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大连大学 教务处,辽宁 大连 11662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才。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其余80%源于情商因素,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做人的道理[1]。关于情商的概念有多种提法,但均涵盖3个方面的因素,即: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百折不挠、不卑不亢的积极心态;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操[2]。而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幼儿阶段即开始以考级、竞赛等技能培训为目标,直到中考、高考,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捆绑式”的教育使学生缺乏确立人生目标的思维能力,缺少全面的人格教育;“功利性”的学习导致学生的生活经历单一,缺乏经受挫折的思想意识;加上大多数学生的独生子女家庭背景,造成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在长期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现,随着升学目标的实现,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对环境的不适应,迷茫、没有方向;有独立自主意识,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向上的愿望,但受挫后不能正确对待,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有与人交流的渴望,但却协调不好人际关系,甚至产生孤独和压抑感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思维是受各自先天气质和神经类型影响的,但它和人的性格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修饰的,也就是说,情商是可以培养的。及时疏导大学生面临的困惑,从情商教育入手,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实验教学具有复杂性、客观性、合作性等特点。在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有机会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被教师注意到的学生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实验教学中却凸显出来。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情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目前大学实验教师的主体,均成长于文理分科的教育背景中。因此,在多数大学实验教师的观念里,情商应该是人文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教育的范畴,故传统的实验教学总是过多地强调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可见,实验教师本身的情商及实施情商教育的意识,对于学生的情商教育至关重要。所以,高等学校应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在政策上引导一批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敏于求新、人格高尚的专家、学者负责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设计,形成由专家学者、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助课研究生构成的合理的教学梯队,以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科研组会为载体,帮助整个教学团队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能解惑,还要能塑造学生健康的灵魂,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将情商教育融入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
如我校教师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中,既注重引导学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生命内环境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不同生命个体客观性差异的认识,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理解、包容、关心他人和善待自然的情怀。我们还利用实验课后讨论环节,设计了“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的专题,引导学生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使之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念,将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我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在核心课程教学中,也已陆续采用基于“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意识和“爱”的能力,使之具有客观、辩证、整体的思维模式;强调与职业相关的情境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使之能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具有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操,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反思中巩固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追求至善的境界,为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与中学相比,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引入,使大学实验教学具有复杂性、客观性、合作性等特点,从而为实施情商教育创造了条件。大学理工科实验课程往往独立设课,多个实验项目常依据教学目标分为几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一般包括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等由简至繁的3~5个实验项目,在每部分实验之初,均有固定时间的实验理论讲授。我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组就在实验理论部分增加了介绍有关历史背景知识和人物的内容,有侧重地叙述成功科学家的爱好、成长经历、社会背景,进而提炼出科学家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不懈探索、甘于寂寞、直面挫折的精神。如在介绍英国科学家Sanger的时候,强调他因测定了牛胰岛素一级结构和发明DNA序列分析法而2次获诺贝尔奖的经历,使学生明白一次创造并不太难,难的是持续的创造。因为每一次的创新,每一次的发明,都可能成为保守的来源;难的是从来不被自己过去的创新所束缚,始终面向未来。这就是可持续的创造力。而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创造能力的原因在他“致21世纪中国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已经阐明:他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其他实验室别人的前期工作、建立在与别的科学家有益的讨论和建议的基础之上的,而他的一些工作成绩也为其他人的发现做出了贡献。通过历史背景知识和人物的介绍,诠释了科学研究的3个境界条件,即研究目标的确立、艰苦的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的内涵。的确,科学发现需要机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又是孕育在“必然”之中的。我们的讲解使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在“历史”和“大学生心灵”之间架起桥梁,从而透过历史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滋养,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百折不挠、不卑不亢的积极心态,激发起他们学习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浓厚兴趣并坚定了为科学献身的信念。
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施情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实验项目往往来自于教师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内容。在我校,无论是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还是入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设计并指导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师生学术研讨等工作的开展,实现了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将实验内容设计为由验证—综合—设计、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理论到应用等顺次进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客观性、合作性,进而培养学生对于挫折的适应能力。而课外研讨班又是联系从经典的验证型实验到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过渡的纽带。每个研讨班由5~6名学生组成,主要由资深教授担当导师,围绕其科研项目探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并得以与资深教授建立密切随和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从而为学生学会实验设计和科研方法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又使得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牢牢地抓住,使情商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合格公民便成为了大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实践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应用性和科学性,把握社会和学科发展前沿[6],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从2009年起,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环节中,通过立项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大连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的分析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大连市流动儿童生活学习调查及其对策分析”、“大连地区海域污染状况调研”、“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等,分别针对环境科学、工商管理、小学教育、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设立研究项目,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将社会实践作为拓展视野、加强情商教育、强化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与社会接触,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分析问题,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维习惯及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具有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能力。
实验室制度建设应体现国家方针政策、社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方面内容,良好的制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师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
我校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会做人”恰恰体现了情商教育的实质。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不断探索学生培养的有效途径,于2002年创设并试行了以创新学分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其学习、表达、协作等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案规定了本科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创新学分方可毕业。从2004级起创新学分被纳入本科培养方案,并延续至今。创新学分弥补了原有培养方案中课外实践部分的不足,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型实验项目建设,加快了科研促进教学的步伐。
为推动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于2006年启动“大学生创新教育百千万工程”,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工作室机制,建成覆盖所有学院、专业的100个大学生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实施方案,保证每年有1 000个以教育基金项目为代表的相关在研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每年约有10 000名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该工程明确了规模和数量指标,为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促进全员参与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同年,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学校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其中“本科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由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资助实施,每年立项一次,周期1~2年。学生自己组队确定申请项目、聘请指导教师;批准立项后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自主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研究内容,自己总结项目成果。设立该类项目旨在为优秀学生、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使之在方案设计、科学实验、协调沟通及撰写总结、论文等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激发自身潜能。该类项目实施推动了科研促进教学,显示了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增进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学校制订了实验室开放制度,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安排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为“本科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校在教学实验室评估过程中,一直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环境卫生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人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等。其中环境和安全管理指标内涵更是明确强调实验室布局科学合理,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要求水、电、气及防水、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完善,包括高压容器存放合理,放射性同位素使用要有相关许可,有有害射线超剂量检测手段,菌种、实验动物管理措施及易燃、剧毒物品领用管理办法完备等。从而,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人身安全的同时,规范和引导师生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整体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关心他人、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学校层面外,各实验教学中心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制度建设,如我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即将“尊重生命个体”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于实验教学及中心建设的始终。其教学理念更是突出强调强化生命意识,关注情商教育和科学思维方式、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搭建不同类别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体现以学生为本,重组实验教学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使学生感悟生命,科研促进教学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建立科学的成绩评定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他们还完善了计算机管理数据库、网站和资料室,改建了中心大厅,增设了电子显示屏等,服务于学生选课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并懂得回馈社会、关心他人。
罗伯特·科尔斯认为智力优异、道德高尚、行为果敢、心地善良的孩子才是家之保、国之幸,才真正是未来的希望[7]。我们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做教育工作是需要境界的,必须站在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超越个人名利、提高自身修养、用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潜心追求、不懈努力。
(References)
[1]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肖群忠.智慧与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2-6-22(5).
[3]蒋炳英,王敏.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情商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2,39(4):214-215.
[4]李清,迟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1-12.
[5]印莉萍,李鹏,于荣,等.科研向教学转化与“模块式”、“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9-11,21.
[6]张成路,徐德青,宋婉婷,等.结合课程改革与情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3-15.
[7]罗伯特·科尔斯.道德智商:成为灵魂健全的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