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洛阳理工学院 外语系,河南 洛阳471000)
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的集大成者,世界文坛的戏剧巨匠,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奥尼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圣经神话的影响,其作品中反复出现原罪、赎罪等宗教主题。奥尼尔一生徘徊在宗教信仰的路上,虽然与宗教决裂,但他内心深处无法摆脱那种负罪感。这种宗教矛盾所引起的内心痛苦和冲突,使奥尼尔剧中的人物都怀着渴望得到救赎的心理。《送冰的人来了》是奥尼尔晚期戏剧创作的杰出之作,是对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写照,表达了奥尼尔晚期对宗教救赎的否定和怀疑、及对基督教救世功能的否定。本文以原型批评为研究方法,从叙事结构、人物和意象等方面分析剧中变形置换的圣经原型,阐释剧中虚幻和空无的白日梦内涵。
原型——“在文学中极为经常地复现的一种象征”——并不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早在《圣经·新约》中,就已经有对《旧约》中“原型隐喻”[1](P200)的诠释。在《新约》语境下,《旧约》中的人物、意象都有着象征意义,如羔羊象征牺牲、山羊与绵羊分别象征义人与罪人、水象征对罪的赦免等。而《新约》中的《启示录》更是以数以百计的《旧约》意象成为“具有严密系统的意象表达”;其“对原型预表手法的运用已臻化境”[2](P394)。诺 斯 洛 普·弗 莱(Northrop Frye,1919 -1991)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文学评论专著《批评的剖析》的问世则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促使该理论的成熟与完善。神话原型批评的核心是神话与原型,正如叶舒宪在《神话——原型批评》中指出,“原型体现着文学传统的力量,它们把孤立的作品相互联结起来,使文学成为一种社会交际的特殊形态”[3](P17)。某些神话在人们心目中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被称为核心神话,因为“这些神话更为严肃,更具有权威性,更富有教诲的力量”[4](P170)。《圣经》与《荷马史诗》一起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基石,堪称核心神话中的核心。从但丁到莎士比亚,从浪漫主义文学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每一位文学巨匠,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渗透着圣经的影响。
奥尼尔曾说过:“大多数剧作家都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我对此毫无兴趣,我只关心人与上帝的关系。”[5](P139)奥尼尔认为,在“旧的上帝已没落,而新的上帝尚未诞生”的西方精神荒原上,“旧的上帝死了,科学和物质主义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新上帝来为残存的原始宗教本能找到生存的意义,抚慰对死亡的恐惧。”[6](P506)在晚期剧作《送冰的人来了》中,奥尼尔运用圣经原型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灵魂深处的幻灭与白日梦,通过叙事结构、人物和意象等方面体现其对圣经原型的借鉴和创新。
创世之初,人与上帝的亲密交往在撒旦的诱惑下毁于一旦。人的罪导致了自身被放逐的命运。圣子耶稣降世为人,献上自己的生命,赎清人世间的罪,成为上帝和人沟通的桥梁。从《旧约全书》第一章失乐园的故事,到《新约全书》最后一章复乐园的预示,《圣经》的U 形叙事结构始终都呈现出无法超越的首尾呼应的史诗结构。《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一书中,弗莱指出《圣经》叙事遵循神圣喜剧U 型结构,由“堕落——受罚——忏悔——救赎”构成。《送》剧中,奥尼尔运用圣经叙事模式对人类内心世界进行探索,运用这一U 形结构创造出悲剧:众房客(希基)的堕落——房客(希基)的受罚——希基的忏悔——希基的救赎。但处于晚年的奥尼尔对悲剧认知更为深刻,对宗教中的上帝救赎充满迷惑与疑虑,因此最终希基带来的救赎转变成为死亡与末日,传递出奥尼尔对人类命运探索时一种深刻的困惑,“在我的戏剧中,《送冰的人来了》是对任何一种信仰经历的拒绝,这一创作使我感到把我把自己锁在过去的记忆中了。”[7]故事以描述霍普酒店众房客的堕落生活开始,房客们以醉酒的方式麻痹自己的灵魂,以白日梦的方式遗忘自己失败的人生及堕落的源头,“这里是人生最后一个落脚点,在这儿没有人担心他们下一步该怎么走,因为他们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他们还是用一些对过去和将来的美好白日梦来维持一点面子”[8](P578)。这群人生失败的房客们要么终日酒醉,要么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辉煌的往事,憧憬美好的未来。而他们在霍普酒店的围困生活正是他们所受的惩罚,绚丽美好的白日梦在希基无情的讽刺揭露下化为泡影,使得众人不得不直面自己失败的人生及黑暗的未来。希基的到来带来了死亡的恐惧,他宣称要把大家从白日梦中拯救出来,认为白日梦是毒药,糟蹋人的生命,消磨人的意志。在他的怂恿和逼迫下,众房客们鼓起勇气走出围困他们的牢笼,但在现实的面前,他们畏缩胆怯,最终只能蜷缩退回他们的牢笼。
众房客的堕落与受罚也正从侧面暗示了希基的堕落与受罚。早期的希基自甘堕落,终日与酒鬼、妓女为伍。妻子伊芙琳总是原谅希基,期望他有一日能改过自新。妻子的宽容与忍让希基觉得无所适从,希基却十分痛恨她,痛恨她那种幻想,“她使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没有良心!怎么能想象得出我多么痛恨自己”[8](P698)。最终,出于极度的憎恨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并编造了属于自己的白日梦,让自己相信自己深爱妻子,相信杀死妻子是唯一能让她安宁与解脱的办法,希望逃避内心的谴责。希基因杀死屡次原谅宽恕自己的妻子而受到到内心的惩罚,内心的谴责驱使希基编造妻子与送冰人通奸的故事,终日与酒鬼为伍。最终希基无力再逃避自己的内心谴责,选择用自首与试图挽救众房客来对自己的罪行进行忏悔。而希基所选择的救赎方式则是粉碎自己与众房客的白日梦,让他们完全暴露在残酷的现实之中。奥尼尔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人们等待希基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房客们渴望得到救赎的迫切心情。而最终暗指上帝救世的希基带来的救赎却是充满冰冷味道的死亡,体现了奥尼尔对上帝救世的消极态度与末日审判的渴望。
奥尼尔在后期戏剧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悲观主义倾向,而他对上帝救赎的怀疑也贯穿所有后期戏剧之中。在奥尼尔看来,上帝的消亡与末日审判是对等的。在现代的西方宗教信仰普遍失落的情况下,也许真正的救赎则意味着死亡,死亡使得一切归于平静,审判所有人的罪与善。而最终的救赎失败,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奥尼尔对宗教的迷惘与挣扎,也可以看出奥尼尔对于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是否应该接受末日审判的犹豫与不确定。
圣经与宗教对奥尼尔的影响还体现在他笔下创作的人物之上,就《送》剧而言,其中众多人物都有着相对应的圣经人物原型。从一开始酒店众房客便翘首以待的希基暗示了上帝的到来,但奥尼尔晚期的悲观主义倾向使得他在希基这个代表上帝救赎的人物身上又投影了末日审判前死神的身影。
实际上,“正是希基本人带来了毒死他们的梦的现实这种毒药…给这些人物带来了心理上的死亡”[8](P516)。希基的到来预示了死亡的到来,拉里讽刺霍普生日聚会说:“天哪,这是伯沙撒的第二次宴会,由希基在墙上题字。”[8](P632)《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伯沙撒王的宴会》中,伯撒沙王在款待群臣的宴会上,“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就变了脸色……”[9](P1419)。但以理解释这是神的预言,预见了伯沙撒国的灭亡以及对巴比伦残酷统治的结束。圣经学家沃特·贝利兹认为:“当伯沙撒还是巴比伦王的时候,但以理就在梦像中预示了未来:首先他看见了四只打斗的野兽出没,王位上方云层里的火焰最终会对人间的王国施以审判,并且会将统治的权利赋予最高尚的圣徒们,而他们的代表就是人类的儿子,他来自天空中的云层。”[10](P127)上帝与死神的重合既暗指了希基的死亡救赎方式,也隐喻了奥尼尔在极度失望与悲观中对末日审判既渴望又抗拒的矛盾迷惘。
剧中另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则是拉里这个贼学家,隐喻先知但以理的角色。他是唯一觉察出希基和帕里特有相似之处的人。在他眼里,希基和帕里特一样,都是迷途的羔羊。霍普生日宴会上拉里的话语暗指了希基既作为上帝、又作为死神的化身,暗喻希基即将进行的救赎是上帝对人世最终的救赎,即天启之日、末日审判。霍普的生日聚会已经不再是令人忘却烦恼忧愁的狂欢会,而是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灭亡夜,“上帝在墙上题字”置换为“希基在墙上题字”,预设了上帝对人类灭亡的启示。最后,拉里更是预言了帕里特的自杀之举,指出死亡,即末日审判,才是唯一能够解脱众人的方法:“我永远是个懦弱的傻瓜,怀着怜悯心去看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直到死去那天。…… 真希望这一天早些到来”[8](P710-711)。
奥尼尔熟谙圣经,这是他成功引用圣经原型的基础。在《送》中,在对剧中主要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揭示了对宗教的迷茫矛盾之情,以及对人世最终救赎——末日审判的渴望与抗拒之情。
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指出,“与神启型象征相反的是指那个为欲望所完全摒弃的世界:这是人的梦魔和替罪羊的世界,奴役、痛苦和混乱的世界:这世界到处遍布废墟和陵寝、刑具和愚昧的标记。”[11](P366)在《送》剧中,魔幻意象经过变形,以牢笼意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牢笼,就像奥尼尔善于描述的大海一样,是操纵着众生的一种神秘力量,隐喻现代人类似笼中困兽的生活。剧中,霍普酒店就是牢笼意象的象征,众房客被围困于酒店之中,编制属于自己的白日梦:退役军人只沉迷于自己当年英勇战绩的白日梦中,幻想终有一日能衣锦还乡;破产的赌棍吹嘘自己当年的如鱼得水,盘算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因受贿被革职的警员幻想着官复原职;家道中落的法学毕业生憧憬着一跃成为功成名就的律师;甚至连20 年多都未曾踏出酒店的老板霍普也一再宣称有一日重返政界,呼风唤雨。然而他们却不敢踏出这个围困他们多年的酒店,暗指了现代人均被围困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之中,做着属于自己的永远无法实现的白日梦。而最终,希基的死亡救赎虽然失败,但拉里先知般的话语却依然暗示了死亡——即末日审判,才是现代人类摆脱命运束缚,摆脱围困自己的牢笼唯一的方法。
《送冰的人来了》创作于奥尼尔戏剧晚期,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值得我们进行不断的挖掘和解读。根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原型可以是人物、情节、主题和意象等,因此分析剧中的圣经叙事结构、人物和意象原型,可以看到奥尼尔对人生意义的深深思索和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
[1]诺思诺普·弗莱. 批评的解剖[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梁工. 西方圣经批评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叶舒宪. 神话——原型批评[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加)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盆,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Norman Berlin. Eugene O’Neil[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6]弗吉尼亚·弗洛伊德.尤金·奥尼尔的剧本—种新的评价[M]. 陈良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7]Halfmann,Ulrich.,col1. and ed. Eugene 0’Neill:Comments on the Drama and the Theater:A Source Book[M].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 Tubingen,1987.
[8](美)尤金·奥尼尔. 奥尼尔集[M]. 汪义群,梅绍武,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5.
[9]《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M].中国基督教两会,2002.
[10]朱维之. 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1]胡经之.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一卷)[A].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