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东
“说话”与“歌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有显性区别的。构成“说话”与“歌唱”的第一要素是人的声音,人声的发音器官机能状态是:在空气经过肺部由气管呼出时,因震动声带而发声。“说话”是一种自然的、自觉的生理机能反应,声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各部位的时候,根据人的下意识控制而得到共鸣,可大可小,自由收缩,这是人声最简单的发声机能原理。“歌声”则是超越自然的话声,在经过合理的技能练习后,使得各发声腔体共鸣得到有意识、有目的的放大与雕琢,以达到人声的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个正常人的本能需求,目的是表达思想,互相交流。歌唱是人声与语言、音乐旋律线条相结合的乐声。说话是将声带、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各部位看作一个普通的、整体的发声生理器官,而歌唱则是将其视为一种乐器,也就是说,相同的器官,说话表现出它的语言表达功能,歌唱表现出它超越自然的艺术创造功能,通过歌唱,彰显出人声所产生的美妙的乐音音响效果以及利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前者反映出人声的普遍性与一般性,后者则表现出人声的特殊性、艺术性以及用声技巧的难度性。
既然“说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语言达到交流思想与沟通,声音的高低、音质好坏并不影响人们之间思想交流的结果。而歌唱首先要表现的是音乐作品的旋律起伏,对音高和节奏有着绝对的要求,美好的音质、宽广的音域以及弹性音量的控制能力等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歌唱要求声音的音质是纯净、圆润、洪亮、丰满。要想产生美妙的歌声,富于艺术性的歌唱,单靠人天生的声音器官和自然的发声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有正确的、合理的、不同于“说话”的、科学的用声技巧,并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才能使歌唱用声变得刚柔并济、高低强弱转换自如。因此,“说话”与“歌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声思维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人的发音器官每次发声都要有呼吸作为原动力,声带的振动作为声源及共鸣腔所起的共鸣使音量加大,但是在发不同“音高”的声音时,呼吸、声带以及共鸣腔这三个因素互相配合的情况是不同的。当发声为了达到不同于普通说话的发言、演讲或歌唱的不同目的时,即使发同样高低的音,这些因素的互相配合情况也必然有所差异。
一个听力健全的人,只要发声器官与咬字器官正常,用母语或通过不同语种的语言学习就能正常发音说话。而歌唱的机能状态首先必须要有不同于平常说话时用的气息,吸气要深长、呼出时要有意识地根据所演唱作品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控制。次之,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用声要更加清晰、圆润、洪亮,讲究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吐字与归韵。再者,对发音的器官及共鸣腔体的使用技能要求更具体,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口腔较之说话要打开得更大,下巴颏儿要灵活,喉腔要稳定,不能上下引动,所发之声要厚实、悦耳动听,要能与作品的风格要求融为一体,完美地表现作品的风格与思想内涵。要做到能把一首技巧很高的声乐作品唱得在技术上比较完整,在歌唱能力与用声技巧上必须具备发音器官达到有超过自然范围的发音能力,使音量普遍加大,音域培宽到超过说话的音域一倍以上,并且在歌唱发音能力逐渐增强的基础上训练声音流动时所必备的准确“音高”,高音区和低音区相互转换的灵活性,以及音色、音质的统一稳定性。这些用声技巧都完全不同于人的日常“说话”的发音的机能状态。
“说话”是人借助于语言,通过发声器官和共鸣腔体的共同作用,以清晰、适度的音量达到表达思想的一种自然行为,属于一个正常人的一种生活本能,是一种潜意识状态的生理机能的自然反应,在用声上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歌唱”是必须要具备一个良好的状态,影响歌唱效果的状态分为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尤为重要。要想获得良好的歌唱声音效果,需要心理与生理状态的有机结合,而心理状态相对于生理状态更加复杂。在歌唱的心理状态中,“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意”是大脑对某一事物相对高度集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由于“注意”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可以使注意的对象变得更加鲜明和清晰,“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1]。学习声乐的人,在歌唱时会有意识地注意呼吸、咬字吐字、位置等方面正确的用声技能,以及非常严谨的心理操控注意力,这种“注意”的过程也是熟练掌握歌唱技巧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活动状态是在不断的、长期的培养中树立起来的特殊的心理活动,经过长期的实践,将有意识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心理习惯状态。而“说话”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的本能行为,只需要语言表达思维上的活动,在用声方面可以说是无意识的。
说话发声是歌唱声音的基础。歌唱发声是说话发声的另一形态。由于二者都是由呼吸、发声、共鸣和咬字构成。因此,在发声机理上具有一致性。建立在说话基础上的劳动号子,是人类最原始的歌唱活动。既是唱又是说。可以看出,歌唱和说话是不可分割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说过:“说话的声音是歌唱声音的重要因素,并构成后者的真正的支柱。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2]”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借助说话的自然状态作为歌唱发声的手段,从而使歌唱自然化和简单化。当说话发声是自然的状态时,就能帮助发出由元音和辅音组成的字音,从而形成正确的、艺术的歌唱方法,因为正确发声的根本原因,是由正确的元音和辅音组成的。我们不能在歌唱发声的训练中忽视说话发声。建立在说话基础上歌唱训练,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不但解决了发声技术上的问题,还使不自然的歌唱心理得到缓解,并能够达到像说话发声一样自然的歌唱。圆润又动听的说话声,事实上已供给了歌唱的声音基础。歌唱的音色和共鸣,更能够显示着声响学上的光芒。说话和歌唱的发声,不可分割,是“字、声”的有机结合。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表演艺术,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声乐学习的进程。平时说话的发声习惯是影响歌唱的因素之一。薛良先生认为,“学习唱歌的学生,应对说话的习惯,给予高度的注意。这样可以使发声器官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和自如’。”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说话发音习惯会为歌唱发声提供良好的天然基础,是正确歌唱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不良的说话发音习惯会消极地影响正确歌唱的发声[3]。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说话发声常常存在,只是很少被人们所关注。对一般人来说,不良的说话发声只是让别人听不清咬字,或发音不悦耳,但不影响基本的思想交流,而对于学习声乐的人来说,它就成了阻碍歌唱进步的绊脚石。日常“说话”养成的不良发声习惯对“歌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方言的咬字习惯、发声位置习惯(鼻音或舌尖音)、声韵母的发音不准确等。在歌唱中,要改变这些无意识的日常语言发声不良习惯,必须采取有意识的强性训练才能基本解决。就拿陕北方言来说,说话发音位置高,吐字用声习惯位置多在鼻腔,鼻音很重,咬字舌根发硬,喉咙往往处于卡紧状态,使得歌唱陕北民歌以外的作品时,很难丢掉地方语言发音特点带来的影响。有些人喜欢大声说话,可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只能通过加大喉咙的力量来获得强大的声音。这就必然会引起舌肌和喉部肌肉紧张,喉头位置上抬,堵塞声道,从而使声音失去自然、优美的色彩而变得粗糙、生硬。或者有些人喜欢压着嗓门说话,长期的压嗓门说话的习惯,损坏了声带的发声功能,导致在歌唱时常常出现漏气、嘶哑的现象[4]。因此,必须在日常不良说话发音位置上作正确的调整,才能有利于歌唱用声的构建。
“说话”和“歌唱”的声音都是由同一个结构、同样的发声器官所产生的。声带、喉头、呼吸、咬字、吐字以及各腔体共鸣器官都是一个人无论“说话”还是“歌唱”发声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只是两者对这些器官的运用程度不一样。说话发音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音是说话的技术系统化和艺术化。歌唱发音与说话发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说话发音的自然、放松以及语言表述感迁移到歌唱训练中,用怎样“说”来启发怎样“唱”,对声乐学习有重要意义。当然,在相同物质条件下,由于技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说话”和“歌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一个是普通的、自然的用声,另一个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化”的用声系统。从“自然性”到“艺术性”再回到“自然性”,这是艺术发展的轨迹与终极目标。“说话”是人的原始性的自然能力,“歌唱”则是将人原始的、自然的语言发声器官赋予了艺术性的表现力,彰显出人声器官机能的可塑性和能动性,在此基础上,经过歌唱训练,人声的自然发声能力经过歌唱的艺术性训练和塑造,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机能,从而达到一种高度艺术性的“自然”表现力。
“说话”和“歌唱”作为人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用声,它们是建立在同一物质器官之上的,因此是紧密相连、协调统一又有着显性区别的,只有将二者的用声特点经过实践与研究,才能达到交互相长与协调发展,以利于歌唱艺术学习的顺畅提升。
[1]田春华.浅论歌唱中的心理状态[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143.
[2]马腊费奥迪著,朗毓秀译:卡鲁索的歌唱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9.
[3]余锦霞.说话发声习惯与歌唱的关系[J].艺术探索,2007,(5):146.
[4]余锦霞.说话发声习惯与歌唱的关系[J].艺术探索,2007,(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