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 00:46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士代表工作

马 锋

(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湖北 武汉 430032)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具有比较丰富的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资源和广泛的海外联系渠道。其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主要是坚持爱国立场、拥护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有一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与武汉市有密切联系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知名人士。其主体为武汉市政协港澳委员,武汉海外联谊会、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和名誉头衔人士,在工商联、妇联、青联、侨联等全市各级人民团体、社团组织中担任各种职务的港澳台海外人士。

在武汉市的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中,有美国著名侨领、美国特拉华州前参议院主席吴仙标,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蔡冠深,澳门厂商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贺一诚,北美著名侨领方李邦琴,意大利知名侨领万子美,台湾知名统派人士萧政之等一大批具有较高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爱国代表人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也曾任武汉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多年以来,武汉市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自觉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围绕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献良策、谏诤言,投项目、兴产业,做慈善、济贫困,为港澳长治久安、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推动武汉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显著作用。

一、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

1、着力深化共识、不断扩大认同,以爱国主义引领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

爱国主义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坚守的核心价值。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凝聚共识、增进共识、坚定共识,不断增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武汉市组织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参加纪念辛亥首义100周年、建党90周年、建国6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纪念活动,“我们的节日——经典诗文诵读中秋晚会”、“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知识讲座”、“澳门·武汉文化周”等文化活动,增进了彼此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鼓励港澳代表人士及香港汉港联谊会、澳门澳汉联谊会等港澳爱国社团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港澳地区繁荣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台胞和海外代表人士以公开撰文、发表宣言、编写专著、发函发电、组织声讨、专题座谈等形式,同“台独”、“藏独”、“疆独”等势力开展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协助海外代表人士在海外以举办论坛、出版图书、拍摄记录片、发行首日封等形式开展纪念辛亥百年系列活动,以“游子吟”、“中华魂·民族风”、“禹王治水”、“我和我的祖国”等为专题,举办晚会、大型歌剧、大型演唱会、专场音乐会,凝聚爱国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抒发民族情怀,不断增进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中华文明的向心力,系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文化纽带。

2、广泛联谊交友、壮大爱国力量,以民族情感团结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

最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热爱祖国、拥护统一、振兴中华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争取港澳人心回归、台湾民心认同和海外侨心凝聚,是做好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基本要求。武汉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活动、拜访约谈、联谊服务、网络通信等方式,以共同的民族、语言、文化为纽带,以亲情、乡情、友情、商情为依托,建立了与代表人士的长效联系机制。赴香港、澳门参加香港湖北联谊会、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等友好社团的重大庆典和重要活动;赴台湾与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台湾武昌首义同志会等社团组织加强联系;赴海外与中国旅美企业家协会、美国北加州湖北同乡会、新西兰湖北同乡会等30多个国家、40多个爱国华人华侨社团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密切了与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的联系。邀请香港特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访问团、澳门企业家代表团、台湾“海峡两岸将军荆楚行”退役将军参访团等港澳台海外同胞220余批1800余人次来汉参观考察,使港澳台海外同胞亲身感受武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当代表人士在港澳台海外当选要职、喜逢寿诞、遭遇灾害、亲人过世等重大事件之时,及时发函送祝福、问平安、道珍重。在代表人士来汉参加活动、探亲访友、旅游观光之际,通过会谈、联欢、走访、慰问等形式与代表人士密切联系,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3、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报国精神激励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回报桑梓、为国服务,是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武汉市紧紧围绕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充分发挥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作用,紧扣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聚焦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举办“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金融创新与武汉发展”等研讨会,邀请代表人士中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汉讲学、研讨、交流,围绕制定“十二五”规划、“两型社会”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就武汉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绿色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广集善策、共谋良方,引导代表人士围绕武汉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利用“华创会”、“中博会”、“台湾周”等大型活动平台,通过代表人士广泛联系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世界各国的工商界人士和社团,积极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人才,成功吸引或促成台湾富士康、美国辉瑞、鼎元光电等一批港澳台海外企业落户武汉或增资扩股。推荐6位代表人士入选“3551人才计划”,其中5人在汉创办科技企业。组织代表人士参与扶贫开发、职业培训和公益慈善事业,帮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仅在汶川地震、南方雪灾中,代表人士在短时间内就募集善款和救灾物资1500万元,在发挥社会协同作用中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4、培养骨干队伍,强化服务功能,以人本思想凝聚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

做好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必须发挥代表人士主体作用、激发代表人士参与热情、维护代表人士合法权益,深化沟通联系,积极搭建舞台,真正使代表人士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武汉市坚持人本思想,积极为代表人士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谐融洽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代表人士在政协、工商联、海外联谊会、光彩事业促进会及台联、侨联、青联、妇联等团体的建制安排,其中33人担任市政协常委、委员,6人担任市工商联副主席、常委,102人担任武汉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顾问、副会长、常务理事。定期通过各类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代表人士反“独”促统、爱国爱乡、服务发展的感人事迹、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对3位为武汉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代表人士,授予“武汉市荣誉市民”称号,发挥代表人士在武汉经济、政治、社会事务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举办4期港澳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培训爱国骨干120余人次,强化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人才后备力量建设。帮助代表人士解决在武汉投资兴业、参访交流、房产户籍、子女入学、生病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企业和项目的对口联系制度,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定期到企业走访看望、调研座谈、听取意见,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为代表人士创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总结近年来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武汉市主要有五点体会:一是要统筹兼顾服务政治需要与服务经济建设,二是要统筹兼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支持个人事业拓展,三是要统筹兼顾利用发挥资源优势与巩固发展资源优势,四是要统筹兼顾结交新朋友与巩固老朋友,五是要统筹兼顾专项活动与基础工作。

二、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1、物色发现渠道不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与港澳台海外交流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领域越来越宽,港澳台海外同胞与内地的往来,大多已不再需要统战部门渠道,统战部门参与内地与港澳台海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少,与港澳台海外同胞联谊交友的渠道越来越窄。同时,港澳台海外人士的分散性、流动性特点,也在客观上制约了统战部门与其接触交往。广交深交新的港澳台海外朋友,物色发现新的代表人士,仅靠活动上结识、老朋友推荐等传统方式,在数量上、结构上已很难满足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要求。

2、教育培养难度较大。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长期生活在西方社会,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与内地都存在不少差异,对其进行深入接触和引导教育具有较大难度,开展教育培养面临着培训方式、锻炼平台、工作举措、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障碍。现行的交流、考察、联谊、座谈等方式在时间空间上难以深入推进,在内容形式上难以全面展开。如何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地的教育培养模式,切实把工作做到代表人士的“心坎上”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3、安排使用受到限制。随着两岸交流交往不断密切和大陆经济实力的增强,台胞代表人士参与内地政治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对于担任内地各级政协委员的愿望也不断增强。不少台胞代表人士对不能像港澳代表人士那样担任政协委员,只能列席的状况,觉得有些“见外”。由于受安排名额和交叉使用等限制,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很难进入更高层次的政治平台。许多港澳台海外人士因没有进入建制安排,当面建言献策、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较少,习惯于“埋头经商”,影响了其国际视野、市场经验、人脉资源等诸多优势和作用的发挥。

4、长效管理缺少手段。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遍布世界各地,点散、线长、面广,与其保持紧密联系具有较大难度。不少代表人士也只能在来内地参加政协全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才有机会接触。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涵盖港澳台海外不同领域、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人士,对其做到工作全覆盖具有较大难度。许多代表人士的生活圈子、事业舞台都在境外,与内地实际接融不多,对其有效地了解、影响、激励和约束具有较大难度。

分析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格局未能真正形成。统战系统内部的沟通协调不够,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系统单位的作用发挥不够,涉港澳台侨工作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联系交流不够,没有真正形成分工明确、关系顺畅、齐抓共管的格局,“统一战线不统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工作举措还不适应形势。对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系统的分析,对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安排和使用的方式方法探索不足。三是工作队伍缺乏系统培训。由于外事政策规定及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干部很难“走出去”交朋友,工作眼界和视野不够开阔,尤其是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影响了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三、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考

要深入贯彻中发[2012]4号、统发[2011]10号文件精神,围绕总体目标,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巩固一个格局、强化两种方式、建立三项机制、构筑四大平台”,推动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配合完成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巩固“一个格局”,就是以整合资源为关键,建立健全“统战部门牵头负责、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坚持明确定位、主动有为的原则,全面准确地履行党委赋予统战部门的职能,既要明确统战部门港澳台海外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做到尽职不越位,又要积极大胆开展工作,发挥好统战部门牵头负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统战系统内部的沟通协调,发挥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系统单位的作用。加强与涉港澳台侨工作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努力形成“统一部署、相互协调,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关系顺畅、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树立统战部门在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上的主导性、权威性。在某些领域,如在港澳台海外人士政策落实方面赋予地方统战部门一定的权力,使统战部门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港澳台海外人士及其眷属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实事,办一些好事,增强统战部门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利于更好开展工作。

2、强化“两种方式”,就是以提升素质为目标,始终坚持联谊交友与宣传引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根据社团领袖、工商人士、专业人才、中青年骨干等不同方面代表人士的特点,强化联谊交友和宣传引导两种方式。一要拓展视野、广泛联系,强化联谊交友。把所有涉港澳台侨工作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联系结识的港澳台侨人士纳入视野,不论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国别地区的广泛联系。要广交深交挚友,力求相互了解、彼此信任、情同手足、政治认同,特别注重结交关键时候站得出来、伸得出手、说得上话、压得住阵的代表人士。做到既要有大型的联谊活动,扩大影响、打造声势,又要有小范围交流活动,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既要吸引客商来内地投资发展,又要给予朋友信任支助;既要资金、技术,更要人才、人心;既要成绩、成效,更要根基、信誉。二要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强化宣传引导。针对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制定目标、规范内容、完善形式,构建体系。建立培养档案,对重要人士、领军人物要“一人一策”重点引导。建制内安排的代表人士原则上在其一届任期内,组织参加国情考察和国情研修班各一次,帮助他们切实增强对国情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使他们在考察调研中认识国情,在服务社会中提高素质,在合作共事中增进共识。要运用丰富的人文自然和社会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合理利用境外培训资源,探索异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3、建立“三项机制”,就是要以制度规范为保障,逐步理顺联系协调、信息统计、综合评价的工作机制

随着统一战线工作内涵的充实、任务的加重、职能的调整和工作力度的加大,相应的工作体制机制要逐渐理顺和健全。一是强化工作协调机制。按照“统一部署,明确分工,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方针,健全和完善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工作制度、具体要求和联席会办公室职责,狠抓落实,努力形成各司其责、齐抓共管、优势互补的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机制。二是完善信息统计机制。定期开展情况普查,及时掌握港澳台海外人士的数量结构、联谊交流、教育培训、建制安排等各类信息。对待比较复杂的人员,要及时通过网络、政府平台、海外交流平台进行查询、查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在信息采集上可以打破常规,探索一些新的办法。建立健全港澳台海外人士基本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打牢基础。三是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明确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中,把评价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优胜劣汰的正常进退流转机制,确保代表人士的代表性。

4、构筑“四大平台”,就是以优化环境为基础,着力打造建制安排、重大活动、交流联谊和协调服务的工作平台

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积极为代表人士搭建平台。一是夯实建制安排平台。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在政协、工商联、台联、海联会、光彩事业促进会及妇联、青联、侨联等团体的安排和推荐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台胞和海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可考虑参照全国政协邀请海外侨胞列席全国政协会议、部分省区市政协安排海外侨胞担任特邀界别委员的做法。妇联、青联、侨联等系统社团组织安排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要征求统战部门意见。二是打造重大活动平台。充分利用春节、元旦、清明、中秋等节庆平台,“华创会”、“台湾周”、“中博会”等品牌平台,“荆楚行”、“武汉行”等文化平台,积极向港澳台海外人士宣传内地,增进他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经济社会的了解,坚定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故土、故乡情结,吸引他们共同为祖国的发展用心出力。三是加强交流联谊平台。要通过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黄埔同学会等载体,充分发挥社团的凝心聚力作用。通过组团出访,拜会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联络感情,倾听建议;通过积极邀请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参观考察、寻根谒祖等,加强内地与港澳台海外各领域的交流,加深对代表人士的了解。多与港澳台海外社团建立友好关系,建立联系点,明确联系人,不断拓展港澳台海外工作载体,促进联谊活动的开展,以扩大联系面,发现更多有作为的新一代海外代表人士。四是搭建协调服务平台。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在政策法律许可范围内,为代表人士予以帮助支持,以更好地团结凝聚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要创新服务方式,除了传统的走访、慰问、谈心等形式外,酌情采用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的大事喜事和难事急事,积极关心,主动作为,努力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足做活。

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工作建设,必须提高海外统战工作干部队伍素质,针对海外统战干部缺少培训、出访受限等问题,要积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创造条件多安排海外统战干部参加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及各类院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交流、考察等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以更好更实地推进工作。

猜你喜欢
人士代表工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WHEELS IN MOTION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