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

2013-08-15 00:48:59尚雷明王小蕾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商务课程体系

尚雷明,王小蕾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235000)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商务这一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已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1]。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但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的高校,如何迎合社会需要,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是高校一直在关注的问题,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对未来几年高校移动商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移动商务人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现状背景

知识经济对现有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知识创新层出不穷、行业更换速度加快、市场服务更趋于细化。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同时又高度分化,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于此背景,对移动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素质和能力[2]。因此对创新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为了适应知识和社会的急剧变更的需要,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培养移动商务人才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3]。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多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从课程开设到实验室建设都取得的显著的成果,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培养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3G迅猛发展的时代,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无疑是能够迎合社会的需求,并在将来商务发展中占据主流商务人才的地位。在目前我校还没有考虑移动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下,考虑如何进行移动商务教学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创新型移动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争取校、院领导的支持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允许高校仍然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人才。要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旧的、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必须打破,这对高校、对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但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挑战是值得去尝试的。目前,合肥工业大学打破了传统的招生、培养模式,创造性地开设了创新学院,从各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在完成大一基础课程学习后,送这些从各个学院选拔出来的学生赴香港相关学校和国内知名企业的相关专业学习,以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创造性地开设了软件学院,在计算机学院完成了一年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将学生派往校企合作单位,分别从事软件开发相关专门领域进行实习,两年之内完成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

当然,这些创新举措首先需要得到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必须从领导层开始深刻地认识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一严峻事实,鼓励各学院创造性地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评估,积极支持,这是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先决条件。

(二)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开发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库

要想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移动商务人才,首先要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负责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应走出校门,积极参与人才招聘会,积极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掌握社会真实需求,了解电子商务行业标准,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的移动商务课程体系。基于资源极大共享的互联网络,开发移动商务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核心课程资源、职业资格资源、专家库等,具备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功能。

(三)课程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改革为契机,开发、整合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吸引移动商务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模式与操作流程,按照实际需求,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人才需求、企业文化、关键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根据移动商务行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工作内容,与企业共同开发完成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四)大力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是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性技能教学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分工协作机制。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课程体系框架下,基础性课程和专业课程由校内教师教授,实践技能课程由高水平企业从业人员教授。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素质教师至少达到专业教师的90%,聘请移动商务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素质教师,真正实现教学服务于实践、实践指导教学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五)以移动商务技能竞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大学生技能竞赛,是切实地结合了社会人才需求、满足行业当前及未来对学生素质期望的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技能竞赛,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缺乏思考的弊端,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促进创新素质训练,并与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应用、技术最新发展及移动商务行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需求相结合,帮助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建设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创新教育的实施

实训基地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最好场所,不仅能深入企业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在实训中反省自己,发现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学校、学院应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能满足电子商务等专业核心技能实践、训练、观摩等要求的示范性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目前,我校先后与安徽江苏、浙江等多家单位协商、签订相关的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协议,这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

(七)鼓励、吸纳学生进入创业团队,进行企业运作

经过实训基地实训的学生,应鼓励、吸纳其进入移动商务应用开发创业团队,在项目导师和创业导师的共同辅导下,进行企业式运作。利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以学分的形式将创业内容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

移动商务作为3G时代新产生的一个行业,其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传统大众人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移动商务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努力寻求一条创新型移动商务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基地,要努力掌握移动商务市场的需求和移动商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抢占社会、行业对移动商务人才需求的市场。

[1]王汝林,姚歆.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傅志辉.移动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2-144.

[3]李桂霜,裴桂清.创新主体自学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74-75.

猜你喜欢
创新型商务课程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 13:24:26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出版与印刷(2014年4期)2014-12-19 13:10:54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