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湖南常德415900)
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更侧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侧重英语的听、说能力。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与沟通成为了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以高尔夫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英语的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尤为明显。据调查,目前毕业生的口语能力不能满足其职业岗位的要求。要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就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就业市场调查及学生就业方向来看,其口语水平对其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英语水平不仅仅只体现在口语一项上。而语言工具的沟通作用却决定了口语在服务业行业的特殊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如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必会对其就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了推行我院“2(20%的综合能力)+5(50%的专业素质)+3(30%的外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使30%的外语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要有一套适合我院特点的英语口语测评体系,以此来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本口语测试体系作为衡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手段和检测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指南针,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有关口语测试的研究与探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许多高校结合实际教学条件,进行了新的尝试。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从2011年9月起选择了2011级高尔夫运动、高尔夫技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三个专业8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班,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学期末对试验班进行了口语测试,并研究其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语言使用和交际的能力,重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目前,我院采取的主要是结合专业特色的基于工作流程的工作场景的口语测试。基于这种测试环境,主要目的是突出语言的交互性,即学生能围绕某个具体话题或内容,展开交谈、交流看法并相互讨论。口语测试借助了一般的口语评分标准在四个方面:流利度与连贯性、词汇掌握程度、语法,掌握范围和准确度以及发音为评估标准。
根据口语测试的真实性原则,各学期测试的话题主要源于该级别所应对专业领域的主题和工作场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口语测试分为过程性测试和终结性(期末)测试两种。阶段测试一般为随堂测试,测试时间相对灵活,主要检查实验班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期末测试安排在学期教学之后,根据调查意见,任课教师针对《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口语测试》的工作场景,在期中布置给学生不同工作流程的口语话题,让学生进行准备,期末时候随机选题,然后在语音教室进行口语考试,教师进行评定。期末口语测试成绩作为口语部分的终结性评估部分,直接记录到总评成绩中。口语测试标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互动性,可操作性。口语测试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划分为一、二、三个等级。毕业生需通过一级方可毕业。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包括:话题熟练程度,语音语调,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连贯性等四个方面。测试的试题库分为:日常口语交际,专业口语句子表达和两人情景会话。根据测试的标准,组织一支专门的教师团队来组织口语测评,需要参与测评的老师对本测评系统十分熟悉,因此需要对测评标准,测评内容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培训。
2013年3月,在一年半的实验后,为了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效果,总结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进一步改革汲取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实验班进行了又一次问卷调查,对于这种口语测试形式,64.4%的学生能接受,但同时有22.1%的学生认为比较麻烦,希望在听力课上随堂考。就题目而言,45.3%的学生认为题目太多,40.7%的学生认为话题基本涵盖了工作场景中所需要用到的口语表达,可以围绕这些话题说些东西。
口语测试,做为“数字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评价手段,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评估教学质量以及外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语言学家Buck曾说:“测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然的推动。”下面通过两种对比分析说明开展口语测试对大英语教学的影响。对实验班学生2011年第一学期-2012学年第二学期共三学期的期末口语测试成绩。评分标准为:话题熟练程度(35%),流利度与连贯性(20%),语音语调(20%),语言使用的准确性(25%)。话题熟练程度由第一学期的19.7%提高到28.3%。语言的流利度由13.5%提高到18.2%。语音语调由13.4%提高到15.6%。语言的使用准确性由16.8提高到20.1%。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常出现回答过于简短,遇生词无法找到其他词来表达,过分担心语法和发音影响其流利程度等问题.通过口语测试,学生的词汇量、流利度与连贯性有明显提高。学生敢于交谈并且能够言之有物,对考试的心理从惧怕到逐渐熟悉,平均总分也有提高。
从试验和数据研究中可以得出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是完全可行的,测试对学生保持口语学习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口语学习方向,促进英语听说教学有积极作用。通过测试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心理,改善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弱项,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在某一阶段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步,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弱点及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和测试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策略和应试策略。实践证明:以测评来促进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手段。
通过口语测评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让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要重视“行动导向”。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能解决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的实际交际需求。目前以阅读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应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一定的英语学习、交际策略和职业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组织形式应该围绕这一要求而开展。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多开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实际交际口语为主要内容,以两人会话,小组活动为主体,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间的互评。合作小组学习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教师及小组活动负责人的组织下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中,设计有准备的模拟交际,学生根据预设情境进行表演。教学中尽量以设计两人对话,或小组活动为主。或让学生对同一话题展开讨论,表明自己观点,并对他人观点进行评论。让学生在活动中来用英语进行表达。学习情境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和构建的意识。场景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真实语言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用英语的思维来学会怎样自我表达,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不是进行简单而机械的句型操练或替换练习。只有让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才有可能在相似的情境中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
教学行动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教学的授课场所不一定拘泥于教室,而应该将教学场所延伸到工作场景。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若当教师脱离学生生活去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感受。教师要联系学生身边的世界,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要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依据学生生活对教材二度开发。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真实的环境。多开展校外口语实训,教师进行点评,学习小组间进行互评。
口语测评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实施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并通过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尝试,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口语乃至大学英语教学,这种做法可以逐步推广到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去。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细化测评标准,如何将口语能力和其他英语应用能力更好的结合有待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索。
[1]Bachman 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范谊,赵敏娜.大学英语交际口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林文杰,王珊珊.口语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设计[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5):91-93.
[5]孟凡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堂沉默现象预防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09(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