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婷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色彩伴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色彩的情感表现被充分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电影、动漫以及广告设计中都能看到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碰撞与共鸣。人类对于色彩的心理反应是客观而又复杂的现象,鲁道夫·阿恩汤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谈到:“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人们常说色彩是有情感的,其实色彩本身并没有灵魂,只是传达一种物理现象,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各种情绪和象征,这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的视觉感知而形成。一旦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产生呼应和共鸣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色彩的历史自人类开始有意识进行装饰活动起至今已经几千年,而色彩随着彩色影片的出现在电影中运用仅有几十年。从动画的发展进程来看,动画也跟其他影视分类一样,经历了从最初的黑白二维默片时代到二维彩色动画再到立体音效三维彩色动画的一个演进阶段。早期作品主要从光影的角度探讨表现形式,都以黑白影像的形式出现。直到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华特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自此色彩语言开始成为动画创作者所关注的对象。1935年美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后,动画正式走出“黑、白、灰”所统治银幕的时代,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融入到动画的元素中。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色彩逐渐突破简单写实的局限,根据故事内容需要构成半现实主义、半象征主义的特殊语言要素。动画创作者将画面依据动画情节的发展,发挥主观上的想象,用色彩加以渲染。我国动画中色彩技术的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受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的启发,万氏兄弟于1941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首次运用色彩渲染来表现剧情。《乌鸦为什么这么黑》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动画片,全片色彩采用分段设计,角色和场景色彩关系的搭配及烘托气氛方面,都成功运用了色彩语言处理。彩色为影片增加了使人愉悦的因素,现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一部纯粹意义上的黑白影片,多元化今天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色彩。
动画是通过想象而创造的视觉艺术形式,动画设计者的任务就是构设幻想空间唤起观赏者的情感体验。色彩情感的产生来源于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与欣赏者的感受所构成的共鸣。在动画创作中,色彩语言体现着作品的灵魂,除了叙事、表现事物外观,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思维,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色彩是有感情的,作用是强烈的,它真实地再现自然,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每种色彩都有各自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通常又能激发我们的情感世界。每一种色彩当纯度和明度属性发生变化,与不同的色彩搭配时,色彩语言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欧美动画在色调处理上的运用相当出色,皮克斯动画《飞屋环游记》经典之处在于色彩运用的恰到好处,片头采用灰色和彩色画面对比,通过画面的色彩对比,交代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冷暖色调的运用,表现爱丽在世前后的色调对比;五彩的气球和有着绚丽羽毛的大鸟让银幕随时布满跳跃、生动的色彩。作为观众的角度,唯美的画面能引起共鸣。捷克动画《鼹鼠的故事》中极具概括、对比的装饰色彩形成的美仑美奂的场景画面,大量装饰色彩是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超乎于生活真实之上的色彩语言。
动画有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幻想与梦境,有着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美丽色彩。动画的色彩感知同样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人类借助于光,感受着大千世界的美丽,获得对观察事物形体与色彩的认识,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
动画片具有绘画性的特点,使得各民族、民间传统色彩的影响成为动画色彩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动画还是欧美和日韩的动画,都有其独特鲜明的民族特征。动画中色彩设计表现在创作者能够吸收和借鉴各种创作元素,中国水墨动画《牧笛》、《山水情》等在色彩运用上展示出墨色的“神韵”和“意境”,发挥了“墨分五彩”的魅力,具有淡雅、朴素的色彩趣味。《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在人物与场景用色上大量借鉴中国戏曲、传统民间年画、工笔重彩画以及中国壁画的色彩配比,设计出既具装饰意味又带有民间、民族特色的色彩。再如木偶动画《阿凡提》在场景和人物色彩上大量运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色彩特色,明快、活泼、色彩艳丽。在剪纸动画《渔童》、《猎人与狼》等片中借鉴中国传统民间色彩的艳丽、丰富和强烈的冷暖对比,将场景和人物色彩设计得极其丰富、多变,传递一种强烈的色彩感受。不同民族、地区、国度的动画创作中,色彩运用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自身的色彩偏好与特色。以中国古典故事改编的《花木兰》充分吸收了中国美术风格,使用的色彩强调中国元素,以灰、黄、绿色等为主色调,以水墨画起笔,许多重峦叠嶂也含有国画的特点,全片色彩基调典雅、含蓄、和谐,似乎所有的颜色都被水滤淡了一层,看起来柔和、内敛,符合中国人的内敛气质。即使是最后庆典的表现,也只以红色系为主,没有过多的夸张,含蓄、节制地表现喜庆的场面,不像以往迪斯尼追求色彩的冲击性。我们可以从《千与千寻》的角色服装、场景和道具色彩的运用与处理上明显看到日本民间、民族文化的影响。汤屋贵宾接待室用金、红、绿、紫和白色等色彩绘制的壁画、屏风;千寻等干活女孩身穿的红色传统服装和大脸侍女的花衣也都是典型的和服款式色彩;汤屋的色彩也极具日本民族化,通过细腻色彩表现了汤屋丰富的层次感,以此暗喻千寻复杂的成长环境。
色彩不仅使我们感知客观万物,还能使我们表达主观世界,创造出新的视觉景象。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运用,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由其本能决定,是生理机能的客观反应。随着不断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主观色彩意识便会大放异彩。主观色彩是相对客观色彩而言的,它的运用所形成的画面主观色调效果,带有强烈的创作者个人意志和主观意志,达到了有个性化倾向、富含成熟的生活认识和有思想哲理意味的,为突出某种色彩心理效应的造型效果。
《小倩》继承了徐克电影瑰丽、奇幻的特点,用色非常丰富,影片主色调采用橙红、金黄等暖色系,给人温暖、希望之感,即使是危险、愁苦的场面,依然用暖色稳定观众的情绪。中间穿插着少许以蓝色为主的冷色,强调忧郁的气氛,调节观众视觉的疲惫。《僵尸新娘》中阴阳之间的色调出现了错位:阴间“死者的世界”色彩斑斓而又欢歌笑语,到处灯火辉煌,人与人之间欢乐友爱,显得明亮、宽敞又美丽,光怪陆离的地狱反比黑白冷漠的人间更显缤纷温暖。阳间维克多居住的“生者的世界”是涂满灰色的阴暗压抑的世界,黑白单调而至情绪压抑,死气沉沉、循规蹈矩。影片以暗调和幽蓝为主色调,是蒂姆·波顿独特世界观在色彩上的一种体现。国际上备受关注和好评的法国动画《美丽城三重奏》是典型的具有民族色彩倾向的作品,秉承了法国人的幽默与一贯的艺术气质,色彩运用上大胆采用了较为灰暗的色彩,直接借鉴了欧洲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色彩感受。而同为法国的《鸟、将军与狗》不同于以往常规意义上商业动画,是兼具激情与充满绘画感的艺术动画片,贯穿整个动画的色彩始终带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色彩风格,尤其是各个场景色彩的运用均非常大胆、对比适度,有力地烘托了剧情的发展,并衬托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命运的变化。使整部动画片充满欧洲绘画艺术的浓厚气息,体现了欧洲文化的精髓。
一部动画作品的创意和构思,体现了动画片的生命内涵。在运用色彩视觉元素时要始终围绕内容来展开,因为内容才是贯穿动画整体的灵魂。现在动画不仅娱乐生活,也充当着大众思想和正确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作为一种有颜色、有声音、会动的艺术文化载体,需要引起观众视觉和意识上的冲击和共鸣,掌握大众的审美需求,发掘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人文关怀是动画色彩创意的灵魂,色彩的运用对于调节观众情绪和增进剧情的发展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一部作品最能打动大众的是细节,人文关怀的精神也最终体现在细节的捕捉和表现上。想要使动画的色彩情感更好地传递给观众,就要拓宽视野,通过色彩的细节刻画,来创造某种氛围,加深作品内涵。在动画创作中,巧妙运用色彩的情感表现规律,充分发挥色彩的各种心理特征,引起观众的关注,从而产生种种联想,受到一种特定的情绪的感染,呈现积极、主动的探求心理。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观念,动画表现中的人文关怀,是承担道义的使命意识、兼济天下的崇高境界。宫崎骏动画中,色彩更有代表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的作用。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关注自身生命状态探寻内在的精神意义,倡导关于精神意识的价值及人文价值,并以此建立大众的审美主张,作品中所显露的独特艺术手法引起观众的心理认同,最终促成了人们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行为。
色彩基调的运用是整部作品保持视觉的整体与统一的关键。正确的选择动画色彩,有助于利用动画中的背景、角色等对欣赏者进行心理暗示,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色调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视觉语言,色调的魅力是最容易通过人的视觉去感染情绪,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其明暗关系会起到刺激和兴奋的作用,柔和的暖色调适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因为它更能传达出温和、慈爱的信息,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静感,更易营造神秘的气氛。色彩饱和度和纯度的搭配使得画面给人不同的感受,如动画中黑色的雾气代表一种邪恶的力量,这种颜色的选择使用能够更好地表达动画片的主题诉求,使人印象深刻。动画中导演大多根据剧本故事情节来确定色调,通过对于色彩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更好地突出色彩应用对象所要表达的思想。短片《木摇椅》以金黄色的暖调为主色调,体现着阳光般的温暖色彩,在视觉上温暖了人们的视线,色彩情绪及色彩风格上恰当地切合了影片温情的主题,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
动画设计以角色形象的表现来实现主题,但在表现角色形象时,视觉刺激唤起观众直接的情感体验通过色彩的情感特征来表达,让观众对角色形象的认知更清晰。画面色彩可以传达悲喜的情绪,所有内在的意义都要在角色的表情色彩搭构中寻到痕迹。运用色彩可以创造某种氛围,透过角色种种表象,反映角色内心的波澜和色彩,产生情感传达的人性化互动。角色标准造型的色彩与其性格塑造密切相关,针对特定的性格,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色彩的情感特征,强化角色性格、塑造角色形象,在欣赏中对角色形象形成已设定的性格特征。整体呈现出白色的动画角色给人和平的感觉,《机器猫》中“小叮当”角色造型以蓝、白搭配为主,运用蓝色神奇、深邃和白色和平、空灵等色彩情感,塑造了一个梦想、神奇、异想天开的角色形象;呈现出红色的角色给人热情澎湃、妙趣横生以及容易亲近的感觉,《贝蒂小姐》中“贝蒂”造型以红色为主,利用红色所具备的热烈、活泼、积极等色彩情感,塑造了活泼可爱、随和善交、热情风趣的角色;黑色的角色给人神秘冷酷、严肃认真、恐怖的感觉;紫色的动画角色给人优雅高贵的感觉。《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以浓重鲜明的红、黄色塑造出自由、充满智慧、勇敢、不畏强权的角色形象;运用了蓝灰和灰绿色等低纯度色系将“东海龙王”塑造成言而无信、伪善的角色形象。《奥特曼》中代表正义的奥特曼是红、黄色等暖色调,代表邪恶力量的怪兽则多是黑、绿色等冷色调,这些角色的色彩设定都是运用色彩的感情体验沉淀积累而逐渐升华形成了象征和寓意内容。
动画中的色彩是将动画的角色和景物融为一体,以多种色彩语言述说故事的色彩结构体系,包括动画色彩基调、场景色调、角色的服装道具等阐述动画形象的视觉美感,影片的情绪表达,刻画角色心理情感,表现动画风格类型以及气氛渲染上等方面的作用。
设计场景色彩还应特别考虑与运动角色的配合,做到明暗相托、冷暖相衬,繁简对比,形成或对比或调和的有机整体。若主角的色彩比较鲜亮、单纯,背景就要丰富一些,同时相对减弱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和明度。通常场景色彩情感表现的营造要依附于色彩的明暗、冷暖、纯度等的微妙变化来表现。色彩给了《花木兰》更强的生命力,在营造欢快、热闹的气氛时,色彩运用亮丽、明快的高纯度色彩;而在表现伤悲、忧愁的气氛时,色彩多运用昏暗、低沉的低纯度色彩。当设计师根据剧本情节来定色调时,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最佳方法就是色彩冷暖色调的对比。《小鲤鱼历险记》中的鲤鱼泡泡给人的是对其在不同环境中各种经历的担心,我们的情感随主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欣喜或担忧。通过颜色的单一使用或者多种颜色的叠加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从而被色彩营造出的场景所影响。
在多元化社会,当我们沉醉于技术更新给动画创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不仅在于其技术特性,更在于对其艺术本体特性的认识。色彩作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画面构成因素,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动画创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色彩语言的造型与叙事表达,更应该认识到色彩作为视觉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传达潜能,依据剧情发展的变化精心设计出带有揭示主题,渲染气氛的艺术化的色彩,用动画手段表达更真实的生活与思想空间才真正是动画作品发展的走势和方向。
[1]鲁道夫·阿恩汤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4-45.
[2]王树薇.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0,138.
[3]薛峰,于联.动漫色彩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20.
[4]吕锋.诠释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J].艺术理论,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