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面向东盟会计教育国际化措施研究

2013-08-15 00:51:28秦丽芬杨明周
时代金融 2013年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云南省国际化

秦丽芬 杨明周

(红河学院,云南 红河 66110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社会对各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学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也在逐渐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以期能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服务。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相对滞后,应当抓住国家“桥头堡”战略的机遇,走高等教育强省之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云南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将会计教育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作用。

一、云南省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一)云南省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处于低水平

至今,学术界对于会计教育国际化程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但是有相对完善的高等国际化的指标体系,会计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迁移的方法探索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可以认为,国际化的程度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国际交流、办学模式等几方面。

教学内容指标中,看国际化程度,主要是看学校是否有能力开设一些比较前沿的会计学专业。如CPA方向、ACCA方向,MPAcc专业,这些专业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专业而言,更具有国际性特征,比如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是为了培养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推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着重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云南省共有本科院校22所,开设会计专业的7所(不包括会计职业教育),只有云南财经大学同时开设了CPA方向、ACCA方向,MPAcc专业,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一些。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有CPA方向、MPAcc专业,其余四所本科院校不具有体现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任何一个专业。办学模式指标中,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层次。7所具有会计专业本科院校没有一所具有会计学博士专业,有会计学硕士培养资格的有三所,其余四所仅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层次不齐全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应了国际化师资力量的薄弱。

(二)云南省会计教育国际化呈现区域性国际化的特点

云南省2006年出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鼓励全省各高校开设东南亚、南亚小语种的课程,根据自身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设置小语种教研室,采取“专业+小语种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适应我省“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云南省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云南财经大学东盟学院,其主要面对东盟及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办学的涉外教学。将东盟学院财务管理(泰语、越南语、缅甸语方向)专业列入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突出面向东盟的学科发展特色及培养学以致用的专门化人才,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做出积极的、应有的贡献。

云南民族大学依托其国家级东南亚、南亚非通用语种(含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及其专业特色,培养了一批了解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熟悉东南亚、南亚国际财税法律制度,掌握东南亚、南亚国家财务会计准则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云南民族大学拥有目前国内民族类高校中通过独立申请的唯一会计学硕士点,也是目前国内民族类高校中唯一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的高校,分类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会计人才。这些努力适当弥补了中国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没有财经人才培养院校的空白,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会计人员交流与融合的“大通道”。

二、云南省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取向

(一)保持区域性国际合作的特色,提高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效率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里就已经指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交流活动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区域化合作趋势愈加明显。云南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全国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要是一味的追求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合作与交流,只会使国际化停留在表面,合作不深入,不连续,缺乏稳定性。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优势,选择周边国家,比如东盟十国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那么将会使双方都共赢,因为同一地区对某类人才的稀缺应该具有一些共性,其次进行区域性国际合作也可以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效率。

(二)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东盟会计人才”

“大众化”、“同质化”的大学教育如今成为国内大学的共性,大学应该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真正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做到你无我有,着眼于云南“桥头堡”的区域战略位置,我们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该区域发展缺什么会计人才,我们就目的的培养什么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东盟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市场上面向东盟的国际会计人才十分紧缺。”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资源和优势,为“桥头堡”建设培养更多的区域性国际化复合会计人才。综合相关学者们的研究,东盟会计人才可以定义为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精通会计、审计业务,掌握经济贸易,法律,金融,物流,掌握除英语外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语言等专业知识,熟悉东盟文化和市场规则,具有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1]。

三、云南省面向东盟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一)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追求国际化的意识

教育国际化的理念逐步在大学发展中确立,并且已经成为大学谋求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云南省不少高校也将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写入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如云南民族大学根据区位优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路和定位,这说明学校高层把握住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时代特征,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认识到国际化的理念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追求的是大学至上而下,形成共识,统一行动,让国际化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国际化。只有树立国际化的意识,才会推进我省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建设。

(二)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千米,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通向东南亚、南亚及这些地区各国进入我国的经商要道,利用地缘优势,整合各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以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如今,东盟已成为云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与东盟外贸额达156亿美元,同比“十五”期间增长1.9倍,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为双边的全面合作交流进而实现多赢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就需要更多的“东盟会计人才”。云南也应该打开国门,与东盟各国深入交流和合作,以期能够优化与东盟各国会计人才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节约会计教育资源,又推动东盟各国的会计教育国际化。

(三)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妥善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AACSB(美国大学商学院联盟)认为,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的历史条件、特色和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特色。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国际化,而丢掉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干死。”特色是大学的生命线,有特色才有优势和竞争力。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培养国际化区域型会计人才的经验,如广西财经学院“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两届毕业生极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改进实践模式的不足,推动国际化进程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会计实践培养形式较少且手段单一。实践内容也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会计实践项目,如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实践项目,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与国外会计人才交流的机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实践、实习,亲自感受国际商业化运营模式,从会计专业知识、经验、心理等多方面增强国际素养。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不能一味地去迎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不切实际的动手能力的要求,而混淆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界限,急功近利地将学生培养成只适合于某一具体岗位的熟练操作工的做法,这不仅是对我们会计教育发展趋势上的一种误导,而且也是对我们本来就很有限的高等会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2]。

(五)适时对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进行测评

省外一些重点高校已建立起一整套国际化的评估机制,比如中山大学就形成一系列国家化评价指标体系,有了评价指标就使国际化效果的测评有了可能。云南省目前还没建立专门的国际化评估机制,也没有把国际化工作推进情况列入考核评估范围,就自然不会形成全校联动的国际化推进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会计教育国际化也是有风险的,我们应该根据学校的实力和具体的条件,选择走国际化道路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国际化教育只是一种形式或者口号,我们应该监测国际化教育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避免没有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反而降低了我们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对于地州院校来说,国际化是渐行渐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先保证基本教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推动国际化的有效方法。

[1] 刘丽华等.《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贸易区会计人才培养方案》[J].《财会月刊理论版》,2011年9期.

[2] 许家林《论经济全球化下的会计教育国际化》[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年1期.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云南省国际化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