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良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湖北黄冈438002)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会之后,世界对中国有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加快了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新形势必然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规模和技术两个方面都要上一个新台阶,一定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跟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近年来,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规模已经在不断扩大,教学结构也已逐渐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也已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体制。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形势的快速发展对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张德鑫,1998)中提到,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具有现代意识。这里所说的现代意识包括两方面:一是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武装大脑;二是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也就是说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这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著名的对外汉语工作者吕必松先生也说过:“进行语言教学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的完美或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矛盾。”国家汉办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制定了《21世纪初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计划》,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不仅如此,国家汉办还在《对外汉语教学八大推进》中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多媒体汉语教学。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已经司空见惯。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包含电脑、投影仪等常见教学设备,以及许多不断面世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另一方面,更为先进的数码产品走入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文字、音响、影像、动画等功能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还有,巨大的网络同媒体的结合,也大大拓展了汉语教学的讯息量和选择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领域招收留学生。各个高校在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建设上都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室越来越多,甚至还有网络教学系统以及教学观摩系统等。硬件的投入非常大,而相应的软件建设却远远没有跟上,诸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程度、投入的精力和多媒体技术观念等都有非常大的差别。
在不同的课型里,多媒体技术运用也大有不同,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相对较多,阅读课、写作课等相对较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语音教学、字词教学运用较多,语法教学、课文教学相对较少;而在教学的不同环节里,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展示新课、巩固训练新课内容、课堂总结及测试、作业布置等环节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千差万别。
总的说来,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大多以PPT的形式进行,而网络等其它形式则利用得相对较少。在PPT教学中也多以文本和静图为主,动画、电视、录音等其它形式利用得少一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其僵化的一面也充分暴露出来,如课件分散了学生注意力、覆盖面小、手段单一、师生沟通交流减少、教师技术手段有限等。
对外汉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突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十分重要。对外汉语是一种语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而不是母语教学。维果茨基等人的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提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必须在利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如多媒体教学)或者是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刘星河,2011)。同时强调情境(环境或媒体)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学习的行为。
多媒体能通过多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它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知识的交互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取知识,能够保证知识获取的时效性。
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能为汉语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并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理解汉语知识的机会,以产生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进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学生对汉语知识的获取、理解和吸收。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人体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综合刺激,具有多样性。这种外部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观看黑板板书的效果要明显。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能够大大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
但是事物总是利弊共存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下列弊端。
1、课堂内容繁多,讲课速度过快。多媒体教学承载的教学量很大,内容繁多,老师要不停地播放多媒体课件上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2、授课内容程序化,课堂缺少灵活性,制约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的,其执行的过程是不变的。但是每堂课都有不一样的突发状况,并且每个学生对于上课的反应都不一样,多媒体课件根本不可能将课堂教学变化的各种情况都囊括进去,也不可能根据各种情况作出各种变化。并且根据多媒体课件上课,教师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能够按顺序播放下去,但是这样教授的课是直线灌输的,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一些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陷入更加被动的地位。
3、制作课件费时费力,相比之下教师容易忽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有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为了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些、更具有吸引力一些,采取相对高级的方法来准备课件,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教学模具的选择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减少了。
在扬长避短的指导思想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强化多媒体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对于汉语拼音教学课程来说,多媒体可以轻松模拟发声原理,使学生更容易弄清楚发音部位和原理,更容易发出准确的读音。
2、对于汉语口语教学课程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所以汉语口语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环节。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创设各种情境,使口语课更具有交际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
3、从汉字教学课程来说,可以根据汉字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教学,使汉字教学从只是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变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教学,这样也会使学生不再惧怕汉字,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乐趣和信心。
4、在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可以把以往多次课的内容剪辑,精简成提纲挈领式的PPT,重点提示某些关键内容,并不把全部内容列出。学生根据PPT上的提示可以轻松回顾起以往上课的重点内容。
5、对于测试课或者测试环节,各个高校普遍在建甚至早已投入运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试题,也可以将编制好的练习题上传至平台供学生上网完成各项测试。
1、教师一定要在保证自己是课堂主导的前提下来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的确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使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那么他们就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钻研,以至于最后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导。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真正的主导是教师,只有在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保证的条件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东西。否则,学生上课只会关注PPT的播放,关注教师制作的PPT还有多少页内容没有播放完,关注PPT里新奇的图片和搞笑的内容,就如同只是来课堂上观看一部电影一样。
2、课前准备要充足,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教师一定要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前备课,以免在课堂上出现不熟悉课本、多媒体辅助与课本脱节的现象。尤其不能照抄照搬网络或者同事的课件,以至于不熟悉课件内容,不能恰当地控制播放内容,课件内容不能很好的与自己所带班级学生水平相匹配等问题。在进行完本次课的教学后,务必要反思,力争在下一次课复习旧课阶段进行弥补或强调。
3、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技术。教师要多钻研多媒体使用技术,真正做到掌控它,使它服务于教师,而不能出现教师受多媒体技术束缚,无法正常开展讲授。在平时要多搜集一些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资料,积累相关的素材,这样就相对扩大了备课时选材的范围,使备课相对变轻松。
[1]陈杰.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利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6(01).
[2]刘星河.社会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以方法论视角看维果茨基对皮亚杰自我中心言语学说的评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01).
[3]凡红.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现状考察及实施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赵艳菊.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及解决办法[D].江苏省张家港职教中心.
[5]陈彦伶.探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08).
[6]王晓军,贾芹.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11(06).
[7]黄静文,万倩倩,周萌,顾振宇.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