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东敏
越过“沼泽”,步入“大道”
——对小学作文现象的思考
文/王东敏
现象一:作文课上,教师捧着教材,不厌其烦地讲解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而学生是越听越糊涂。于是,作文课上,只能听取哈欠声一片。究其愿意,我们作文教师把这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当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当作公式和定理来运用,把作文课上成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课。
思考:小学作文本来就是一个“依葫芦画瓢”的阶段,作文课上,我们教师为什么不给学生“多摘几个滴着露水、牵着绿藤的‘葫芦’”,让学生快乐而又兴奋地摸着“葫芦”亲自去发现“葫芦”的特征,个性化地去表达自己心中体验到的鲜活的“葫芦”,从自己的亲历中逐渐总结出表达“葫芦”的技巧和方法呢?而非要把鲜活的“葫芦”藏起来,由教师用苍白的语言来讲解所谓的画“葫芦”的技巧和方法,学生怎能不成为哈欠声的制造者?所以,我觉得,小学作文、特别是小学起步作文,技巧、方法的讲解只能作为学生的“副餐”,而大量优质例文的阅读应成为学生的“主食”,让学生在大量的愉悦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感悟写法、掌握技巧。
现象二:每当教师出示像《我记忆深……》这类作文题目时,学生总是搔头挠耳,难以下笔,搜肠刮肚出来的东西也总是比较苍白。长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受到影响,甚至把学生“逼”上“梁山”——遇到写作就胡编乱造、无中生有。
思考:由于年龄原因,少年儿童往往对刚刚发生的事情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充满兴趣、记忆深刻、观察仔细、情感浓烈、乐于表达。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这一年龄特点而形成的记忆上的差别,抓住时机,摄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兴奋点,让他们尽情地表达。所以,特级教师李白坚说:“我们要少让儿童写‘过去时’,而要多让儿童写‘现在时’”。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召开运动会,结束后,我和学生边休息边聊运动会的事,他们个个手舞足蹈,说得满脸通红、兴奋异常,心中充满了表达的欲望,此时我说:“这么多人想说,我听不过来,就把你认为运动会上最精彩的一幕用一个片段写下来吧,题目就叫‘精彩回放’。”果然,学生脸上一改往日作文时的为难表情。批阅后发现,学生作文写得具体实在,没有了“纯属虚构”的故事。
现象三:语文教师的课表上大致有“阅读课”和“作文课”两类课型,而目前,我觉得有些教师无意中已经将阅读课和作文课分裂了,“读”与“写”的结合往往只能在一些公开课上才能看到,平时则很少能得到落实。
思考:一周两节的作文课又究竟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呢?所以,我觉得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文教学要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我们教学每篇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创造一些练笔的机会,特别是现在教材中的习作安排与课文安排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更方便了教师的操作:实际上,一篇篇课文就是学生写作的好例文,教师可以将本册习作训练点分散到各个阅读过程中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写结合的训练中悟出写作的方法,然后到习作课上进行综合训练。我想,这样与阅读结合的、渗透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此外,练笔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仿写、改写、续写、补空、写读后感等,可以是写整篇的,也可以是写一个片断。
现象四:老师面对收上来的作文,每次几乎都要眉头紧皱:同样的命题,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帮扶老人……这些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片断,又是一篇“乾坤大挪移”!
思考:在学生作文之前,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我写的这篇文章要给谁看?那么,学生写作时,就会始终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你写的这篇文章可要给你文中的主人公见证啊!或是你的这篇文章可要拿去投稿并给别人阅读的呀……睁着眼睛说瞎话可就要被别人笑掉大牙了!这样,自然就能“逼迫”学生放弃“乾坤大挪移”的绝招,学生就会带着一种较强的责任心去写作,这样才能写出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有一次,要学生写《我的玩伴》,在学生写作前,我就告诉学生,写好后要拿给你写的那个人看,并请他见证、评点。果然,学生作文真实多了!
综上,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此类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且内容大致相同,对于此,只有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们共同探讨,才能早日为一度陷入“沼泽”的作文教学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 杨博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长林镇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