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岩
(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CI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立足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技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日益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的需要,从本时代特点来看,现代设计师与以前的工艺美术技师无论是在审美方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有所不同,换言之,要求他们应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目前CI课程教学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转变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我们认为,CI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在现存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要突破瓶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形成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总体把握于三个方面的教学研究:(一)研究CI各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以及CI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整合,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和结构,突出多元性教学的专业特色,构建具有科学实效性、综合应用性的CI课程教学整合方案;(二)研究技能与教学法,形成跨学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教学方法;(三)研究技能应用性实践教学创新环节,在学用之间创建一个有效平台,即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CI和模拟教学实践”应用实验室。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CI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大部分针对个别CI学科或某CI领域进行的优化和改革,综合应用性效果并不明显。尤其学校在与CI课程接轨的实用性和实践教学训练研究方面明显滞后,目前长期存在的两个脱节问题:(一)是理论与技能教学脱节,缺乏相融性的问题;(二)是CI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应用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CI课程教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索CI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是研究多门CI课程的整合。针对以往专业课程分科细化,专业化带来的CI课程之间相互割裂,各学科知识缺乏联系和交融性的问题,以减少各科课程教学重复造成的内耗,比如可以把CI基础设计课程、CI应用设计课程与材料CI课程进行整合教学。这种整合是时代的使命,如同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的观点“把数学、信息理论、控制理论人体工程学、社会学、试验心理学作为设计工作的范围,成为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这样以来不但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本身被改造了,设计本身也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而不是艺术的衍生产品”,[1]P286因此迎合了社会的需求,取得可成功的先例。以史为鉴,同样,CI课程结合了基础、应用、材料工艺等诸方面的要素,教学形式多样,涵盖面广,培养了学生非常全面的艺术素质和CI技能,也可将通过整合后赢得的时间用于补充被逐渐边缘化的CI修养课程,如CI精品赏析、CI史、CI创编等,使CI各学科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充实,提高CI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CI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创新性研究的特点和社会实践需要。一方面,注意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侧重、选用与补充。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学成功先例进行选择教材,“将民族性与国际潮流结合起来,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将手工艺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将大众需求和文化品味结合起来的成功经验”,[2]P253要增加精选过的CI教学素材,作为CI课程特色的教学内容,如奥斯卡精品CI片、国内优秀获奖CI片等,增强今后在CI教学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开发与CI课程相互补充的实用性应用性强的新课程,如平面设计课程、材料工艺课程、软件课程如:MAYA、3DMAX、ANIMOAE、PHOTOSHOP COREDRAW ILLUSTRATER 等,以提高CI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分专题或微型课的方式延伸教学内容,强化应用能力,体现学以致用。
作为一种较好的CI课程教学辅助方式。第一要素是加强新生入学时期的CI基础专业教育,比如创意速写课等。培养学生对CI认同感和艺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培养成功的关键,只要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搜集资料,认真的研读每一个遇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习惯。新生入学后,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其次是通过CI专家讲座、组织新生CI作品展览、下企业参观、见习、实习等形式,一入校就让学生尽早、尽可能多地了解CI行业的特点,明确从事CI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自觉寻找问题、自觉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的积极性。如同荷兰的盖里利特维特艺术学院(the Gerrit Rietveld Art in Amsterdam)所主张的“启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维”,[2]P112使这所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的设计,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新思维。
探索CI教法理论与CI技能之间跨学科交叉整合的教学研究策略。研究技能与教学法课程跨学科如何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创新教学方法,解决CI教法与技能教学长期脱节的问题。将两者有机结合,使CI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的第二任校长托马斯·马尔多纳多(Thomas Maldonado)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3]P86“学院要立足于科学之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3]P87从而产生“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机械原理、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等等,基础课程也着重学生的理性视觉思维培养”。[3]P87他的这种教学跨学科的整合方式成功案例,给我们留下了借鉴与思考,值得我们当代教育模仿与合理性吸收。
教学内容上要同时兼顾知识技能和审美两个层面,扭转艺术(Armin Hofmann)审美基础课程被边缘化的倾向。瑞士的巴塞尔设计学院教授阿尔明·霍夫曼在设计教学中“特别强调美学的原则,强调功能好前提下的形式美”,[4]P221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理解、表现能力,CI欣赏能力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教学上充分使二者相互渗透,构成CI艺术活动的整体,才能突出人文性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CI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要通过如CI鉴赏课程、CI史赏析等艺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CI艺术的美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研究的需要,要全面搜集整理相关CI课程教学的资料和CI教育实践教学资料,建立CI教育教学需要的文字声像资料库。
研究创新CI课程应用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在学用之间添加一些企业实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创建一个有效平台,即学生“CI和模拟教学实验室”应用训练平台,以期解决CI课程与实践相脱节的应用性问题,使CI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现培养综合应用型CI人才的目标。该应用训练平台还可用于开展“国内外的CI爱好者和CI专业人士职后CI综合实践能力培训和国际CI交流中心”[1]P203项目,促进全社会CI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CI艺术实践活动。参加CI类学术交流和各种国内外CI比赛活动,比如参加国外的企业CI设计创意,国内的中国国际大学生CI设计活动等,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交流机会,培养了学生对CI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CI艺术的理解能力,因此它是CI课程重要的课外实践和补充。使学生明白的一部好的CI片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内容方面我们要搞清楚它的思想性,即作者对世界的思考以及思想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从形式方面解读作者的思想、信念和价值是如何能够被我们看到的。这些延伸性活动对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和艺术兴趣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CI设计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本身提供的视觉形象标识,能够造成顾客的记忆加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的销售,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学习与借鉴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学方式与实践活动。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与布劳恩公司合作,取得了客观的教学成果,设计师奥托·艾舍(Otl Aicher)曾经这样描述学院的教学宗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分析的能力和勇气,而这种分析是基于工业生产程序、方法论、设计原则、完善的功能和文化哲学观点之上的”。[1]P154正是这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把课堂的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联系起来,灵活应用实践中去,到掌握设计的前沿与动向,培养当代的新设计师。
CI教育者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陈旧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CI专业教师大多也来自于艺术院校,沿用高校针对专业学生的传统教学方法十分普遍,导致CI技能教学普遍存在重深度轻基础的问题,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由于学生较多的限制,教学形式由个别教学变成了集体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特色,旧的专业教学痕迹太深,要么就类似于中小学课教法,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在教材选用方面,应多选用精品教材,新的案例,尽量少用以前陈旧的或者与实践结合不紧的例子。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经常深入企业基地第一线,建立常态的CI教研活动机制。只有当CI教师队伍真正贴近现实,深入生活,才有可能了解CI教育的需要,了解学生对CI的渴望,从而及时更新观念,转变教法,主动适应新时期CI教育发展的理念。正如包豪斯(Bauhaus)的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Hannes Meyer)主张那样:“重视艺术设计的社会方向,使艺术设计成为建造现代物质环境的组织力量。”[5]P132他把艺术设计的“社会方向”摆在重要的位置,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模式开始瓦解,设计与企业的相互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了学生的新设计理念,同时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师都要把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作为衡量、评价CI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
培养CI创新型人才是为当前企业培养专业设计师使命。通过CI课程教学创新性研究,把CI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正如美国的教育强调“新的思维方式是艺术教育的中心”[6]P65与东欧的设计教育“重在技法”相融合,积极变革与创新,增强CI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学以致用,是CI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当前CI发展的趋势,及时整合各种资源、改革CI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CI创新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人才。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皮影新媒体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8BB12)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史论部.设计真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5]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齐骥,CI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