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颖
项目的理念最初出现在克伯屈与杜威的文献中,他们主张以参与者现实生活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问题解决方案展示目标方向,在模拟中找出解决方案并且做出操作测试。由此看出,项目出现的目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需要引导教学,真正体现教为所用的原则。这一原则在职业教学发展先锋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发扬和提升。现今德国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自我、满足自己需要与发展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冲突的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者将项目法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和老师一起,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要设立项目,从项目入手进行系统信息的学习。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综合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最终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且通过实践检验和深化了对相关学科理论的掌握,跨越了某一学科独立学习的局限性。
20世纪初改革教育学派将项目在教学中的运用发展为一种教学方法,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概括来讲,这一方法的显著特征为:①注重行动引导,强调方法学习;②注重互相合作,强调全面学习;③注重兴趣培养、强调独立精神。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观、教学观、知识观、情境、意义的建构等方面的观点非常丰富。其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性理论、布鲁纳的知识结构重要性理论,都提倡通过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代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知识。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为项目教学法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国际实施计划》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以一种学科间的、整体的方式嵌入课程中,而不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因此,各国政府要以一种超学科的方式理解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发展。超学科处在学科融合的最高层次,从实际问题开始,在不同学科之间,横跨或超越不同的学科,取代并超越它们,发现一种新视角和一种新的学习体验。这些要求都在项目教学法中有所体现,因此超学科学习理论将成为项目教学法推广和实施的最新理论支撑。
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厅(2004)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发展方向。这份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改革的决心和指导方向。“突出职业能力”等明确的字眼都体现了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方向的定位。作为高职体系中建筑类应用英语专业的建设,应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需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涉外建筑业务活动中能熟练应用英语知识从事建筑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在英语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开设了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及英语翻译;在建筑知识体系建构阶段,开设了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材料、施工规范、建设项目评估、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索赔、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测量。在综合知识培养阶段,开设了建筑英语、英语施工图识读、Fidic合同及商务信函单证。通过这一系列核心课程的设立,即保证了课程体系的紧凑性,又专注了应用英语毕业生在未来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业能力。当然,这一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改革和创新尝试,项目教学法即是最大的亮点。
从对建筑类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可以看出,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分解成了领域性及阶段性的小目标,这使得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的具体,执行起来更便利。在英语基础知识及建筑知识阶段。以英语基础能力口语为例,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具体的项目,从最初的问候,到日常事务的处理,再到建筑领域的谈判,将不同的项目设置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真正的运用需求出发,找方法,互帮助,在项目的实施中找出自己语言表述的不足,真正从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建筑类知识模块方面,从最初的基础知识铺垫,如建筑工程概论,到专业性较强的建筑测量,到综合运用的招投标,fidic合同,都在适当的章节运用了项目教学。当然,项目教学法不只限于单一学科内容的学习,在基础语言能力和基础建筑知识强化的基础上,设立了超越学科限制,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安排及实训,比如“建筑英语”、“英文施工图识读”等课程,英语已不再是学习的科目,而是真正作为运用的工具,将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结合具体工作领域中需求的能力,融合出了挑战性强、锻炼力度较大的综合项目学习。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贯穿了建筑类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教学,是高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建筑英语”是建筑类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将用英语讲授建筑知识,学生既学习英语,也学习建筑知识。因此,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先修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已具备该项能力)和基本的建筑知识(先修课程如建筑工程概论、建筑材料等课程)。课程以建筑施工为主线,覆盖建筑材料、建筑工艺、项目管理、室内装饰、室外工程、安装工程、园林绿化、施工报告及施工日志写作等。项目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运用,可以充分的发挥该门课程对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及对于建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当然这依赖于组织和落实好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各个环节。
项目选取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项目选择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建筑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先做好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实践经验,选取和学生日后工作领域相关的、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体现教学知识点的项目;通过项目展开教学,使具体的任务贯穿在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建筑英语”中施工过程章节为例,按照英语基本能力的要求及与建筑专业知识的结合,在学生的参与和建筑英语教师的集体协商下,指定项目目标。比如:进场阶段的技术资料的阅读;英文工程进度计划表;现场工程洽商变更的翻译、工程决算的翻译、英文工程总结的写作。在这些项目的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以及学生通过努力是否有可能达到项目学习的目标,设立可行的有指导性的项目。
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此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划分,并从教师给出的项目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合作开发。由于项目实施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监督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使学生通过对时间和具体任务的管理,学会承担责任。通过亲身经历的特定实践活动,来达到认知和情感的参与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比如施工过程中英文工程总结的写作这一项目,就需要小组成员分工阅读工程资料、确认工程进度、评价施工材料检测、查阅工程日志;协作完成工程总结的内容涵盖面,把握工程总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工程总结的质量。通过这一项目实施,使学生的群体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意义建构的目标。
项目验收和评价阶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从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在具体项目中运用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方面出发,验收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验收和评价的过程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评估应由学生做好自评工作,小组之间互评及教师的评估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价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中得到提高。比如负责英文工程进度表项目的小组,在研究工程材料进场,工程资料准备中,应该向负责该具体项目的小组学习,比较自己的准备中的全面性及准确性。
项目完成过程是各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探索钻研的过程,因此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非常重要。项目验收和评价后,小组要在比较和总结的基础上写出项目报告,同时任课老师也要及时进行项目总结,分析本次项目教学的得失,肯定本次项目教学中有创意、表现突出的学生,对每个小组开发的项目可从思路和技巧两方面进行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最佳思考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路,为下一个项目的实施打下基础;技巧总结使学生在下一个项目中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及注意的细节。同时要明确课程考核的方式。在建筑英语核心课程标准中,我们都引入了成员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及小组间互评的考核及成绩比例,使学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努力完成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及竞争的能力。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特点的探讨及其在高职建筑类应用英语核心课程中应用研究,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建筑英语”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职业能力的建构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大项目教学法在不同科目中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中的应用,促使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1]Cheyne,J.A,Tarulli,D.:Dialogue,Difference,and the“Third Voice”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M].University of Waterloo,Ontario,Canada.15.Oct.2005.
[2]刘大宇.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1998(3).[3]吴全全.项目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4]李坤,赵阳,宁静.德国职教项目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及推行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
[5]胡壮麟.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J].中国外语,2012(11).
[6]戴明元.建筑类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