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韩师办学传统与经验

2013-08-15 00:49:03孟广军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韩山潮汕师范

孟广军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广东潮州 521041)

公元819年,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匾以韩山”,山前有韩江流过,韩山之秀为潮郡之一伟观。依韩山、背韩江而建的“韩师”是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缩影。韩师目前所称的建校,是从清光绪廿九年(1903)由古代书院改办为师范学堂时算起,至今100多年。韩师百年经历了初级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专科、高等师范本科的发展过程,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办学连续性这么长的师范学校,广东唯此一所,全国也很罕见。

一、百年韩师发展掠影[1]6-14

(一)建国前的韩师

改革书院、广兴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光绪廿八年(1902)颁发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以造就小学堂教习之人才”;“高等学堂应附设师范学堂,以造就各处中学堂教员”。光绪廿九年修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令》),进一步提出了师范学堂的独立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势下,惠潮嘉兵备道褚成博与潮州乡绅,共倡新学,将韩山书院改为师范学堂,称“惠潮嘉师范学堂”,翌年正式呈准立案。于是,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了我国第一批培养师资的专门学校之一,也是广东省最早创办的一所师范学校。惠潮嘉师范学堂以原韩山书院膏火作经费,惠潮嘉兵备道任管学官,道署拨款建筑校舍,购置图书设备,聘康詠任监督,配置监学、教员和庶务,开设2年制初级简易师范科。光绪卅三年(1907),开办5年制师范完全科(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师范),间年招生。至1912年的9年间,共培养简易科毕业生103人,完全科毕业生53人。

辛亥革命后,学堂纷纷改为学校。1912年,惠潮嘉师范学堂改名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温廷敬为校长。1921年,惠潮梅师范学校改名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到1932年,成为广东省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师范学校之一,屡屡受到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通令嘉勉。1935年,学校再度改名,称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自此之后,由中等师范学校而高等师专,发展到现在的韩山师范学院,以“韩山”作为校名至今不变。

1939年5月,为避开日寇铁蹄践踏,在潮安县城沦陷前夕,韩山师范学校由李育藩校长主持,举校搬迁到揭阳县智勇乡古沟村。6、7月间,潮汕平原多处相继沦陷。为方便沦陷区的学生借读,从当年秋季起,韩师除开办普通师范科、简易师范科之外,特开设了中学部,招收初、高中学生,还根据省教育厅的指令,接收侨生插班就读。在那战乱和屈辱的岁月里,潮汕教育界名流纷纷避难云集韩师到古沟任教。1944学年度计有师范部、中学部共21个班,学生844人,附属小学学生400多人。1945年2月,揭阳县城沦陷。学校再度内迁,搬往灰寨村(现属揭西县),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韩师内迁历时6年又9个月,在敌后那种特殊的艰难环境下,共培养各类师范和普通中学毕业生1250多人,占韩师开办以来40多年里各类毕业生总数的46%。这是韩师办学史册上光荣的一页。

抗战胜利后,学校派员回潮州,清理校产,修葺在日伪军占领期间被破坏的校舍。1946年2月,全校从揭阳迁回潮州原址。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韩师的进步师生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在地下党组织的引导下,先后有70多名青年团员于1949年5月前后,北上潮安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为解放潮汕、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战。

(二)建国后的韩师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粤东行署、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郑淳为军代表接管韩师。翌年5月,郑淳任校长。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新中国的韩师拓展校园,增建校舍,充实图书设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先后开设普通师范、简易师范、音体、美劳等科班,附设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和中师函授教育。在解放初期短短的数年里,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和教育行政新人才。

1958年秋,在全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韩师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由汕头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李雪光兼任校长。设置文史、数理、生化、外语4个科,开办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7个专业,附设初中教师训练班、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和中师函授部,面向潮汕、兴梅、海陆丰各市县招生,培养初中教师,轮训提高在职初中、小学教师,办附属小学。其时曾办有1期俄语教师培训班。校园面积扩大到80多亩,另辟有游泳池,桃坑、后坑、小陂、小心坑4个农场,以及生物实验园地。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除课堂教学外,师生要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接受各种实践锻炼。

1961年,国家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大专院校设置。韩山师专遂于19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办专科。专科停办后,学校分设为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面向汕头、潮安、澄海、饶平、南澳等市县招生,为5市县培养小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则举办学校行政和教师培训班,为全地区轮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属小学2所,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严重冲击,教师挨斗,教学活动和招生中止。韩山师范学校校名被改为工农师范学校。1968年,两校合并。起初仍称汕头地区工农师范学校,后称汕头地区师范学校。1971年以后,开始以推荐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开办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体、英语等中师班。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除校内课堂教学外,要常下农村搞教育运动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共培养各类中小学师资2000多人。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和统一招生制度。韩师获准开办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大专班。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韩师恢复了大学专科建制,定校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韩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关心韩师的发展;海内外校友支持韩师的建设;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挖掘潜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至1993年,开设的专业已由起初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语、政史、化生、微机应用、电子技术、体育、音乐等共14个。期间自1990年起至1993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数学2个专业本科班。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52人,教职工425人,校园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个阶段培养的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共6995人。

学校还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1983年起连续开办6期政治和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招收40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2年脱产学习;1985年起开办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1984年以后,相继开办中文、英语、微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夜大学。

1993年12月11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韩山师范学院。1995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校名:韩山师范学院(现校门门匾)。1998年4月,即在首届本科生毕业前夕,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专业,以及学院办学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评审,同意韩山师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5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首次由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1999年,教育部将韩山师院列为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之一。2000年开始与华南师大等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1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院二级学院,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2002年6月,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得通过。2008年,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等级。

二、百年韩师办学传统与经验的省思

(一)以校训“勤教力学,为人师表”为贯穿始终的办学理念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2]

1993年,在韩师90年校庆之际,1936年19岁时任教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的老校友、香港大学著名教授、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莅临学校,欣然命笔,题下“勤教力学,为人师表”,凝练出了韩师百年师范发展的特色校训。

1.诚信遵纪,尊师爱校。韩师治校向来纪律严明,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尊师爱校的优良风气。师范学堂开办初始,对学生已有纪律条文约束。二师时期,校方颁行的有关学生行为规范的守则、规程、规则等有16项之多,如规定学生“要注重德性的陶冶”,“要有纪律的生活”,“要养成勤劳的习惯”,“在校外遇本校教职员,应行立正举手礼;途遇同学时,应互行举手礼”,“对于同学,应相尊重、相友爱、相互助,相处以诚信恭让”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韩师更是风纪一新,校园秩序井然,尊师爱生蔚成风气,影响深远。许多老校友回到母校,总对当年严格的校规、艰苦的生活和慈祥的师爱无限眷恋,记忆犹新。旅居泰国的200多名韩师校友,还把母校的好传统带到海外,他们已坚持40多年定期团聚,互相关心,团结互助。还曾在泰国华文报上以《发扬韩师精神》为题,连续发表文章,颂扬团结互助、尊师爱校的优良校风。1940年毕业的简师第3届同学,虽早已年过花甲,但在潮、澄、饶、汕等地诸学友,仍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潮州聚会,同叙友谊,向健在的老师拜年,表达他们尊师爱校之情。校友、著名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先生,在母校建校95周年之际,思绪万千,辗转不能入眠,学生时代在韩师的生活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至深夜二三点钟,起身书写“师恩永记”4个大字,以表对母校和师长深厚的感情。他早年毕业离校出国谋生,无论是起初的颠沛流离,还是后来的鸿图大展,至今将近70年,身边还一直珍藏着韩师母校发给他的毕业证书。校友、著名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香港)、何才林(泰国)、林进华(马来西亚)等韩师早期毕业生,“莫忘师门”,长期尽心倾力赞助母校的建设,爱校之情可歌可颂。

2.培德育才,为人师表。韩师承继古书院成德达材的传统,办学坚持培德育才的宗旨,要求为人师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革命精神和师德修养的德才兼备的教师。乾隆初年,韩山书院山长佘圣言制定了《韩山书院学约》,指出书院的任务是“振兴教化,储梗楠杞梓之材”,培养出来的生员必须“有德有造”,“相与有成”。他为生员“成德达材”制定了8条行为规范,务求“修身做人”,学好知识。书院改办为师范学堂后,同样把考生的品行列入招生标准,特别规定:“如食鸦片,一经查出,立即革退”。二师校长方乃斌提出“培德育才”的办学宗旨,依此编订二师学则,在有关规程中指出:“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学生应“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道德”,“注意德性陶冶”,培养良好德行。新中国的韩师,更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目的,把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作为育人的标准。所以坚持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和革命理论,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培养新型的人民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通过党校和党章学习小组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在学生中培养发展共产党员。[1]75-78

(二)传承潮汕文化教育的地方特色

潮州在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地灵人杰、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潮汕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中原文化的遗风,有许多独特而古朴的精华成分。潮汕文化又不断吸收多民族的、世界的、当代的文化营养,与世界文化、当代文化相交融。韩师自宋以来一直是潮州最高学府,历史上担当了潮汕地方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重要角色。所以,在培养一代青年学生的时候,坚持潮汕地方文化教育与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教育相结合,使青年学生在掌握现代文明、世界文明的同时,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是百年韩师办学的历史传统和经验之一。

1.积极开展潮汕文化研究

韩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潮汕方言研究室、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建立了潮学研究所,长期以来为加强潮汕文化学术交流、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举办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学术活动,如“潮汕文化研讨会”、“饶宗颐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潮学国际研讨会”、“韩愈国际学术讨论会”、“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丘逢甲学术讨论会”、“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二是为研究工作提供学术交流的窗口,在学报出潮汕文化研究专辑,开辟潮学研究专栏,出版《潮学研究》、“潮学丛书”,刊发了大量论文和研究成果;三是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潮汕文化研究。潮研所把争取成为一个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作为长期的建设目标,分阶段明确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任务。近期以开展潮汕地方史研究和学科资料建设为主,重点开展明清时期潮汕史(以通史、宗族和民间信仰为重点)、潮汕近代史(以中外关系史为重点,包括华侨、教育、善堂等)、城市史(以潮州城和汕头市为重点)和民间工艺史的研究,搜集整理相关的学科资料,包括碑刻拓片、民间文献(族谱、书信、帐簿、尺牍、课本、唱本等)、口述史料、清末至民国涉潮报刊、民俗资料、传统建筑、民间工艺美术等,建立文献专藏。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确定科研课题,不断拓宽选题的领域,加大研究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如近期有《潮汕史(17~19世纪)》、《潮汕地区生育文化与政府干预问题的伦理研究》、《古代潮州教育碑刻资料的收集与研究》3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另外,潮汕文化与潮州商人、潮汕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市场营销、明清时期潮汕与东南亚的交通文化交流、潮汕新文学史、潮汕地区明清书院发展述略、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清末新政与近代潮汕地区经济文化的变迁、潮州历代诗歌研究、潮州市潮州话客家话畲族话的语言调查与比较、正字戏文献的抢救、整理及研究等一大批课题正在进行,有力推动了潮汕地方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2.开设潮汕文化的系列课程

韩师将潮汕文化研究的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强化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加强与地方文化和地域经济相关的课程建设,积极开设地域特色课程,主要有:《潮汕文化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等全校性选修课;政法系、中文系、音乐系、旅管系的《潮汕地方史》、《潮汕区域史研究》、《潮汕民俗研究》、《潮汕文化史》、《潮州话播音》、《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演奏》、《潮汕地方导游实务》等专业选修课。这一系列地域特色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近距离的视角,触摸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专业理论思维能力,培养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具有潮汕地方文化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

韩师注重将潮汕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政法学院一直鼓励学生进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活动,到周边乡镇考察,实地调查研究,抄录历史碑刻,制作拓片,配合旅游部门开展旅游资源调查。美术系蔡志海等8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把美术专业知识、现代动漫技术与潮汕传统剧种结合起来,申报“卡通潮剧”课题,用了两年里的所有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学习和实践,查阅了《潮剧志》等10多部潮剧书籍,走访了广东省潮剧院、潮州潮剧团,观赏了50多部潮剧,研究制作了卡通潮剧《张春郎削发》和《五福连》选段,以及潮剧《王茂生进酒》《柴房会》《辞郎洲》的卡通预告片,并提交论文《卡通潮剧的研究与开发》。由于创意新颖,制作精良,社会反响热烈,先后被新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宣传,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由于办学突出了地域特色,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学生毕业以后很快适应地方的需要,对于潮州文化的研究传承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与时俱进的科类与专业设置

100多年里,韩师从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到高等师范专科、本科,随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韩师虽然不是国家名牌的、一流的或者省级以上重点的院校,然而,不管在哪个发展阶段,韩师总是把握住自己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设置专业科类和学制长短,保持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培养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早期中等师范既办有初级师范简易科、完全科,又有2~4年制简易师范科、1年制速成师范、2年制图工乐体专科和3年制高中师范科,还有小学行政、小学教师培训班及中师函授教育。抗战时期还兼办初中部和高中部。后来高等师范时期,则不断增设新专业,拓宽专业门类,实行本专科并举,多学制并存,兼办夜大、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韩师历来注重突出师范性,对学生强化基本功训练,加强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即使在沦陷期间迁往揭阳古沟村的艰难时期,也要从战时实际出发,组织师范生就地在农村办民众夜校,学生自任校长、教务主任和教师,既教工农群众识字学文化,又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50年代初,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和文体活动十分活跃,经常有宣传队上街下乡,还在校外办了几处扫盲夜校,为社会和群众服务。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开设适应潮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关专业。如根据潮州菜在饮食文化中的影响和社会对潮州菜厨师的需求,开设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根据潮州市“旅游旺市”发展战略和潮汕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潮州“中国瓷都”陶瓷产业发展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几个专业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欢迎和支持。

百年韩师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中等教育师资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以普通高等师范教育为主,兼顾非师范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其它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粤东,面向全省,使学院成为与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

(四)侨资、社会各界、海外校友的捐资助学

旅居海外的潮汕华侨、港澳台同胞及韩师校友,在家乡捐资办学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早在19世纪末,潮汕本土就开始出现侨资学校,以后持续不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潮侨捐资兴学、助学更是蔚然成风。潮侨的这种举措,无论从全国抑或全省范围来看,都是相当突出的。庄国士先生的研究表明,1912~1931年是广东省华侨捐资兴学的第一个高潮,包括侨乡师范教育的发展,也于侨资支持有关。如,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1922年遭受“八二”风灾之后,校舍多半倒塌。1925年,因建设经费不足,校长方乃斌亲到南洋募捐,方乃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一封信函中,他这样写道:“且惠潮梅师范学校,仅此一所,原为小学师资之所出,关系基本教育,极为重要,敝校长职责所在,经费无论如何困难,仍当勉力维护”。从1925年5月,他相继到达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槟榔屿各埠发动募捐,重建校舍、图书楼等,由于侨资的资助,韩师不仅渡过办学难关、重获新生,而且规模大于以前,从此步人崭新的发展阶段。

1932年,为筹备建校30周年庆典,募捐筹款建设科学馆,据碑刻资料整理,包括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华书局等在内共捐款4380大洋。[1]251

1933年至1936年就读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科的韩师校友、香港实业家陈伟南,捐资母校的大型项目有西、东区两校门、校史馆,助建伟南楼、图书馆等。2008年陈伟南先生又捐资200万港元帮助母校建设教学楼——伟南教学实验楼。另外,陈伟南先生还捐赠教育基金,奖学奖教,资助学术研讨会、出版书刊,添置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此外,他还积极联络海外的校友,支持母校的建设,扩大了韩师的影响。侨居马来西亚的校友林进华,于1989年捐赠给母校韩山师专港币100万元建“进华楼”(宿舍楼),1990年他又捐赠给母校教育基金港币10万元,2008年林进华先生又捐资200万港元帮助母校建设教学楼——进华教学实验楼。1941~1945年就读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的泰国校友何才林担任旅泰韩师校友会理事,1990年9月,他捐赠港币100多万元在韩师兴建才林楼,并捐赠给母校豪华丰田车一部。[3]

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侨资、社会各界、海外校友的捐资助学活动,但我们应该看到百年韩师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物质的、金钱的援助,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特别是华侨文化对韩师的影响是其他师范院校无法比拟的。

纵观韩师百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韩师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动荡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源于尊师重教文化土壤,源于务本求实、勤教力学的办学理念,源于海纳百川凝结侨资侨智的兼容精神。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总结百年韩师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应该是韩师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1]林英仪,吴伟成.韩师史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方健华.校训:解读师范办学理念与传统的钥匙[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03-105.

[3]吴榕青,黄挺.1979年以来海外潮人在本土捐资兴学的调查与分析——以韩山师范学院海外校友为中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9):1-6.

猜你喜欢
韩山潮汕师范
苏州国画院名宿展·韩山篇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潮汕牛肉火锅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18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40
另类惩罚
故事会(2018年15期)2018-08-08 02:49:56
刘会军作品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