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美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从小酷爱文学,善于辞令,具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文学生涯虽然短暂,却著述颇丰,完成了十二卷小说与诗歌,其代表作品有《街头女郎玛吉》、《红色英勇勋章》、《海上扁舟》、《蓝色的旅馆》等。
《街头女郎玛吉》(以下简称《玛吉》)是克莱恩的第一部作品,描述了一个女孩在恶劣生活环境迫使下走上绝路的故事。因小说取材于城市贫民窟,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与当时美国文坛盛行的“高雅传统”格格不入,很多出版商不敢接受,克莱恩不得不自费化名出版。1895年,克莱恩的另一部作品《红色英勇勋章》出版后,获得了空前成功,使其一举成名。因此,《玛吉》得以在1896年再版,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著名作家豪厄尔斯认为,《玛吉》是克雷恩的“最好的成就”。斯皮勒等人编写的《美国文学史》则明确指出:“随着《玛吉》的再版,美国的现代小说诞生了。”(孙致礼:1981:33 -35)克莱恩的创作标志着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创作时代的到来。
小说主人公玛吉是一个生长在贫民窟的工厂女工,是一朵泥潭里开出的花。她美丽,纯洁,善良,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对爱情充满了甜蜜浪漫的幻想。这也为她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悲惨命运涂上了宿命的色彩。玛吉的悲剧根源是复杂、多元的,是内因(人物性格)与外因(社会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
南北战争后,美国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黑奴的解放、先进技术的采用、矿藏的开发和铁路干线的建成以及大批移民的涌入,从劳动力、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为美国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世纪80年代后,经济危机频发,大量中小企业破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此时的美国贫民窟大量涌现,犯罪率不断上升,整个美国面临着失业、贫困、两极分化等一系列问题。克莱恩把《玛吉》置于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清晰地表达了自然主义关于人和环境互相冲突这一主题。
玛吉出生在满目疮痍的贫民窟内,和家人住在一个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的公寓里,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卵石路上,黄色的尘土被秋风刮起,冲着各家窗口直打旋旋。晾在太平梯上的长件衣服在随风拍打。在所有背静地方,到处是水桶、扫帚、拖布和瓶子。大街上,小孩子们有的在玩闹斗架,有的傻痴痴地坐在地上,挡着车辆的去路。令人望而生畏的女人,头发蓬乱,衣衫不整,不是靠在栏杆上闲聊,就是发疯似地大吵大闹。枯瘪干巴的老人坐在偏僻的角落,吸着烟斗,那安于现状的神态颇为有趣。”(孙致礼,1981:211)克莱恩通过这一段对贫民窟生活的真实描写,创造出了一种消极、黯淡,颓败的意象,然后再让他的主人公出场,“一个衣衫破烂的小女孩,拖着一个满脸通红、大哭大叫的小孩儿,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走着”。旨在表明人在这样一个恶劣严峻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长大后,为了生计,也为了能够早日摆脱贫困的生活,在“当婊子”与“做工”之间,玛吉选择到一家衬衫厂打工,赚一个星期五块钱的工资。虽然玛吉和其他女孩一样对这份工作和老板充满了愤恨和不满,却也只能整天坐在车间蹬着机器,忍受老板的刻薄和侮辱,无可奈何。
由于玛吉的美丽,因而被哥哥的朋友皮特看中并引诱与其同居。对皮特的轻信与幻想,玛吉不仅仅是出于爱情的盲目,更多的是出于希望“阔绰的”皮特能帮助她脱离贫困,跳出泥潭,从此过上美好生活的渴望。不久,在遭到皮特的玩弄、欺骗和抛弃后,玛吉不得不流落街头沦为妓女,最终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跳河自尽。玛吉生于泥潭,长于泥潭,最后也死于泥潭。玛吉的这一悲惨结局表明在当时的社会,纽约贫民窟污秽肮脏的恶劣环境,使人无处可逃,最终被污水无情地吞噬。
玛吉的家庭环境更为恶劣。玛吉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拿着微薄工资,每天喝酒买醉来麻痹自己,逃避家庭的争吵和生活的纷争。玛吉的母亲是贫民窟里的那种典型的泼妇,邋遢、粗鲁、满嘴脏话、自私冷酷、嗜酒如命,对孩子动辄拳脚相加。玛吉的哥哥吉米生性好斗,愤世嫉俗,对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仇视心理,仇富心理。“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捕。没等长到很大年纪,他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可观的记录。”玛吉从小就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漠视和责罚中长大,没有关心,没有温暖,尝尽了家庭暴力的苦果。这种暴力不仅体现在对其身体的伤害,更体现在对其精神的摧残。在玛吉的母亲约翰逊夫人身上看不到任何母性的光辉。在约翰逊夫人的眼中,玛吉是婊子,贱货。无论是在私下还是当众,约翰逊夫人都对玛吉极尽了辱骂、挖苦、嘲笑、贬低之能事:“叫她一辈子不得好死!叫她什么也吃不上,只能啃大街上的石头、泥巴。叫她睡在阴沟里,一辈子也见不到日头。”玛吉被抛弃后,意欲回家,约翰逊夫人和吉米却把她赶出家门,对她的生死置之不理。
美丽善良的玛吉与家人之间极大的反差,衬托出玛吉本已凄惨的命运更加可悲。正是家人的冷漠无情,造成了玛吉精神和心灵上致命的打击,使她一步步堕落,并最终走向死亡。
中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对玛吉精神上的摧残是玛吉悲剧的另一主要原因。中产阶级所奉行的道德标准之一就是体面,即被他人认可和接受。生活就是一出戏,社会是舞台,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要得到他人的肯定,社会的认可,就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自己的表演为他人所接受。这正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他人即地狱,人的所作所为是给别人看的。在这种假惺惺的道德准绳的指导下,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虚情假意。小说中人们对玛吉堕落的反应就是这种道德观驱使的结果。
约翰逊夫人是一个典型的贫民窟的泼妇,粗暴、酗酒,自私自利,可是在人前她却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的正派的可怜的母亲。女儿的堕落给她,给她们家带来了耻辱和灾难。为了维护她那正派高贵的形象,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吉米把玛吉找回家的提议,毫不留情地把回家的玛吉赶出了家门。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更突出的反映在皮特对玛吉的玩弄。皮特看似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同时也温柔、体贴,其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自私、虚伪与冷酷,他仰慕玛吉的美貌与善良,但只把玛吉当作“猎物”来占有,半点不能容忍玛吉的异议与反抗。在皮特看来,美丽、单纯的玛吉只不过是其用来炫耀的“猎物”而已。玛吉的美丽满足了皮特的虚荣,当他觉察到别人对坐在他身边的玛吉偷偷打量时,他感到满足和骄傲。可是当玛吉可能会威胁到他在酒吧的地位时,他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的请求,还恬不知耻地认为玛吉的悲剧是其母亲和哥哥一手造成的,与自己毫无关系。作者对其丑陋嘴脸和肮脏灵魂的刻划,是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极度讽刺。
在小说中,作者对玛吉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道德环境近乎真实的描述,旨在揭示环境力量的强大和人的微不足道。借此来推出小说的主题之一——人是环境的牺牲品。
玛吉的悲剧同时又是性格的悲剧。有学者认为爱慕虚荣是玛吉性格悲剧的主要原因,但本文认为纯洁善良,过度天真才是玛吉性格悲剧的根源。
玛吉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虽然从小在贫民窟长大,却保有一颗纯洁的心。对此,克莱恩在小说中写到:
小姑娘玛吉在泥潭里长成了一朵花,出落成一位漂亮的少女,成为公寓区一个极其罕见的奇迹。朗姆巷的污垢似乎与她是绝缘的。全楼上下左右的哲学家们无不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当她还是个孩子,在街上与顽童玩耍打架时,她就厌恶泥污。只因她穿得又破又脏,不被人们所注意。
玛吉的纯洁突出地体现在其受到诱惑并抛弃之后,其内心的自我折磨与谴责。玛吉是受害者,但在受到母亲、兄长的责难,邻居的飞短流长时,她也认为自己是罪恶、肮脏的。这就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与谴责,其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深重和剧烈。她虽然在失去贞洁之后被生活所迫沦为妓女,但内心一直被某种自责的情绪所煎熬,最后不得不跳河自杀结束痛苦寻求解脱。
玛吉的性格悲剧更体现在其耽于幻想,过度天真。
脱离贫困,跳出泥潭是憎恶贫穷,向往美好生活的玛吉的梦想。但是面对现实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呢?依靠家人吗?不!她的母亲是一个脾气粗暴,嗜酒如命的泼妇;她的哥哥是一个好勇斗狠,惹是生非的混混。他们是靠不住的。自食其力吗?也不行。贫困家庭长大的她,没有学历没有关系,能找到一份工作糊口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能够奢望美好的生活呢?嫁的好似乎成了她最好的选择。因此,当她看到光鲜亮丽,见多识广的皮特时,就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毫不了解的皮特身上。于是她开始装饰房子,注意衣着,希望用自己的美貌来引起皮特的注意。把自己的命运依附于一个不了解的陌生人,是玛吉的天真之一。在了解皮特之后,还对皮特心存幻想,死心塌地是玛吉的天真之二。
恶劣的环境和本人的天真导致了玛吉的悲剧。作为一个自然主义作家,克莱恩以其写实的手法叙述了街头女郎玛吉悲惨的一生。《街头女郎玛吉》很好地展现了作者关于人物的命运取决于环境和人性固有的弱点的主张。《玛吉》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自然主义作品是实至名归的。
[1]孙致礼.《街头女郎玛吉》译后[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3) :32 -35.
[2]斯蒂芬·克莱恩.街头女郎玛吉[J].孙致礼译,译林,1981,(4):211-237.
[3]陈晶.生存的困惑与选择[J].云梦学刊,2001,22(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