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明 陈小平
(1.2.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包括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是民主党派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是组织成员参加民主党派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前沿,也是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我国民主党派的重要力量,在党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部属高校中基本都组建了6至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中有38位党外人士担任校长或副校长。[2]此外,在不少地方高校中也相继建立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如最近几年在武汉工程大学先后成立了民进、民建两个支部和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尽管地方高校中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立的时间较短、规模小,但是也必须做好这些新成立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这既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挥参政党职能作用的需要,对于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也会产生正能量。
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部属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相比,前者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组织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小;二是组织建设薄弱,重成员数量、轻思想建设,规章制度不健全、负责人党务工作经验缺乏;三是成员构成多样,新成员人数多,年纪轻、学历高、职称高,有海外留学经历新成员的所占比例也高,成员中缺少有影响的党外代表性人物;四是组织成员履职能力较弱,取得的成绩不大;五是单位提供给党外代表人士锻炼的岗位不多,进一步成长的台阶少。
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各个民主党派章程规定,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1)宣传、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决定,提高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组织成员过好组织生活;(2)结合地方高校的中心任务,推动成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3)关心成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解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组织系统反映社情民意;(4)做好组织发展以及培养、推荐党外后备干部工作;(5)支持成员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和管理,加快和谐校园建设进程;(6)发动成员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建设;(7)维护和执行本党派的纪律。
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领导班子的火车头作用表现不明显。基层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因此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就有了特别要求。首先要选一些“能做事”、“愿做事”、“会做事”的同志进入班子,其次要有合理的年龄层次和结构搭配。在班子选拔配备时既要考虑旗帜性人物,又要注意搭配善于做具体工作的同志。但是目前多数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配备,都没有达到上述要求,这使得班子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不足,班子的领导作用没有更好发挥,亦影响了组织的整体性功能地发挥。
2、基层组织磁力不强。一是缺乏代表性、旗帜性人物,成员偏重情感认同而组织认同和政治认同感不强,吸引力不足;二是开展活动缺少鲜明而又熟悉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有些甚至成了单纯的联谊活动,不利于提升党派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降低了成员对党派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地方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虽然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但对世情、国情、本地情况和社会各项建设情况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对履行参政党职能缺乏应有的实践锻炼。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参加社会服务、调查社情民意、研究分析社会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很难从宏观上为执政党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建议。
4、民主党派成员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的台阶有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地方高校中多数管理岗位都要求是中共党员,而非中共党员能提任的岗位也大多是副职,使得党派成员的锻炼机会少,进步成长台阶有限,成长缓慢。
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解决好现存的普遍性问题,必须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做保障、组织发展为基础、创先争优做动力的原则,依靠党内外和校内外的力量,齐心协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程。
1、加强思想建设,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装上“导航仪”
针对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特点,其思想建设的内容要科学安排,达到“同心”思想要求。要科学安排成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主党派的历史、党派章程和规章制度等基本知识,尤其要重点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使民主党派成员全面和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同心”思想,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确保每位民主党派成员切实做到三个认同:道路认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目标认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认同——以优秀中华文化的精华和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增强广大党派成员爱国爱组织的情感。
另外,思想教育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坚持实效性。基层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教育形式有三种:第一,集体学习法,即通过集体会议、培训班及报告会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分散学习法,即要求会员按照学习计划,开展自学,并利用网络或开会交流学习心得;第三,实践教育法,即将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可以成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科教、文化、卫生、法律等咨询宣传活动,扩大党派的社会影响力,或参加统战系统组织开展的“同心”系列活动(如湖北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同心建支点、同行助跨越”主题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此外,要确保思想建设的实效性,在高校开展基层组织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组织活动与高校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组织党派成员去调研大学生就业、高校学术与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等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组织活动与教师科研活动、企业的生产活动相结合,鼓励党派成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组织活动与发挥民主党派的功能相结合,促使组织成员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深入思考,并对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
2、加强制度建设、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运行配上“护卫舰”
一要推动地方高校中共党委健全与民主党派联系的工作制度。高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既要接受高校中共党委的领导,又要按照本党派的计划和要求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加强与高校中共党委的沟通和配合,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主动向高校中共党委通报年度工作计划、重要活动等,主动征求意见,争取配合和支持,同时高校中共党委也应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自主权利,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解决活动经费、场所、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多年来,许多高校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统战工作制度,如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支持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制度等等,促进了高校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3]借鉴部属高校中共党委统战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动地方高校中共党委建立和健全与民主党派联系的工作制度,是做好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前提。比如高校“两代会”等活动时,中共党委应确保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代表参加;作出重大决定前召开有民主党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复;高校统战部要定期或不定期约请民主党派成员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情况和思想情绪,解决党派成员遇到的困惑或困难。
二要完善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制度。要制定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工作、考核制度,规范基层组织成员培训学习、组织生活、考核、表彰、发展成员考察培养、发挥职能等各项制度。民主党派地方委员会要构建对包括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在内的考核体系。考核的内容应涵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发展建设、党派活动、参政议政水平、成员本职工作等几个方面,实行量化考核,得分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选拔任用党外后备干部的重要依据。
3、加强组织发展,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基石”
首先,培养优秀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精神和湖北省级中共党委的文件精神,都要求高校党委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安排使用和管理工作,将条件成熟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推荐作政治安排或实职安排。为此,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教学科研上争当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学术团队,争取一流的成绩,同时又要注意关心身边教师员工和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见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努力成为优秀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
其次,组建优秀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经典管理学领导理论认为,“组织的绩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都与领导者的领导工作效果有关”[4](P2524),因此组织的负责人要选好。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优选领导班子带头人,组建班子要重点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社会影响较大,对党派贡献突出的优秀代表人物;二是优化班子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配置班子成员;三是加强对班子成员的培养教育。高校中共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组织对高校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要进行有计划地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其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第三,建设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各高校中共党委、各党派基层组织及上级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预测、合理规划,把有发展前途的成员放在特定的岗位、关键岗位上锻炼。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锻炼。培养锻炼要结合实际,逐年滚动调整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后备干部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第四,培育和发展高素质的新人。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先物色培育再考核发展,严格标准、严守发展程序,把好入口关。同时考虑优化党派基层组织结构。此外高校统战部要协助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4、加大组织建设的推动力,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前进绑上“助推器”
学习执政党党支部的建设经验,在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先进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争当优秀的参政党党员,为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前进的动力。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在于树立典型形象,以典型为标杆,带动组织全体成员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推动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基层组织成员发挥聪明才智,通力合作,精心设计出能够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的活动载体,探索正确处理传统继承与思路创新、经验总结与方法探索之间的关系,着力激发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人员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走向更高的水平。
总之,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将会把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变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充分发挥他们的功能作用,为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吴平魁.关于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思考[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9.
[2]张峰林,刘定平.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研究的定位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41.
[3]汪梦军,郝俊严.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方法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5.
[4]张玉利.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