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东亚财富均衡分配的作用探析

2013-08-15 00:44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7期
关键词:儒商儒家文化东亚

■黄 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美国经济学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倒U性假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差距会逐渐扩大,而后进入稳定阶段,最后逐渐缩小。但是这一假说在实证研究中遇到了挑战。在东亚NIEs中,除了香港贫富差距相对较大外,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都相对平等,尤其是韩国和台湾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在经济起飞期,韩国和台湾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稳定,基尼系数大体维持在0.3左右。学界对这个现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几点:土地改革促进了财富的均衡分配;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提高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市场经济比较规范,分配秩序有条理以及政府分配平等的政策取向等。在对造成东亚NIEs分配平等的因素中,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即儒家文化的影响。不管是土地改革还是政府分配平等的政策取向,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都源自儒家文化。正如韦伯所言,儒教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可以由市场经济的阻力变成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一、儒家文化如何通过影响政府来促进财富均衡分配

1.儒家思想与“强政府”

东亚的政治体制有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即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在东亚NIEs中,除香港外,政府都在发展中起着强有力的作用。这种“强政府”的形成与儒家的“三纲五伦”密切相关。儒教是东亚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儒家的意识形态和君主制的历史传统以及相应的政治文化,这使该地区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府权威可以充分调动潜涵于本民族深层文化中的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实现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整合,这就构成了威权政治的文化根源。但是当代的威权主义是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扬弃,东亚威权主义的产生是以传统专制主义的消亡为历史前提的,与资本主义时代相联系,它代表的是新兴工业化势力的利益。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政府合理调控收入分配促进财富分配均等的过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2.儒家“均富”理念是分配平等的重要原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富”思想是传统儒家的基本理念。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针对当时鲁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倾轧,提出了自己的“均富”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对孔子的“均富”理念进行了发展,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均富”理念成为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核心内容。古代儒家的“均富”理念,到西汉中期,经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对策,又明确确立为治国的策略。“均富”理念从孔子、孟子、董仲舒以及后世的不断阐释,成为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并深刻地影响了东亚儒教文化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产生很大影响。韩国和台湾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防止贫富差距扩大,与“均富”理念不无联系。

3.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起到重要作用

韩国和台湾在经济起飞期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强调教育机会公平,这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积累。这种热衷于教育的态度与儒家传统密不可分。儒家传统历来重视教育,从孔子到历代儒学大师都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己任。这种思想在东亚国家中影响深远,促进了这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新文化学派认为几千年的儒学教育使重视教育的观念广泛深入东亚各国和民间,成为东方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大量高素质人口收入普遍增加,能够有效抵消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

二、儒家文化如何通过影响国民来促进财富均衡分配

儒家文化传统不仅影响政府政策取向,还对东亚各国的国民精神产生深远影响。

以“儒商精神”为例。儒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人类型是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和发展的,儒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或商业精神。强调以儒家理念经营实业,做生意如同做人一样,要讲究德行,以仁义为立身之本,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职工,使企业充满祥和,在商业活动中坚持以义制利、以诚待人。“君子自强不息”,“无为而治,富而好礼”、“勤俭、诚信、创新”等“儒商精神”对于东亚各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是东亚现代企业精神的来源之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除了儒商精神,儒家的一些伦理精神,如自强不息,忠敬诚恳,重群贵和等,能培养人们勤奋、忠诚、团结协作的工作伦理精神,促进人们积极进取,勇敢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这些对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都起到一定作用。正确看待儒家文化的作用

儒家文化是促进东亚各国和地区财富均衡分配的重要因素,但是文化能否发生作用,发生什么作用,与所处环境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或精神的存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产生,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才能发挥作用的。儒学在我国晋和唐时期就已传入日本和朝鲜,并逐步成为其社会文化组成的主导因素。台湾、香港是中华领土,新加坡也大部分是华人,儒学影响更是源远流长。儒学的影响千百年来就在东亚存在着,为什么东亚经济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腾飞,为什么在近代未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进入现代化呢?

儒家文化只有在某种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与某些新的因素结合时,才能发挥出它的一些潜在优势。如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专制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可能变成现实。儒家的群体本位主义,在封建制度下成为压抑个性价值扼杀个性的思想工具,在现代民主和开放的制度条件下,却可成为团结合作的精神导向。在苏联模式中,均富理念演变为平均主义,造成“均贫”,而在威权主义政体中,却成为政府发展经济和控制收入差距的重要调和剂。儒家文化只是到了六七十年代才成为促进东亚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一,是因为到这时,这些国家和地区才逐步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儒家文化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因此,在谈论东亚的崛起时应把儒学与整体的时空环境背景和社会条件连结来考察。我们在学习东亚模式调节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时,也应该有选择性地借鉴。

[1]尹保云.“均富”观念对中韩现代化的影响[J].韩国学论文集第七辑:101-106.

[2]黄明同.儒家“均富”治国理念及其现代诠释[J].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2009(1):181-189.

[3]江立华.儒家文化与东亚的崛起当议[J].河北大学学报,1995(1):86-91.

[4]KUZNETS SIMON,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vol.45,No.1,pp1- 28.

[5]张若雪,张涛.“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何以兼得”.经济学家,2008第5期,第98页.

[6]陈峰君.《东亚与印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84-89页.

[7]《论语·季氏》

[8]《孟子·滕文公上》

[9]陈良.“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第1期,第62页

猜你喜欢
儒商儒家文化东亚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学霸“三小只”
儒一儒商—儒商文化的精神
儒商益宝 挺起民族脊梁
学者儒商吴炳新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