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助推信用建设 破解农民贷款难题

2013-08-15 00:51:28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
时代金融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红河州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云南 红河 661400)

人行红河中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两步走,充分发挥联动作用,为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出台信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解决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题,有效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积极推动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新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形成共建格局。“一创两建”工作会议及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后,红河中支就推动州政府印发《红河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牵头、金融机构主办、农民参与、多方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成立了由联系金融的副州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人民银行行长任副组长,州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人民银行、银监分局、涉农金融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构建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是以点带面先试点,因地制宜抓信用建设。在学习借鉴浙江丽水等地经验做法后,以弥勒县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先行试点县。2010年10月,州、县两级人行对弥勒县信用联社原有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采集表进行补充完善,信息采集内容涵盖了个人客户信息、农户评级信息、家庭资产情况、家庭经营情况等4个内容的100余个指标,由信贷员和村干部逐户走访采集,再组成农户信用档案录入小组对农户信息进行逐笔录入。至2011年9月,弥勒县农户信用建档面已达到100%。试点的成功为全州迅速推动信用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

三是开拓创新两步走,稳步推进信用建设。2011年红河州作为全面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四个地区之一,中支党委结合红河州农业人口众多,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的特点,在弥勒县试点基础上,提出资源共享两步走的工作指导意见。按照《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与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指引》要求,由分管领导带队到农村实地采集调研,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信用状况、授信用信状况,“一册一户”逐户采集农户信息,录入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为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全面做实、做细、做准信用建设基础工作。

四是工作措施明确,宣传指导到位。为确保试点目标任务完成,红河中支及各县支行制定了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表,加强指导督促。指导农村信用联社红河办事处制定《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对辖区13家联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要求;自编培训教材,深入村镇对近700名村民小组长进行现场培训;张贴宣传海报3600张、发放宣传单10.5万份;按月(周)对各县(市)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信用评价小组成立情况、经费争取、信息采集进度等情况进行通报。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近九成农户有了信用档案。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州13个试点县(市、区)已为76.64万户农户建立了纸质信用信息档案(其中人行组织采集23.24万户,信用社自行采集53.40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89.23%;评定“信用户”39.29万户(工作领导小组评定18.91万户、信用社自行评定20.38万户)、“信用村”390个(工作领导小组评定273个、信用社自行评定117个)、“信用乡(镇)”29个(工作领导小组评定20个、信用社自行评定9个),分别占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总数及村委会数、乡(镇)数的51.27%、32.55%、21.8%。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三信”创建试点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农户贷款难问题得到缓解。随着农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5000元调整到了10万元,农户可在核定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截至2012年末,红河州授信农户达60.24万户,占辖区建档农户的78.61%,授信总额达81.12亿元,户均授信1.56万元。全州农户贷款余额118.75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44.57%,农户贷款难得到有效缓解。

三是金融反哺措施进一步落实。出台了《红河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管理办法》,明确信用等级为“优秀”的农户,在办理贷款时给予9%的利率优惠;信用等级为“较好”的农户,给予6%的利率优惠。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核认定为“信用村”的行政村民小组,从授牌之日起,该村村民在涉农金融机构借款享受5%的利率优惠。信用村、信用乡(镇)在农业项目开发、优惠利率、农村配套服务等方面也将优先享受政府各部门和农村信用社的优惠政策。截至2012年末,红河州涉农贷款余额445.1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40%。有效促进了涉农金融机构反哺“三农”措施的落实。

四是诚信意识水平整体提高。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与文明办、扶贫办联手,将农户诚信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将评比信息纳入农户信用评价考核指标,使贷款发放与培育农村信用环境紧密联系,“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理念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形成了家家争当“信用户”,村村争当“信用村”,农村经济金融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末,全州涉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不良率为2.68%,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环境显著改善。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支持是保障

红河州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及时出台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了相应的倾斜。仅2012年全州就出台农村信用建设实施办法13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小组548个,村、乡镇、县级工作小组52个。财政划拨工作经费达108万元,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典型示范是推手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创两建”重要内容之一,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先行试点工作的成功,为辖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两步走的工作方式解决了采集农户信息工作量大、难度高这一基础性工作难题,为后续快速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和信贷授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评级授信是关键

农村信用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红河中支通过召开涉农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出台《红河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管理办法》,对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授信管理进行统一规范。由政府部门、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村(乡镇)干部逐级组成信用评级小组,评出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并由政府行文进行表彰、授牌;涉农金融机构对信用农户给予授信。有效调动了农户和乡村干部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四)农民实惠是目标

对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可在授信额度内随时办理贷款、还款业务,还可在设有POS机的地方实现刷卡消费。便捷、高效、简化的贷款流程,营造了良好的授信用信和用卡环境。到2012年末,全州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卡114367张,授信额度高达40.78亿元;利用惠农卡贷款的农户贷款笔数达41354笔、贷款金额21.84亿元。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红河州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02
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46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6
说谎和开玩笑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
商情(2017年5期)2017-03-30 15:21:09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