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红,杜彩月
(1.郑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郑州450001;2.许昌市气象局,河南 许昌46100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高层次涉外人才的需求日趋紧张。近几年来,关于涉外人才培养的研究虽不少(如:刘晓霞、郝玫,2010;曹文泽、陈洪兵,2011;罗鹏,2012),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涉外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专业素养和培养策略等层面。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浪潮中,仅仅培养涉外人员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合作交流迅速发展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一些发达国家正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对中国文化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腐蚀着广大涉外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如何在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将涉外人才培养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融合本土文化的精髓,增强涉外工作人员的文化自尊、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培养出服务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有较强思考力和判断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涉外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借鉴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厚重的中国文化纳入涉外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讨论实现涉外人才培养与本土文化对接的策略,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需求的、立足本土文化、承接历史、放眼世界的、具备较强“文化输出”意识和“文化增值”意识的高素质涉外人才。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译为“通才教育”或“一般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包括基础性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培养、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等(杜小红,2011)。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1996)指出,“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达到五项标准:(1)要有最起码的沟通与说服力;(2)对宇宙、社会、人类要有基本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在生活品质、阅历上有较宽的视野;(4)遇到进退两难时,在道德选择上要有足够的明辨力;(5)在主修科目上能掌握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数据,未来可在较深基础上触类旁通……。”这五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通识教育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无固定模式,在涉外人才培养中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正是对通识教育的推广与应用,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涉外人才的通识教育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受教育者广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开阔他们的历史视野、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创新能力。借助通识教育的这一理念,将厚重的中国文化理念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融入涉外人才的培养过程,帮助涉外人员树立文化自尊自强理念、提高文化增值意识,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涉外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涉外人才培养与本土文化对接的实践中,我们既可以单独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经典、地理地貌、文化景观、对外交流的政策法规等相关“通识教育程课”,帮助涉外专业人员学习和内化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以专题形式,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文化普及与讨论,在系列讲座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涉外人才培养与本土文化的对接,培养受教育者广博、系统的本土文化知识,增强其文化自尊、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
当然,增强涉外人才的本土文化意识,并不是要求我们的青年学子固守一隅、盲目排外,而是要摆正心态,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以本土文化为前提,开阔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服务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今天,特殊的专业和就业环境,要求涉外人才比其他专业人才更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如果缺乏相应的修身教育,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蚀,涉外人才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抉择。因此,在向涉外人员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我们必须培养其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激励他们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志存高远、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通识教育标准的第四点为:遇到进退两难时,在道德选择上要有足够的明辨力。通识教育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类似于我们国学中的“修身”。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使受教育者开明自己的德性,实现道德完善,最终在行为上达到至善的境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关于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精髓介绍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高层次涉外人才,也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做出贡献。当然,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直接的理论灌输,还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郭宏丰,2006:79)。除了传授本土文化的精髓,我们还不能忽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风、学风建设、组织文化社团活动、举办德育讲座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认知能力,加强其“修身”教育,增强其道德选择上的明辨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的增值作用越发为人们所看重。中国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要想利用得好,实现有创意的文化增值还需要涉外人才具备较强的文化积淀与一定的胆识和创造性思维。在科技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口流动规模空前。只有敞开大门,帮助涉外人员理性地认识到文化差异并积极加入世界文化交流的大潮,才能在汲取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提高其跨文化交流意识和交际能力;才能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开展生产性和开发性保护,在继承与发展中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增值;才能不仅避免“橘逾淮北而为枳”的现象,还能培育出更甜更优质的橘柚,化“悲橘柚”为“喜橘柚”,提高“橘柚”的文化增值。
正是意识到了影片《魂断蓝桥》的文化价值,独具慧眼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富商麦高尔奇才不惜重金在1968年买下泰晤士河上待拆的一座旧桥,并把全桥编号分解运回美国,按原样重建在亚利桑那州蓝色湖上。之后,此地被开辟为公园,逐渐成了知名的旅游热点,麦高尔奇借此在此处盖房出售,大大地发了一笔财。这座旧桥之所以有迷人的魅力,因为它是四十年代美国经典电影作品《魂断蓝桥》中出观的那座“Waterloo Bridge”。虽然是影片《魂断蓝桥》增添了其文化价值内涵,但如果没有富商的眼光去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恐怕也不会有其文化增值。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不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财富,也蕴含着极富生命力的现代价值,漠视文化价值的涉外人员是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的。我国涉外人才培养的目标决不是让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读机,而是让他们扎根传统文化的营养土壤,放眼世界、去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实现本土文化的增值。
根据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提出的通识教育五项标准,大学培养出的人才要有最起码的沟通与说服力、对宇宙、社会、人类要有基本的知识,在生活品质、阅历上要有较宽的视野等,这些标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形势下,涉外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蕴和一定的法律常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只有不断增强涉外人才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帮助他们应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的文化冲突,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涉外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除开设听、说、读、写、译等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课程外,还应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如中国经典国学赏析、国内外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跨文化交际等。此外,还需要对涉外人才增强文化、哲学、法律、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传授,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只有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观念深入到高校涉外人才培养的课堂教育实践,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紧密结合我国对外交流需求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涉外人才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坚定正确的文化立场,立足本土文化、承接历史、放眼世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开门办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方针,倡导开放办学,使教育能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结合开门办学在的指导方针,在涉外人才培养中要打破封闭式的教学形式,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涉外专业的学生提供参与涉外活动的机会和提前了解国际文化大背景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本土文化与其它国家文化的差异,开阔其国际文化视域,丰富其文化阅历,实现学业与就业的紧密对接。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而总是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石诗、叶朝成,2007:39)。有交流就不可避免冲突,要减少和解决冲突,就需要涉外人才具备一定的国际文化视域。中、西文化的差异大至社会阶层、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小至饮食起居、约会、打电话等,涉及范围较广。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在涉外活动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甚至导致交际合作的失败。因此,在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应坚持开门办学的理念,让涉外人员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异同,了解和分析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以突破文化障碍,为跨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每一名涉外人员都是一张很好的宣传名片,其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视域直接影响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成效。借助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本土文化的精髓,探索涉外人才培养与本土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及实现对接的策略,对涉外人才培养与本土文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我们既不能忽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涉外工作人员精神思想的侵蚀,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引导涉外人员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以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为前提,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处理涉外交流中面临各种冲突的能力。广大涉外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才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跟上时代步伐,在从事涉外工作时达到游刃有余,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1]曹文泽,陈洪兵.涉外人才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对接[J].青年教育,2011,(10):99-102.
[2]杜小红.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构建探微[J].北方文学,2011(1):46 -47.
[3]郭宏丰.涉外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6(4):79-81.
[4]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高兴梅.大学英语学习者外语学习策略量化分析和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6):65-71.
[6]罗鹏.以未来构想现在——高等院校涉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0(7):54-57.
[7]石诗,叶朝成.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38 -40.
[8]刘晓霞,郝玫.从平遥国际摄影节看涉外型人才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