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思考

2013-08-15 00:45曲长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转型服务

曲长海

(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生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学生工作是高校中心工作之一,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所在,在立德树人、发展人上发挥着重要特殊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工作转型的发展,将服务贯穿于学生工作育人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工作的时代课题。

一、服务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内涵和取向

服务理念下学生工作转型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育关系,建立互为主体、人格平等、双向互动的教育关系。将教育观念、管理概念、服务理念三者融为一体,构建以服务学生为表现形式,服务学生成才为目标,服务学生发展为重点,服务质量提升为保证,服务机制健全为支撑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的学生工作运行系统,区别传统的过多偏重于教育管理的学生工作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服务理念下学生工作转型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观念的转变。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统筹兼顾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过去学生工作的导向偏重教育管理,淡化了服务的价值,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要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以管理为本位的思维定式,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保证学生的正当权益,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教育、教学、教师要切实围绕学生进行“公转”,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二要坚持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是通过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来实现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一素质不仅决定人的发展方向,而且直接影响人的智力、体力的发展和发挥的程度。[2]因此,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发挥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灵魂和统帅、驱动和主导作用。三要坚持科学发展。学生工作是建立在现代思想政治学原理和方法基础上的,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3]高校学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科学的思维和理念,创新的方法和方式,多方面、广领域、全时域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二、服务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时代背景

1.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学生的权益意识日益增强,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下更多依靠经验、感觉、习惯等开展工作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论述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坚持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人性化的教育。学生工作必须在理念和观念上持续更新,在领域和内容上不断拓宽和丰富,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需要的丰富性提供服务,通过服务满足学生不断增加和提高的需求层次。

2.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逐步深化,与世界的融合度逐渐提高,中西文化碰撞、意识形态交锋更加激烈,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放意识、需求意识不断增强,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追求尤为强烈。传统学生工作以教育者为主导,以说教为主要途径,以强调管理为主要方法的工作方式已不符合时代特征。学生工作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服务职能,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就业需求等等,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更有助于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3.学生身份的变化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下的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义务主题向权利主题转变,学生身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权利的拥有者,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校生关系。[4]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受教育者,而是“消费者”和“产品”的统一体。既然是“消费者”,就要为其提供服务,就要把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是“产品”,就应采用倒推法将市场作为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来设计加工产品,以是否合格、是否受欢迎来重置生产观念、生产制度、生产工序,而非只负责加工,不考虑需要。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要以服务为导向,问需于学生,扩展服务项目,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三、服务理念下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更加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符合时代、顺应民意、遵循教育规律的应时之举、战略之策。[5]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就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认识,增强使命感: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前提

学生工作转型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当今各国高等教育的共识,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工作、学生服务和促进学生发展四个阶段。[7]他们在学生事务发展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事务管理理念,提出了学生事务发展包括“学生服务”、“学生发展”两个基本内容。在区别国情和坚持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特色发展的前提下,国际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学习和借鉴意义。紧扣人才国际化的时代特征,树立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加快推动学生工作转型,既是学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高等教育上的彰显。

学生工作转型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教育改革的趋势看,教育越发展进步,教育对象的需求就越应给予重视和满足。马克思关于“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奠定了理论基础。[6]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全球化环境的进一步开放,要求我们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一切条件。学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是明确的,推进学生工作转型,使其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工作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学生工作转型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我国部分高校虽然已经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视学生为管理的客体,问题式管理多于发展式管理,事后处理代替预警干预,强调整齐划一而忽视学生个性等现象”[7]。我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对学生工作理解上的偏差,使工作的内容过重地强调管理,过重地强调稳定,过重地强调灌输,使学生工作的走向趋向单一化、简单化。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受到了压抑,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强化服务、实施转型是学生工作的责任和使命。

2.强化服务,学会服务: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核心

强化服务、学会服务的首要是将工作方式由灌输说教式向交往对话式转变。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人格处于与学生人格平等的状态,不居高临下,不以势压人,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对自己负责的人,在民主与法制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应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真心真诚真意地对待每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维护好学生的正当权益,成为学校与学生间的“夹心层”。其次,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就是要读懂学生,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要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知、情、信、意、行的变化,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才会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服务学生。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态度、一个过程。要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工作目标,把握工作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本领,通过服务教育人、感染人、启发人、引导人、发展人。

3.谋划设计,创新思路: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关键

一要创新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贯穿大学生学业的全过程,以更加贴切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倡交流互动,多些分析讲解,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成长中的烦恼,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注重个体发展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培植与呵护,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二要创新教育载体。要强化文化塑造的导向性,大力弘扬主流文化、传承大学文化、崇尚学术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引进企业文化,服务于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强化知与行的统一性,加强社会认识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实施德育实践,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开展创业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新媒体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8]三要创新教育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使他们快乐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多一些成就感、成功感,少一些失败感、失望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量身打造培养计划。[9]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建立个性的成才支持体系。

4.统筹兼顾,完善机制:推动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保障

首先,整合资源,加强党政、学生、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的协同协调。按照服务项目的相关性分类,向集约化的方向协作联动,实现学生工作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高服务学生的效能与效率。其次,开展标准化服务。充实服务的内涵,健全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学生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服务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切实构建起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发展、全面发展的服务体系。再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16 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制定措施,大力加强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由事务型向研究型、专家型、专业型转变,为学生工作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4]吕卫华.服务型:高校学生工作的未来发展路向[J].未来与发展,2009(4):94-95.

[5]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3-284.

[6]王林清,蒋怀柳.强化服务意识 推进学生工作方式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34.

[7]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走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立德树人”系列·第五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8-219.

[8]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29(01).

[9]金一斌.人本视野下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3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转型服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转型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