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013-08-15 00:50:50杨红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第二产业变动

□文/杨红艳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贵阳)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过程不仅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而且也是结构变动和结构成长的过程。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引起结构变动,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主要推动者则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当然,消费结构在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指导和影响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他们相互促进。在生产水平不发达时,人们的消费主要决定于生产力和产业结构,这时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大些;但是,当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有消费需求的支持,产业结构要受到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制约,此时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要大些。本文将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的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理论分析

虽然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并且因国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于解释产业结构的演进,但产业结构变动最基本的原因和动力却是消费需求结构的有序变动。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各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我国经济由卖方经济向买方经济转变,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消费结构变动成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原因。

人的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每一个层次又包含了对同属于一个需求层次的不同商品的需求。需求结构是按照人们需求等级的先后次序排列的有机构成。当收入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需求时,人们自然倾向于首先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满足生存需要的商品。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也自然倾向于在满足基本需要后,把增加的收入用于购买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商品。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的重点会逐步向更高层次转移。

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经济增长过程分析表明,需求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是相互对应的。在人均产值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温饱问题上。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人们对农业和轻纺工业产品的需求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无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因而产业结构中农业占较大份额,工业中纺织业占较大比重。

在人均产值增加到300~2,000美元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需求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

在人均收入达到2,000美元以上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由于人们的需求出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少品种、大批量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合高度变化的市场需求,逐渐让位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并加强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同时,随着高加工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并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高科技产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的大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二、贵州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目前,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转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居民用于住房、交通、通讯、文娱、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居民消费重心正由“吃、穿”向“住、行”倾斜。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城镇居民已具备了从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级或几十万元级消费过渡的能力。2011年统计年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示,家用汽车由2001年的0.4辆增加到2011年的10.48辆,说明2011年每10户家庭就有1户拥有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由2011年的7.86台上升到2011年的63.89台,说明每10户家庭就有6户拥有家用电脑。也就是说,如今贵州省城镇居民由以家用电器为特征的消费浪潮阶段进入了以住房、汽车、电脑等为特征的新一轮消费浪潮阶段。

1、消费结构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

数据显示1978~2011年贵州省第一产业是先上升后下降,第二产业在40%之间徘徊,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1)文革结束后,经济的恢复和收入的增长,使得原先被压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而被释放的消费需求首先用于满足吃的需要,因此顺应消费的需求,第一产业在“六五”时期得到发展,其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上升到43.46%。随着消费结构的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也逐步降低,2011年降到了12.7%,比1978年降低了29个百分点,1992年后低于第二产业,1998年后低于第三产业;(2)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后期,贵州省消费结构由“吃”向“用”升级,在这一期间贵州省的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得到迅速普及,但是家用电器的消费高潮并没有使得贵州省的第二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其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由于贵州省经济十分落后,历来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不发达,而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可是贵州省均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从全国情况来看,这一阶段,以家用电器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确实带动了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32%、46.02%、49.82%,呈现不断上升趋势;(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最快,由1978年的18.18%升至2011年的48.8%,升幅达30.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近年来,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交通通讯、文娱、住房、医疗保健支出的加大,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近三年超过了全国性水平。可见,贵州省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呈现出向着优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消费结构变化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曾经长期存在的食物供给短缺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粮、油等基本食物的供给得到保障以后,食物生产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非粮食食物供给的显著增加,即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下降或相对稳定,而猪牛羊肉、家禽、蛋及其制品和水产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快速增长,食物供给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带动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现在我们以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为例来看看其变化情况。农业比重总的来说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其比重为59.37%,比1980年下降了17.61个百分点。牧业和渔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分别由1980年的18.91%、0.11%上升到2011年的34.6%、1.8%,上升了15.69个百分点和1.69个百分点。虽然渔业所占的比重还很小,其增加的百分点也不大,但是如果从其发展速度来看,其是最快的。1995~2011年间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率分别为6.76%、3.76%、8.38%和9.94%,可见,贵州省消费结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三、结论和建议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贵州省的消费结构由“吃”向“用”升级时,贵州省的家用电器消费高潮并没有使得贵州省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由于贵州省经济十分落后和不具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条件所决定的。近年来,贵州省的消费结构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交通通讯、文娱、住房、医疗保健支出的加大,从而带动了贵州省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的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对产业结构内部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议要继续提高贵州省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贵州省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此外,要加强消费的指导,培养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健康和低碳环保,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向低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黄丽馨.广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改革与战略,2000.4.

[2]马伯钧.消费结构的优化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消费经济,2003.6.

[3]傅裕嘉,冯斌,柏静,马运超.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及发展趋势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第二产业变动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06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 19:16:42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8:04:47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