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凤龙
保障学校安全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安全”,就此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体育课是学校各门功课中危险系数最大的课程,体育教师不仅自己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要经常利用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而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打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增强敬业精神,加强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一种爱岗敬业精神。场地的设置,要加强安全预防。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
3.了解学生状况,建立特殊档案
体育教师要协同学校有关部门,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卡,对患有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而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应区别对待,给他们建立特殊体质档案,在运动中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事故的发生。
4.课前充分准备,课中加强管理
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备写详细的课时计划,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同时,教师还应对所授内容做到自己熟悉,确保课堂教学中示范动作规范,为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充分地准备。认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如参加某些有对抗性的比赛活动或跳高、打篮球等激烈运动项目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如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等。
5.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说得要具体,督促要到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队伍中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6.有时候上体育的班级多,学生人数多,活动范围小,要防止学生在分组活动时相互撞倒摔伤。
7.天气炎热,在阳光下锻炼时间不宜长,运动量不宜过大,防止发生中暑事故。
8.课堂组织要严密,严格学生纪律,防止在没有教师保护下做有危险的活动,如跳高、跳远、爬杆等。
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如器械体操中的单杠、双杠和山羊等项目的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明确,示范标准,而且学生的练习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未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给予帮助,避免因动作错误而造成运动损伤。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总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