干和能力。比如“仗尔多才能养母,怜汝此去尚依人”;也借用苏辙来比拟弟弟陈澐,表达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如“长路艰难休在念,客中生计未嫌贫”;“一僮倚炉眠,独与子由对”。陈澐诗文集今不存,在《湖北文徵》中收有陈澐的一篇奏疏,名为《奏永定河闸坝减河情形疏》。
六、陈沆长子陈廷经 状元陈沆与杜夫人生有二子,长子陈廷经,次子陈廷柱。长子陈廷经,《蕲水县志》、《湖北通志》以及《义门陈氏宗谱》都有传。据《义门陈氏宗谱》,陈廷经生于“嘉庆九年(1804 年)九月初六日”,“寿七十有四,卒于光绪三年(1877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原名鸿棨”,“字执甫,号小舫”。《湖北通志·人物志十七·列传七》记载:陈廷经“清道光甲辰(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调任山东、四川、河南道监察御史。直言敢谏,不畏权势。所陈建议,皆关系国家大政方针。咸丰初,巡视北京中、南、东三城兼办团防,升任给事中。为御史时,曾弹劾当时总督、巡抚八人,布政使三人。晋升内阁侍读学士。年七十四退职。著有《梦迦叶山房诗赋》二卷。”陈廷经还有“《陈学士奏稿》二卷”。陈廷经因嫉恶锄奸,故有“铁面陈御史之称”。魏源《简学斋诗集》序里言:“小舫本当出守大郡,以副幼学壮行之志,乃感触时事,超然引退,就养吴门,怡情物外,非有得于家学者,其能然乎?”是说他受其父陈沆内行纯笃的影响不小。
七、陈沆次子陈廷柱 据《湖北浠水陈氏沆公直下简易家谱》中记载:“陈廷柱原名鸿榘,邑优廪生。无子,以廷经子儒衡为嗣子。”又《蕲水县志》在陈廷经传后附录陈廷柱传:(廷经)“弟廷柱,优廪生,性聪颖,彬彬有儒行,群推伟器,惜年二十二而卒。”《义门陈氏宗谱》记载:“字敬甫,号小秋。邑优廪生。生于嘉庆十四年(1809 年)九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 年)八月二十四日。”在《魏源集》中,魏源有诗《送陈敬甫出都》(二首),“真诚螟祝子,绝胜虎贲郎”,魏源称赞陈廷柱品性纯良端正。
八、陈沆孙陈恩浦 陈恩浦为陈沆之孙,是陈廷经和朱夫人所生之子。《湖北浠水陈氏沆公直下简易家谱》记载:(陈恩浦)“字子青,号云如(原名儒恒)。清光绪国子监生,中书科中书。”又据《皇清书史》卷九记载:“陈恩浦……真、行书工秀腴润,得力欧、虞,其配周佩云夫人亦精八法,时人以渊雅夫妇目之。”陈恩浦为祖父陈沆的《白石山馆诗》写有后记。
九、陈沆曾孙陈曾寿、陈曾则、陈曾矩 陈恩浦有九子。陈恩浦与周夫人生有七子。陈曾寿、陈曾则、陈曾矩是七子中有较大影响的三位。
据《湖北浠水陈氏沆公直下简易家谱》记载:“陈曾寿,字仁先,(原名正寿)。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二十九年进士,学部员外郎、郎中。宣统初任广东道监察御史。著有《苍虬阁诗集》,《旧月簃词》。”在清末民初,陈曾寿与江西陈三立、福建陈衍并称“海内三陈”。
“陈曾则,字慎先,号微明(原名正德),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先后于浙江求是学院,北京五城中学优级师范任教,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及任清史馆撰修。著有《海云楼文集》、《太极拳术》等。”
“陈曾矩,字絜先(原名正矩),号强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举人第五名(经魁)。以政治浊乱,不肯涉足仕途。潜心儒学,讲学著述。著有《伦书》、《孝经约旨》、《跫然语》、《强志斋札记》、《强志斋论稿》、《历代战史纪要》。”
通过对陈沆家世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陈沆家族数世学习儒学,以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从浠水陈氏始祖陈伯宣起,一直到陈沆的曾孙辈,都是饱读儒家经书。在陈沆家族中,更有多人为儒家的经典作注疏或者著述来表彰儒家的教化。如陈士珂的《孔子家语疏证》十卷和《韩诗外传疏证》十卷;陈沆的《诗比兴笺》;陈曾矩的《孝经约旨》等。二、浠水陈沆家族著述丰富。上文已有说明。三、浠水陈沆家族可谓是书香门第,科举世家。举人有陈伯宣、陈士珂、陈光诏、陈沆、陈澐、陈廷经、陈恩浦、陈曾寿、陈曾则、陈曾矩等10 人;进士有陈伯宣、陈沆、陈澐、陈廷经、陈曾寿等5 人;在翰林院学习的有陈伯宣、、陈沆、陈澐、陈廷经等4 人。浠水陈沆家族是“科甲传百年,诗书泽后世”。⑧
注释:
①周锡恩《陈修撰沆传》,闵尔昌辑《碑传集补》卷八,台湾文海出版社,第536 页。
②见于《湖北浠水陈氏沆公直下简易家谱》。
③陈沆著,宋耐苦、何国民编校《陈沆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21 页。
④《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 年影印出版。
⑤《黄州府志》(光绪十年刻印本)黄冈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冈市档案局 重刊2009 年8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654 页。
⑥《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蕲水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⑦见于《义门陈氏宗谱》。
⑧王楚平著《中国名人之市探源:黄冈历代进士考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