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013-08-15 00:46邹凤梅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高校学生队伍

邹凤梅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速,高校学生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学生特点发生较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要探索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又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生工作新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科学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基本的方向。但要达到这一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形成学生工作的基本理念,寻求学生工作的学科指导,使学生工作实现从事业向职业的转化。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位和学生理念的更新

如何科学确定高校学生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是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工作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定位

高校学生工作的产生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联系在一起的。[1]新中国建立之初,对高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当时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由此高校学生工作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不仅是教育和管理的需要,亦象征着教育主权的回归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性质。迄今为止,高校学生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977年,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第二阶段,从1978年-1993年,教育与管理并存;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第三阶段是高校学生工作全面发展时期,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从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高校学生工作是在教育的外在要求下,由政府或学校主管部门主导设立,服务于思想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外发式发展模式。[2]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生工作的领域大大扩展,形成了涵盖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学生工作体系[3],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依然将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工作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习惯于从上到下用政治或行政的手段对学生实行教导管理,这种把高校学生工作游离于高等教育体制之外,习惯于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从政治的角度思考学生工作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限制了学生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定位

我们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确立学生工作的地位,把学生工作纳入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范畴,把高校学生工作当做高等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学活动健康发展的保证,而且它有其独特的教育和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而且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学生工作是促进学生非学术方面的发展,这个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智力的成长、有效的沟通、增强的自尊、真是的自我评价、澄清的价值观、生涯选择、领导力的发展、健康的行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

(三)高校学生工作的学生观

我们如何理解和看待学生会决定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而这些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效果。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个体,因此在教育管理上采取灌输、行政命令的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新的学生观,是“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学生工作者应将学生当做成熟的有思想的个体,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导,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要营造出信任、平等、尊重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工作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利益出发,自始至终贯穿积极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和设立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设计、制度安排、管理项目、内容方法和程序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方便性、可及性,为学生搭建自己展示和自我发展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多方面才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学科归属问题

学生工作理论是学生工作专业化的理论支撑和奠基学说。长期以来,学生工作队伍的准入没有明确要求相关专业、相关学位,也不要求受到专门的训练,更谈不上相关工作经历的背景。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经验式,或师傅带徒弟的成长模式。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实物形态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学科依托作为理论支撑。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学科归属

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依托学科

很长时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事实上成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依托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点领域在于探讨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特别是帮助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但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能涵盖高校学生工作的全部领域,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并不具备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且学生工作领域和内容如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危机事件干预与思想政治教育实务活动从内涵上渐行渐远。这一方面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不断调整研究领域和重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寻找新的学科依托。

2、管理学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依托学科

从管理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的另一视角。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领域开始与国外、香港等地区进行交流,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从此引入。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工作是两个不同来源但内容相近的概念。近年来,很多学者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事务理念落后、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现有的管理体制的缺陷等。

3、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拓展载体

从心理咨询服务角度来拓展高校学生工作载体,是学生工作的另一条重要途径。90年代初,有高校开始尝试心理咨询。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尽管存在发展水平层次不齐、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逐步在高校取得了明确的地位,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和职业性测验等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也使得学校为日益增多的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可能。

4、社会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学科依托

近年来,有专家探讨将社会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学科依托。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其服务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不谋而合;另外,社会工作从实物到科学化的发展历程,能为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提供视角,其学科领域的包容性和多元化,能充实学生工作的空间。

从上述对高校学生工作依托学科的分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学科都是学生工作的支撑学科,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学科的支持,但是同时也不应局限于这些学科,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拓展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使之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也应寻找新的学科依托,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特点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和利用欧美、香港地区等相关方面的经验。

(二)高校学生工作理论体系探讨

学生工作的专业化要得益于完备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学生工作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导致一方面学生工作队伍缺乏对学生、学生工作理论深入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专业人员的工作技能训练欠缺。在我国,在高校设立学生工作或事务管理的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工作专门人才,已势在必行。这个课程体系,不仅要帮助学生工作者去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和大学校园生活的特点,更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工作专业人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必要的工作技能,还要有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工作环境是校园,因此,一方面学生工作理论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学生成长的影响因素、环境尤其是学校环境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如何对学生以及学生群体如个体、团体、班级、党团组织、社团进行有效影响、管理和引导的技能也是学生工作的基础理论。因此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多学科都可作为其依托学科,重点是学生发展内容及机制研究。

其次,实用的技能训练。学生工作本质上说是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工作的人才应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他们要掌握学生需要和发展特征的评价方法,要掌握对个体和团体进行干预和影响的技巧,要懂得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学生工作专业学生通过这些实用的技能训练,有利于科学有效开展工作。

最后,规范的实践教学。学生工作人才培养应加强实践教学部分,即实习经历。它将为学生工作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与将来工作相似的工作环境,并通过指导教师的就地监督、培养学生个人和团体的工作经验,为毕业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问题

(一)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的依据

首先,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同时,高校学生发展需求会因情况地变化而不断显现,因此,学生工作也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案、新服务和改进现有的功能领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其次,高校学生队伍的专业化是解决学生工作队伍现有问题、实现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学生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责过多,工作压力大,业务工作被大量事务性工作所占据,在工作中无法找到成就感;在高校中,辅导员处于底层位置,待遇差,发展受限,大多数人只是将辅导员工作作为暂时性“跳板”,职业发展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再者,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工作科学化的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合二为一,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功能,它能保证在学生工作中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但是将两者混为一团,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德育和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的路径

1、学生工作职能高度分化是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使学生事务管理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加以专门的研究和开发,因此,专职学生工作队伍的人员分流分层是学生工作独立发展的内在动力。

管理职责的高度分化是实现学生工作队伍专职化的前提,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辅导员被事务性工作困扰,难以做到分责明确。原有学生工作队伍可向三个方向分流:(1)相当一部分学生工作队伍定位为学生工作干部,仍然在院系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食宿、行为、学习、生活;(2)少部分人走思政专业化之路,专注于学生工作的研究,促进学生工作的学科化建设;(3)一部分学生工作队伍可组成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学生经济资助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2、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这里所指的专业化发展,指的是相当大一部分在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的专业化。根据学者研究,一个成熟的专业应具备以下的六条标准: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专业组织和伦理道德;知识和教育;服务和社会利益定向;社区的支持和认可;自治。以此为依据,我国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可从以下方面去努力:(1)重视学生工作的科学研究,建立学生工作的理论基础。(2)建立学生工作学科体系,培养学生工作专门人才。(3)发展学生工作专业协会,出版专业性学术期刊,加强业务指导和学术交流。(4)制定专业性的职业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引导职业专业化发展。(5)搭建学生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加强职前和在职专业培训。(6)设立职业准入门槛和职业晋升标准,提升学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在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专业组织的双重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工作队伍的自身努力,而前者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充分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能力,通过检查、评估、督导等推动学生工作走向专业化。同时要抓紧时间建立和发展学生工作的专业组织,发展它们专业研究特长,制定专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发展学生工作实物标准,引导学生队伍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1]李云风.中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发展及差异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0,(8).

[2]王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3]慕海军,王晓鹏,李世龙.中美高校辅导员职能比较与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J].思想政治研究,2008,(4).

[4]李永山.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8,(5).

猜你喜欢
专业化高校学生队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