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 10240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我国起步比较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致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不乐观,因此完善和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面预算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想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管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它的作用是用来计划和协调事项,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它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计划和协调的同时,还发挥着管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因此,要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就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这对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宏观上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决定者。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企业财务部门的报告程序、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审核的多种职能,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据调查,我国大部分企业严重缺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失效及权力过度集中等现象,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干扰。
(二)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不协调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大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有: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缺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科学性、连贯性;缺乏企业统一管理的监督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偏低,这一系列因素的出现造成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均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上,据调查,财务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认为企业的资金根本不存在什么风险,这充分说明了财务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再者,加上财务部门政策缺乏科学性、财政资金结构管理不合理以及财政内部财政关系不融洽,均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全面预算在企业运营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能够使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各项收支情况更加系统。详细的财务预算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所服务,能够明确体现出企业各个职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计划。它能够有效的反映出企业在经营期间的各项业务结果,很清楚的体现出预算执行的情况。财务预算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工作各项目标的高质量完成,从财务预算表中,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预算数据与实际发生数据的对比,企业可以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再与计划的目标相比较,了解存在的偏差,从而在下一年度进行改善,更好的实现财务目标。
(一)全面预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全面的预算是指导企业不断前行的风向标,同时督促企业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它以销售预算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使得企业的资源可以得以合理的运用和配置,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资源的运用能力,而且它是有一定的基层基础的,是基于实际情况预算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及问题解决的时效性等,使得企业的下一步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全面预算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企业的战略性的规划以及年度性的经营计划来说,全面的预算可以对其进行精细化,它是企业整体运营活动的数据化的安排,促进其规划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全面的预算可以促使企业不断的寻求更为合理的科学的方式,并且对市场变化做好应急应对措施。
(三)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在它的体系中有一个部分是对下一年度的相关项目的直接的衡量,也因此成为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的参照。而且通过全面的预算可以强化企业在费用方面的有效的控制,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它不仅仅指向于本年度,而且也可以成为下一年度的某些工作的指向标,如对次年的企业运营的水平的监测等。其次是它可以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文化的和谐发展。预算考核系统在下达后,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可以较为明确的了解业绩,了解本部门预算的完成度,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基层的员工均可以明确自己的任务,而且可以较为有效的执行本部门的工作,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与管理部门以及管理层领导之间的冲突,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和谐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
(四)企业可以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来固化和量化企业的管理目标,有利于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定量化。全面预算规定了企业在某一时期总方向以及各个部门的财务目标,有利于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以此来保证企业中目标的完全实现。企业全面预算能够有效的规划和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与职能,使之能够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也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财务预算目标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预算目标应当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准。但是实际上很多预算工作者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是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却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目标,因此财务预算就会偏离企业的宗旨或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变化而造成的偏差,使得预算目标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不相符。
(二)预算调整随意性比较大,预算实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存在预算超出的开支不按正常渠道走,随意改变预算的工作内容等不良现象,就会偏离预算的目标。各个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把关不严,领导者不能正确引导约束预算活动的开展,也就容易导致预算失去真实的情况发生。
(三)缺乏连贯观念。很多企业不能够制定一个连贯的预算体系,仅仅只对费用收支出进行预算控制,而没有从全面的方向看问题,有的企业则缺乏亏损的预算意识,缺乏连贯一体的观念,就很容易导致企业无法掌控运作的全局,预算的作用达不到理想状态。
(四)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将会导致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斩断了财务预算和别的预算间的联系,使得预算偏离企业的目标。
(五)预算只在乎形式且缺乏监管,大部分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预算的重要性,但是却只是编制了一些预算体制,只在乎形式的发展,却没有重视预算的执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使得预算失去了原有的权威进而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要想起到强化企业的内部管控、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只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本身是不能达到的,还要根据预算的指标,将企业发生的每项业务与其联系起来,严格执行和实施,才能使预算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具体的实施方案有以下几种:
企业要先建立预算管理的相应部门的管理体系。从制定预算编制的开始到结束,过程中的步骤都要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企业的相关领导起到带头作用,高度重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做一系列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以达到让每位员工都能深刻的了解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企业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所以员工的思想尤为重要,一方面,财务人员的技能要得以加强和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知识水平,政治素质也要求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制约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企业也要时刻发现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在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时,要明确出各个部门预算的重点,并强化执行预算管理的流程,使其规范科学。其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中心枢纽环节是企业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中主要是对成本费用的预算,而在预算期内,企业所有活动的保证是基于对现金流量的预算。因此,企业全面预算的重点应该是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而在规范全面预算执行流程上,首先企业财务部门要对各部门的既定预算进行严格审核,使其规范准确合理;另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将现金流量管理也纳入其中,以便合理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费用;最后,还要建立起相关的考核制度和职工激励机制,定期对各部门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对相关部门和职工采取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通过对企业预算的编制,将企业的总体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对各个部门或者是员工预算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控制预算差异,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有力实现。对于目标来说要能够使得全体员工均可以参与,预算的完成度由全体员工共同负责,同时将员工的绩效与预算完成结果相挂钩,从而促进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监督的执行力,加强支出效益实现的制约机制。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是保证企业的支出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企业相关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各部门的支出效益。因此,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监督的执行力,能够有效的使企业支出效益实现最大化。
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是:统筹兼顾、量入为出。预算要为下一项目的成本预测、预算提供可靠而又有用的数据基础。预算需要全面的预计,这就需要企业的各部门对其所在范围内的各项经济活动一一进行精确的预计,过程中要尽量克服片面性,以减少或避免数据失真的情况。预算的编制要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信息的使用原则也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能进行随意的调整和修改的,那样预算就会失去其意义,因此要求各部门要严格的按照预算执行,要严格管理和监控实施的过程,避免出现差错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财务预算对企业利益的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集团性的企业来说,将各个下属子公司或者是相关部门划分为不同的利润中心,而集团公司作为投资和费用的核心,接着对各个预算中心细分为利润预算中心或者资金中心。预算管理系统包括对利润进行预算以及对于现金流量的预算等。财务部门在设计账务等的时候,要围绕预算管理来进行账务设置,而且以月为单位提供预算执行的数据,以形成较为规范的台账。企业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这一水平,预算管理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要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此为依据来构建预算管理评价指标系统,并且在评价预算结果的时候,对于预算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有的时候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也可以借用同类行业的相关数据作为自己的参照,然后又针对性的提出适合本企业的预算管理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节省企业的成本以及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评价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认真做好企业预算的差异分析、执行与考核,从而切实将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诸葛理顺.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华章,2008(19):140-142.
[2] 成仲毅.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1):123—124.
[3] 刘春秀.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2 年3
[4] 杨爱萍: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中华会计网校,2010(1):40-42.
[5] 张菊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36
[6] 李俊杰.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助力企业快速发展[J].会计之友,2011(1):102-104.
[7] 周萍.做好水电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水利水电施工,2011(01):103
[8] 耿晰.对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