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3-08-15 00:46卢金慧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个体

邱 伟 卢金慧

(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

民族的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相对,“是指一个民族以至于人类的文化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价值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现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人们描绘出了世界的图景和生存的意义。”[1]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弘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与文化精神的总和,它以民族文化、语言、文字、建筑、音乐、绘画等为载体,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信仰集中表现出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使之与中国现代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适应。

其一,从构成上来看,精神家园虽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存在,且高于和超越现实生活,但它并不能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而必定是来源于人们的文化感受和生命体验。不论是什么种类、什么形式的精神家园,无不深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从而被打上深深的时代和民族的烙印。民族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依托和归宿,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它是一个包含人们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在内的复杂的精神文化系统。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并列或者平行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步步包含,普遍联系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积淀了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为一个民族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存在的基础。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获得精神支柱和不竭发展的终极动力所在。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和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社会系统运转、秩序维护的精神支撑。因此,营造一个能被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能够摆脱精神的空虚与漂泊,使其真正懂得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之所在,从而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充实。

其二,从层次上来看,按照不同的主体范围,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既包括个体共有的精神家园又包括群体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括中华境内56个民族在内的“共有”精神家园,它是从56个民族多元文化中吸取精髓而形成的。所以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建立在个体精神家园基础之上。换句话讲,个体的精神家园总是被民族精神家园所包含,个体的精神总是由民族共有的精神来维系和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一个文化价值底线,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点、基本理想信念的认同,是对做一个合格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道德操守的认同。因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群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并为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系统。

其三,从功能上看,精神家园是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其具有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韩振峰认为“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尊崇的心灵寄托、灵魂安顿和精神归宿的安身立命之所,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2]。精神家园作为融入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它可以产生被人们所认同的准则,进而发挥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它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指导性意义的影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特定的群体,都是同样有效的,而且在精神激励上,精神家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它是主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引主体一往直前的动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和伟大本质,而且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动态发展的生机活力。它鼓励广大炎黄子孙拥有广泛性精神需求,培养最广泛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结成最广泛的精神共同体。

其四,从实现上看,精神家园寄托于一定的文化系统之中,通过一定的文化形态得以存在。精神家园是蕴涵于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是文化的价值核心。因此,归属一种精神家园,就是接受一种文化价值观。胡锦涛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也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3]追溯文化得以表现出来的方式和手段,是通过人的诸多情感的寄托与宣泄,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行动规范中得以实现的。正如在大千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只要一想起内心的精神家园,就能找到回家的感觉一般。一方面,精神家园作为一种人所追求的生命意义而存在,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所以它更多的是体现人内心的外在比喻和象征,并可以在人的内心中产生触动感和共鸣感。另一方面,精神家园在寄托思想、宣泄情感,以及与人的心灵进行交流、相互沟通之时,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行动指南,并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

其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有机统一。首先,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落脚点在精神家园,重点是民族共有,即要体现民族性。这种固有的民族性是维持和保证民族自豪感、民族归属感、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力量源泉。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使其富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我们应自觉地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永葆中华文化的持久生命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应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化特性;应处理好全球价值趋同与民族身份自认的关系,不能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其次,放眼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失业、贫穷、饥饿、核威胁等全球化问题,都迫切要求人们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寻求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还要具有普世性,要自觉体现民族性和普世性的有机统一。总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应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在解决人类所而临的共同问题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美好愿望。

其二,多样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结合。首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比如哲学的、艺术的、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这些多样的形式也是中华民族各个成员进入共有精神家园的不同方式和路径。也就是说,所有的领域、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都能够为真诚认同它的人提供精神支柱,从而获得一种家园感,获得心灵的安歇。其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整体连贯性。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虽然寓于个体精神之中,但又具有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特性,它不因个体的消亡而消亡,它具有整体连贯性。它所产生的价值体系铸造了个体的精神世界,同时又为个体提供着个体化的选择。但个体精神只有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的有机构成部分,才能够真正成为共有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有机的系统内,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分处在不同的层次,其作用也就不一样。世界观好比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审美观、价值观则构筑了共有精神家园的梁柱与四壁,是精神家园的支撑;兴趣和爱好则如同“精神家园”的花园,是人们休闲、陶冶性情之处。另一方面,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不仅受世界观的影响,它们也反作用于世界观,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总而言之,精神家园的最表层是兴趣、爱好,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具有统摄意义的则是世界观。所以说,共有精神家园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

其三,时代性与兼容性的联合共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体现时代性,时代性是任何民族文化在各个时代延续传承、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文化既要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又要不断拓展其时代内涵,形成富有时代气息,时代特色的现代性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魅力永驻。当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符合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要体现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的最高价值追求。首要的就是紧紧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周围,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不断丰富充实其内涵。其次,要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种健康有益的因素,促进本民族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使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充实。要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积极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

其四,主体性与协作性和谐发展。一方面,给个人以充分的发展空间,保护个人合法权益,鼓励个人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自我完善,充分发挥个体在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坚持弘扬集体协作的原则。人要生活在社会中,“精神家园”也应座落在社会精神家园的“村落”里,故协作对精神家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个体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协作性是就个体与社会、国家而言的,一个人只有融入到社会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既要发挥个体的主体性,又要注意与民族这个“精神大家庭”保持和谐一致。只有这样精神家园才有意义,也只有这样的精神家园才不怕风吹雨打。

三、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构建该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泰勒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4](P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和支撑。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处在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大熔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威望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在此意义上,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提升本民族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其一,文化是精神家园最主要的构成,而精神家园则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所依托的丰厚的土壤,是民族共有精神的重要载体,它深深沉淀在人们思想意识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动机与价值取向。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外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要求,而且内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精髓。

其二,文化是精神家园的承载工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优秀文化包含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弘扬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优秀文化,是华夏疆域之内的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是其中在今天仍有合理性、能够经过时代性召唤和创造性检验而发生积极作用的文化,也就是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联系,从而为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思想文化基础和价值理念认同的纽带。从价值取向上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必须而且只能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为纽带。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发展,应当落实为全民族的精神沟通和价值认同,通过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

其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最重要思想资源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次风霜洗礼的、经年累月沉淀出的文化总和。“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它既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又包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时代精神。”[6]民族精神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时代精神是时代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一起成为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立足当前,最为要紧地就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其四,文化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相连。人类可以通过文化这一路径通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文化是个体精神到达自己终极精神家园的必经且唯一之路,同一文化群体的个体成员可以通过共同的文化到达共有的精神家园。因为精神家园层次极富有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层次的精神家园,个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路径,通达相应层次的共有精神家园,但个体精神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即个体的最深层次的精神家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极追求,而这种追求会指向一个同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拥有共同理想信仰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严春友.“精神家园”综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韩振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其构建途径[J].中州学刊,2009,(4).

[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4][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宫丽.“精神家园”国内研究现状述评[J].理论与现代化,2010,(3).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个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