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艳
(衡阳师范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 衡阳 421008)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增强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者、信仰者和践行者。在这个进程中,从“关注人本身”这个角度去考量,是我们进行研究和推进此项工作的必然进路。因为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只见物不见人”,就会蒙蔽自己的双眼,使我们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根本,只能在表现上或形式上做无用的徘徊。鉴于此,本文拟从人学的视角探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关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指向。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时,科学揭示了人的历史发展特征和规律,他从现实的、历史的人出发,把人的发展看作是处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依赖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美好图景,使这一理论既有了科学性,又有了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做出了生动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分别在不同时期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邓小平指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持续、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新世纪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理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本身就是大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本身就有大众化的要求,“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就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使人民大众真正掌握这个理论武器,并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理应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走在社会的前列,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人们甚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为是党和国家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与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没什么关系,因此在工作中采取应付、漠视甚至拒绝的态度,影响了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把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目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满活力和生机。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的阐述,揭示了人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过程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创造的“真实共同体”。马克思认为,在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始终是历史实践和社会交往的主体。“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5]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存在着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关系性的存在和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最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不断开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无不彰显着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6]江泽民指出:“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由理论大众化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传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又是当代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认知水平进行选择、接受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作为理论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大众化的主体,失去任何一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不可能真正实现。
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众化的主体是不言而喻的,但大学生作为受教者是大众化的主体却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一度把大学生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客体和被驯服的工具,采取单向灌输和硬性填鸭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在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互相讨论、平等对话、共同提高,自觉把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符合实际生活的考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因为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8]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自始至终生成着具体的人。也就是说,现实的人,总是处在客观的世界中,受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是人的一种实然的存在,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但不止于此,人还是一种应然的存在,人是“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他能够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实现自身发展的目的。人正是在实然性和应然性的对立统一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现实的人,在当代中国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人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因此,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人的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邓小平强调:“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9]江泽民指出:“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如果不做具体分析,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不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而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思想宣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10]胡锦涛多次提出,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这是增强大众化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条件不同、素质不同、背景不同,工作方法也应不同。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使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严峻的形势。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习惯于采取“上大课,举办大规模讲座、召开集体会议”等方式,注重从整体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种做法在现实条件下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大学生群体是由众多差异性个体组成的集体,他们的兴趣特点、思维方式、背景阅历都不一样,用同一种方式应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个体,效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我们应科学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特点和思想成长规律,不断增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38,9,31.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3][7][10]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271,19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1.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