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涛
(河南省路桥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00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深入,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经济上的腾飞,目前已然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世界的高速公路里程排行中,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排在了第二位,但是由于当年所修建的公路受到了来自于资金以及技术的局限,到今天已经无法较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很多省份针对高速公路的扩建已经提出了详细的措施,而各省份内关于高速公路的实际扩建与养护工作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而扩建与养护跟新建设项目是不同的,前者需要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以及施工组织的详细方案,由于本文的讨论范围局限于高速公路的扩建养护工作中的施工组织,因而下文中将不着重讨论交通组织的实际情况,而是讲施工组织的方案作为其中的讨论重点。
我国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需求产生是比较迟的,而这则主要是受到具体建设条件、道路状况、建设理念、养护需要以及服务要求等因素的制约,现有高速公路上往往存在着驾驶行为不规范、混合行驶、交通量持续快速地增长等客观现象。而高速公路作为我国经济运输的动脉,对于我国的产业布局以及城镇规划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或说制约作用,它不仅与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密切关联,而且由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因而必须尽量地减少可能造成的交通干扰。
所谓的施工交通组织主要包括交通组织和施工组织,而这两者则是相互关联且密不可分的。与一般的新建公路的施工组织不同,改扩建的工程施工组织是在不完全中断交通的条件之下进行的,它将与改扩建期间的实际交通组织一并纳入考虑。
在实施改扩建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管制其中的交通情况,且施工组织所制定的方案也必须结合实际的交通情况。总的来说,就以往的改扩建工程以及养护工程中所涉及的施工组织方案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六种方式:
(一)全封闭式施工:所谓的全封闭式施工所指代的是把高速公路的施工路段中的原有交通进行分流之后,再实施具体的改扩建工程。这种方案类似于新建工程的施工情况,因为其施工期间必须要考虑施工车辆的实际交通组织,往往将有平行道路设置的作为主要的分流道路。该施工方式的优点在于便于缩短和控制工期,易于保证整体施工的交通安全以及施工安全。而这种方式的缺点则在于为分流道路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对于平行道路,为会沿线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半幅封闭式施工:所谓的半幅封闭式施工中将要封闭高速公路的半幅,而主要的施工事项则在该幅内进行。而这种方式可进一步细分为半幅分流施工与半幅双向行驶施工。其中半幅分流方案比较适用于含有平行道路的高速公路,且一般适用于整体施工路段比较长的工程项目,当施工团队采用该种形式时,需要提前将平行道路中的行车道进行重新划分,从而使其适应具体车辆行驶中方向不平衡的这一交通要求。而半幅双向行驶施工方式则比较适用于施工路段比较短或者交通量比较小的情况,一般来说养护工程会选择该种方式进行施工。
(三)全幅区的分车型分流施工:为了能够限制一些车型进入高速公路去,我们可采用全幅区的分车型分流施工方式,该方式能够保证实际施工道路路段内无车辆运行。该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兼顾分流道路和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能够实施双侧施工,整体的工期比较短,且工作面比较大,但是该方式的安全性也比较差,一般来说会要求车辆在道路内限速通行,并且需要配备一些必要交通协管人员来进行交通管制工作。
(四)半幅区的分车型分流施工:这种半幅区分车型分流的施工方式能够限制部分车型进入半幅高速公路范围内,并将单向部分的车辆分流到其他道路后再组织施工。该方式中的施工道路既可以是平行道路也可以是对半幅高速公路的部分断面。这种当时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减缓分流道路以及扩建半幅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而其缺点则在于会影响半幅路面的具体施工情况,且整体工期比较长。
(五)开放式施工:开放式施工方式是不需要进行交通管制的,因而一般比较适用于一些交通量比较小的路段,多见于路基施工现场。该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会对交通出行路线以及民众的出行习惯造成影响,但是该方式的缺点则在于会造成一定的施工干扰以及交通干扰,特别是在路面施工的期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六)组合式施工:组合式施工所指代的是在施工中采用上述所提及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式进行组织施工。而如上所述,上述几种施工方式各有利弊,因而对于一般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往往不宜采用单一式的施工组织形式,而应根据实际改扩建项目的情况来灵活组合运用。既可以根据不同的进展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施工形式,也可以在一单项工程的施工阶段采用组合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路段本身的特殊性选用不同施工方案。
(一)路基工程:对于改扩建的路基工程来说,应当重点解决其中的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性以及加宽路基的地基处理这两大问题。为了能够加强新老路基两者之间的结合,应先清除填方路基边坡现有的坡面松软土层后再挖成适当高度和宽度的台阶,再填筑新路基;严格施工工艺流程,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处理加宽路基基底保证工程质量。
(二)路面工程:目前很多高速公路项目所采用的多是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而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从施工工艺上彻底消除纵向裂缝,对于新老路基的沥青上面层可以同时施工。
(三)桥梁工程:在对普通桥梁两侧进行加宽处理时,应同时对桥梁下部的两侧进行施工,而对于桥梁的上部则可以分幅进行施工。特殊结构的桥梁加宽方案可以在整体工程设计中加以关注,并比较各类方案之间的优劣性,而后择优选取。
(四)涵洞以及通道工程:一般的涵洞和通道工程都需要进行改建,而其改建方式多为接长,总的来说施工工序比较简单,往往与路基的加宽处理同步进行,对整体高速公路的交通组织所产生的影响较小,但是通道工程会对被交线上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五)隧道工程:在对隧道实施拓宽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少问题,一般来说不用选用直接加宽的方式,而会在总体设计中重点研究一种分离式的加宽方案或者不加宽仅仅增加监控之类的服务设施方案。
(六)互通式立交:对于互通式立交所进行的改扩建可以通过原位实施或者移位实施,也可进行拆除另建或者局部改建的方式,而施工主要包括主线、匝道、连接部、被交线、立交桥这五个部分。在对主线的上跨立交进行改建时,连接部一般存在较小的移位,而新的连接部往往存在于原匝道连接部以外,因而可以先期实施,并保持原连接部的持续运营;在匝道线形拟合之后,部分路基仍需改建,需先实施新建部分的操作,而后利用部分衔接,限制匝道内的交通行为,最后再废弃部分路基。若原位改建时,则可在不中断互通式立交正常运营的前提之下,通过修建临时的便道或者便桥来维持施工中的交通转换,并应合理地确定施工工序,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交通中断的时间。在互通式立交新建之时,应不影响主线交通的运行,所采用的交通组织方案也应趋于简单化。枢纽互通式立交以及复杂的互通式立交,都应从服务水平、工程经济性、功能、交通组织、施工方案这些方面来进行比较。
通过对改扩建进行效果评价,我们能够掌握整体施工期的实际通行能力,进而可以对施工交通组织有可能完成的效果进行预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即施工阶段效果评价、负经济效益评价、服务水平分析评价、安全评价。
(1)施工阶段效果评价。对施工阶段进行效果评价主要是指针对施工中的改扩建工程来对道路本身和所涉及的司乘人员的影响情况来进行分析评价,而在分析改扩建施工中不同阶段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2)服务水平分析评价。在对改扩建的道路和分流道路的正常交通量以及分流后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之后,我们可以对该阶段的服务水平做出分析评价,一般而言,改扩建在其施工期间的实际服务水平应当达到3级以上,而对于分流道路中的服务水平则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不引起交通堵塞或者对周边居民的出行产生不大影响即可。
(3)负经济效益评价。一些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能会导致原有交通量由于受到施工影响而出现转移,或者由于受到车辆限速的影响而降低了其运输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改扩建工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经济效益。而对于改扩建的施工期间造成的负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利用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手段相结合来进行评价。主要来说,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因车辆绕行其他道路所增加的运输里程、由于车速降低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分流道路所造成的交通拥挤、其他道路的养护费用的增加比例、交通安全事故的增加情况以及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减少之后所带来的负经济效益分析。
(4)安全评价。在施工交通的组织方案正式确定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安全性评价,并且通过评价结果来提出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
[1]刘继华,王文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问题与对策[J].中国公路,2005 年第5 期
[2]刘继华,王文斌.高速公路改扩建设组织工程浅析[J].交通世界,2009 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