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考辨

2013-08-15 00:54吴祥云常业安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寓言

吴祥云, 常业安

(昭通学院a.外国语学院,b.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一、寓言故事的界定

寓言故事是一种含有讽喻或劝喻性的、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寓,就是寄托,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寓言通常是作者把深刻的道理或哲理寓于一个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锋利,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领悟,并从中获取教益。

《辞海》对寓言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比较科学、准确的: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类似的说法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寓言是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一般说来,寓言故事的结构大多比较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生物。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在为自己的《寓言诗》作序时就寓言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的教训,好比灵魂。”由此可见,寓言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教训和故事。只有教训而没有故事,至多是一个譬喻,不能算作寓言。反之,只有故事而没有教训,也只能算作一个小故事,不能成为寓言。因此,只有一个具有明显的讽刺或劝诫性质的教训、道理或哲理的简短故事才能算作寓言。

关于寓言故事的界定,四川大学干天全教授提出了以下四个辨识寓言的标准:

“第一,寓言作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而不是一般褒贬是非善恶的故事;要求有故事,就不仅是一般的、抽象的比喻或格言、警句式的议论。第二,寓言故事的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人物关系或拟人关系也较单纯,不需要错综复杂的结构形式。第三,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既可是人,又可是有生物和无生物,这反映出寓言虚构性的特点。第四,寓言的主题(寓意)表现离不开借喻这种形式,需以故事为喻体,以寓意为本体。寓言的故事作为喻体有情节,而一般比喻没有情节。寓言故事和一般故事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比喻寄托,后者没有。”[1]

一般说来,寓言故事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或启发性;2.强烈的讽喻性或劝喻性;3.故事内容或情节的虚拟性;4.语言精炼,表现力强;5.篇幅较短,结构紧凑;6.表现手法多为借喻、夸张、拟人等。

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寓言起源于民间,原是民间的口头创作,是从有关人们所熟悉的动物的故事衍化而来的。我们知道,在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靠渔猎为生,动物就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熟悉动物,细致观察动物的习性,就成了他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逐渐地,动物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人们将动物“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性格,凭借动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要说明的事理。因为人类初期没有文字,口头创作这一文学体裁就应运而生。同时,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限制,初期的寓言这一口头创作主要以动物为主人公。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寓言故事不仅以动物为主人公,还出现了以历史人物或虚拟人物为主人公,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比如《五十步笑百步》、《邹忌讽齐王纳谏》、《指鹿为马》、《讳疾忌医》等就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而《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是以虚拟人物为主人公的。

中国古代寓言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寓言》中。但庄子所说的“寓言”是指文章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而非一种文体:“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关于中国最早的寓言比较著名的有三种说法:白本松先生认为中国寓言至少在殷商中后期即公元前13世纪左右就产生了;[2]严北溟先生认为中国寓言萌芽于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之际;[3]陈蒲清先生、曹日升先生认为中国寓言萌芽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末期。[4]综观中国古代寓言发展史,中国古代寓言主要经历了先秦哲理寓言、两汉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过渡性寓言、唐宋讽刺寓言和元明清诙谐寓言五个时期。[5]先秦寓言和唐宋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两次高潮。

先秦寓言思想内容精辟,艺术造诣精湛,融合文学、史学、哲学为一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散见于诸子百家文论、历史典籍等作品之中,如《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墨子》、《列子》、《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其中,《庄子》有寓言大约一百八十多则,以狂放恣肆、激情浪漫、细腻传神的描写,创造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堪称先秦寓言中的极品,有许多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

两汉寓言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等多种原因,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不如先秦寓言。据统计,两汉寓言有约六百则,主要散见于刘向的《说苑》、《新序》,刘安的《淮南子》,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韩婴的《韩诗外传》等,另外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也有少量的寓言。这一时期的寓言,题材内容主要局限于儒家经典和历史故事,缺乏生动、浪漫、传奇等色彩,精彩寓言不多。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历史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相似,社会动荡不安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社会的不稳定造成人们思想的活跃,但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是骈俪辞赋、五言古诗、文艺理论、笔记小说等,寓言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魏晋南北朝寓言主要出现在邯郸淳的《笑林》(我国第一部笑话专集),刘昼的《刘子》、萧绎的《金楼子》、符朗的《符子》等理论著述,以及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笔记小说中。另外,随着印度佛经大量传入中国,印度佛经寓言形成了《百喻经》这部寓言专集,对中国的寓言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寓言寓意深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是中国寓言史上的第二高峰期。唐朝中期,自韩愈、柳宗元反对“骈四俪六,锦心绣口”的骈体文,倡导“文以载道”、“词必己出”、“文从字顺”等文学主张之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唐代寓言的创作高潮亦随之而起。韩愈身体力行,写出了寓言传说《毛颖传》。柳宗元更是写出了寓意深刻、题裁广泛的《三戒》、《黔之驴》、《蝜蝂传》、《临江之麋》等二十余篇优秀寓言以及寓言诗《行路难》、《笼鹰词》等,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成为了众多寓言作者中的佼佼者。其他名家也不乏寓言佳作,如,刘禹锡的《鉴药》、《儆舟》、《说骥》等,罗隐的《说天鸡》、《荆巫》、《槎客喻》等,皮日休的《悲挚兽》等,陆龟蒙的《招野龙对》、《蠹化》、《野庙碑》等,以及来鹄的《猫虎说》、林简言的《纪鸮鸣》、杨夔的《较贪》、无能子的《鸩蛇之毒》等,在唐代寓言中争奇斗艳,各具特色。在业已成形的唐代寓言的影响下,宋代寓言继续在文、诗、词、赋等各个文体领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秦观、宋祁、邓牧等一大批文人均有寓言作品流传于世,其中以苏轼的寓言作品最为出众。苏轼的寓言深受庄子寓言、佛经寓言和柳宗元寓言的影响,寓意深刻,笔锋犀利,幽默诙谐,其《艾子杂说》不仅是中国寓言史上的第一本寓言专集,而且是苏轼抨击朝廷弊政,揭露黑暗腐朽的力作,对后世寓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元明清时代是封建统治高度集中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虽然元曲、明清小说以及诗词是那时的文学主流,但这一时期的寓言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寓言作家和寓言作品也不少。这一时期的主要寓言专集有刘基的《郁离子》,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和《燕书》。另外,大量的寓言作品散见于许多文人的文集或著作中,如方孝孺的《逊志斋集》,陆灼的《艾子后语》,江盈科的《雪涛小说》、《雪涛谐史》,浮白主人的《笑林》,冯梦龙的《笑府》、《广笑府》、《古今谈概》,刘熙载的《寤崖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石金成的《笑得好》,程世爵的《笑林广记》,小石道人的《嘻谈录》,吴趼人的《俏皮话》等。从总体来看,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到了这一时期显得更加独立,寓言的表现形式、手法、风格等也更加符合寓言自身的创作要求。元明清寓言大量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许多不愿入仕和不能入仕的文人以及一些官场失意的文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无权无势,只好通过诙谐寓言来略抒胸臆,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2.明末清初,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文人抗清失败,找不到出路,于是大量编撰诙谐寓言来抨击时弊。3.清朝建国后,大兴文字狱,士人们也只好用诙谐寓言来讥讽社会及当权者的黑暗。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先秦至清末一直不断有寓言作品出现,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考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自先秦到清末,虽然作品众多,异彩纷呈,但一直没有“寓言”这一专门文体的称谓,且别称较多,比如“说”、“偶言”、“谐隐”、“譬喻”、“戒”等,也没有古人曾经为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统一定名并确定其概念,也没有一部寓言专史或一部寓言专论,或者对以前或同时代不同作家的寓言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类结集,大多散见于或寄生于其它文类作品中,而且把寓言作为作为独立的文学品种也为时较晚,体裁不仅有寓言故事,还有寓言诗。鉴于以上原因,后人在考辨中国古代寓言时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常常产生分歧。同时,后人要想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作品中系统、完整地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更是难上加难,难免挂一漏万。

前面已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因此,中国寓言肇始于何时,因无史料可查,已无从可考。根据寓言的定义和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出,中国古代最早的寓言应该出自《尚书·盘庚》:

“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

这是殷帝盘庚在说服臣民把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时所说的一段话。盘庚讽刺那些不愿迁都的人就像乘船渡河的蠢人,已经上了船却不肯渡过河去,在犹豫不决的等待中渡船逐渐朽烂,不仅自己将要被水淹没,大家都要一起被淹死。在渡船将要沉没时,不但不去追究沉船的原因,还无端发怒。此时发怒有什么用处呢?盘庚旨在说明,为了避免水患,人们必须迁都。如果不迁都,等到大水把都城淹没了,大家都要被淹死,临死时还抱怨不已,也不去追究被水淹死的原因,那是多么的愚蠢!白本松先生认为这个例子是推断中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的理由,而闫丽红却认为,寓言都是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这个故事用的是第二人称“尔”、“汝”,是直接的比喻,因此不能算作寓言。[6]从《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关于寓言的定义来看,并没有说寓言故事一定要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另外,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首“寓言诗”或者“禽言诗”的《豳风·鸱鸮 》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而不是第三人称: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再者,《尚书·盘庚》中的这一段故事符合寓言的故事性、讽喻性、虚拟性等特征。白本松先生认为这一段故事“还带有寓言母体的某些特性”。[2]由此可以推断,《尚书·盘庚》中的这一段故事应该算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寓言。

在中国寓言史上,“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的《庄子·寓言》中,但庄子所说的“寓言”不是现代意义的寓言概念,而是指文章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即假托别人所说的话来取得十言九信的效果,没意识到“寓言”是可以发展为一种独立成篇的文章体裁。查考中国古代寓言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历代寓言不仅没有统一的称谓,而且寓言这一文体概念也成型较晚,一般都散见于或寄寓于其它作品或文体之中。“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有许多别称,比如,《韩非子》把寓言称为“说”,汉代刘向的《别录》称之为“偶言”,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谐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喻经》、《杂譬喻经》将其翻译为“譬喻”,唐宋时期称之为“说”、“戒”、“言”等(如柳宗元的《三戒》苏轼的《艾子杂说》等),明朝天启五年(1625)出版的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口述、张庚笔录的汉译本《伊索寓言》被翻译成《况义》,等等。直到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才正式使用“寓言”一词,其涵义才与国际接轨。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茅盾(原名沈德鸿)选编的《中国寓言(初编)》沿用“寓言”一词,“寓言”这个概念才进一步普及开来,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寓言这个概念成型较晚,人们常常会将其与其它文体概念相混淆,比如历史故事、小故事、成语、譬喻、谚语等。其实,寓言与历史故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历史故事叙述的是历史事实,而寓言所叙说的是借喻或虚拟的故事;历史故事所叙说的也许会给人予教益或启发,也可能不会,而寓言故事一定隐含一个劝谕、教训或讽刺等。小故事只是讲述一件事情,所讲述的也许是要说明一个情况或道理,但不具备讽喻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比词语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语的语言单位。成语一般源自于典故、寓言、历史故事或其它故事等,思想内涵深刻,简短精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语言表达。成语的寓意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中,而寓言的寓意是寄寓于故事之中。这是成语与寓言最关键的区别。当寓言广为流传之后,也会变成成语。所以,寓言和成语有时候就会很难区别。譬喻只有寓意,但没有故事,而寓言既有寓意同时又有故事,所以较易区分。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谚语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或短语,不具备故事性,而寓言是一则故事。因为寓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也会成为谚语,所以有时候也会产生混淆。

另外,由于中国古代寓言的出处大多大多散见于或寄生于其它文类作品中,有的没有标题,所以寓言的定名各个选本也就不太一致。比如,选自《庄子》的同一篇寓言,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外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杨译”)中标题为“东施效颦”,而在乔车洁玲编选、英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12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乔译”)中标题为“丑女效颦”;另一篇杨译称之为“井蛙”,乔译称之为“坎井之蛙”。这类例子还有很多。中国人大体能揣测出不同标题的寓言是同一个寓言,但外国人就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寓言定名的标准自然就摆到了寓言选编者的面前。本文认为,寓言的定名应该以中国大众最为普遍、最为流行的名称来确定寓言的标题,或者以国家权威机构如教育部、外交部等颁发或出版的有关的官方文献、书籍等,或者有关的权威词典、百科全书等,以及权威报刊杂志的说法为准,不得自行定名。有的寓言的名称甚至可以借用中国的成语,因为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语言表达,比较能为大众所熟知、接受。个别生僻的寓言,上述情况均无可考,则应该用简洁、明了的标题来定名。另外,我们还发现,同一出处的同一篇寓言的文字内容在不同选本中也不太一致。我们以杨译和乔译的同一寓言为例。

杨译原文:

失斧疑邻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扬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7]

乔译原文:

亡斧疑邻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8]

不难看出,这两个选本不仅标题不一样,而且段落、标点也不一样,还有杨译用“鈇”而乔译用“斧”,另外,杨译是“俄而扬其谷而得其鈇”,而乔译是“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当然,专家、学者一眼就看出孰是孰非。我们在选文时要尽量多查询、考证准确的原文,尽量不走样。其它选本也有类似问题。

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收集现状

中国首部古代寓言故事选集当属1917年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茅盾先生编选的《中国寓言(初编)》,中国首部古代寓言研究专著是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胡怀琛先生著述的《中国寓言研究》,中国首部古代寓言专史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陈蒲清先生著述的《中国古代寓言史》。据石牧林[5]统计,近30多年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本主要有:北京大学中文系选编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陈蒲清等选编的《中国古代寓言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周大璞审定的《中国历代寓言选(上、下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刘国正等选编的《寓林折枝》(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公木、朱靖华选注的《历代寓言选(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王恒展主编的《中国古代寓言大观(上、中、下卷)》(明天出版社,1991年版),仇春霖主编的《古代中国寓言大系(1-3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陈新璋主编的《中国寓言精选》(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刘卓英注译的《唐宋寓言注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马亚中、吴小平主编的《中国寓言大词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袁晖主编的六卷本《历代寓言》(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等。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古代寓言选本的汉英对照版主要有杨宪益、戴乃迭等英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 Ancient Chinese Fables》(汉英对照)(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乔车洁玲选译的《中国古代寓言一百篇100Ancient Chinese Fables》(汉英对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乔车洁玲选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 Ancient Chinese Fables》(汉英对照)(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12月第一版)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英文版主要有由伍民等英译的“China Ancient Fables”(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1版)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考辨是一项严谨而又艰苦的工作,许多专家学者曾经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时代的信息化,此项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1]干天全.中国古代寓言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54—59.

[2]白本松.试论中国寓言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52—58.

[3]严北溟.前言——中国古代哲学寓言故事发展的历史观[M].中国古代哲学寓言故事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陈蒲清,曹日升.附录:试论中国古代寓言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中国古代寓言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667.

[5]石牧林.绪论.宋代寓言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2.

[6]闫丽红.先秦寓言概述.先秦寓言的特征及其民族文化意蕴[D].兰州大学,2006:6.

[7]杨宪益,戴乃迭.中国古代寓言选 Ancient Chinese Fables(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6.

[8]乔车洁玲.中国古代寓言选Ancient Chinese Fables(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92.

猜你喜欢
寓言
汉字寓言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寓言的马甲
寓言的马甲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昙花(寓言)
《补玉山居》:破解时代的寓言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