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 吴天琦 邓昕婷
(1,2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610500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 重庆404100)
天然气集气站内使用的是四川某公司的HT-7D 和TCI 这两种缓蚀剂,这两种缓蚀剂都是CO2抑制剂且对Cl-腐蚀也有抑制作用, 其中HT-7D 还可以抑制H2S 腐蚀,TCI 有一定程度的乳化倾向,需要和破乳剂(OP-1)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使用。这两者缓蚀剂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是具有一定毒性的有机化学品。现场会稀释后使用,会按照特定的存放要求进行贮存。
为了保证缓蚀效果, 此气田的有关部门会对缓蚀剂进行周期为一年一次的抽样检测,并对缓蚀率进行监测。
通过现场调研可知, 此集气站的缓蚀剂加注工艺为喷雾泵注。 缓蚀剂储罐(高位罐)内的缓蚀剂灌注到高压泵内,经过高压加压送到雾化器,最后喷射到管道内,。 雾化后的缓蚀剂液滴能够比较均匀的附着在管道内表面上,形成保护膜。
天然气集气站管道防腐缓蚀剂注入系统流程主要有补水系统、缓蚀剂储罐、计量泵和其他仪表组成。 其中采用计量泵,与每个计量加注橇匹配的计量泵各2 台, 共6 台; 采用防爆节能电机,防爆等级ExdIIBT4,每个计量加注橇各2 台,共6 台,与泵配套,电机上带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
泵出口压力至少大于加注点运行压力2MPa 以上;泵出口管路上设缓冲器1 个,且设置有安全阀和止回阀;泵进口管路上配过滤器。
另外,还有设备之间配管、阀门、自控仪表、配电、操作平台和橇块底座地脚螺栓等。
缓蚀剂补水系统主要是指与水处理系统相连的补水管线。水质必须是经过处理后的洁净水, 目的是为了防止水中杂质堵塞喷头或缓蚀剂注入管线; 同时此天然气集气站配有水处理系统,可保证水源洁净。
缓蚀剂储罐是将缓蚀剂同其他溶剂(一般指水、油或破乳剂等)混合均匀并有一定储存功能的容器。 为了保证混合均匀,一般会在罐顶安装电动搅拌器,对保证缓蚀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冬季寒冷地区,还要安装加热器在储罐底部,铺设保温层给储罐外壁,保证缓蚀剂温度恒定,进而保证缓蚀效果。
缓蚀剂储罐的材质一般为316SS 不锈钢, 防止因腐蚀而产生的锈渣进入到加注喷头中;且缓蚀剂储罐的体积不宜过大,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 另外,为了保证缓蚀剂注入的连续性,一般有两个储罐同时工作,一个用来混合和加注缓蚀剂,另外一个用来工作。
此气田采用的缓蚀剂储罐容积为2-4m3,为常压储罐,其出口直接与泵的进口连接。 储罐应配有玻璃管液位计,储罐底部应设有排液口。 储罐顶部设通气管,通气管顶部安装防爆阻火呼吸阀,
缓蚀剂加注泵的类型为液压隔膜计量泵, 额定排量为4.7L/H,出口压力为35MPa。其流量可在0-100%范围内实现在运行及停车时连续调节,精度达±1%。 传动机构由动力端、传动箱体、电动机等组成,流量通过改变冲程长度实现手动调节,液力端部分应包括柱塞、隔膜、单向球阀及外壳等组成,泵头与传动箱之间由隔膜密封,其在明显的部位标注电动机旋转方向指示箭头。
缓蚀剂加注泵入口管道压力等级规定为1.0MPa 以上,出口处设止回阀,防止管线天然气倒串入泵,止回阀要严密可靠;还有放气阀、 压力表; 还应安装有40Mpa 级弹簧全启式安全阀2只,其工作压力28MPa(可调),。
缓蚀剂加注泵的进口、过流部分,出口及排出管选用316SS;当缓蚀剂加注泵运行时,泵的噪音不应高于80dB,轴承温度不高于65℃,无异常振动,各密封处没有泄漏。
此气田使用了一种新型雾化器[2],其名称为多孔雾化器,国家专利号为01213036.2, 其优点主要在于与天然气混合的均匀度较高,雾化颗粒最小直径可达25μm,雾化效率为75%~80%;且具有耐用和抗冲蚀的特点, 其寿命是以往雾化器寿命的3-5倍。
某天然气计量站的输气量是1287625m3/d, 产液量为102t/d, 运行温度为65℃, 运行压力为12MPa,CO2分压为0.03~0.12MPa,试设计缓蚀剂加注工艺系统。
采用HT-7D 号缓蚀剂,加注点为单井进站管线,雾化器选用新型多孔雾化器。
按液相浓度200ppm,气相浓度1L/10000m3 合计,根据经验公式[3]计算得出缓蚀剂的加注量,以3 天为1 周期,则需要的药剂量为3600L。采用缓蚀剂加注泵排量为1200L/d,则目前应按照36.4%排量运行;其扬程为14MPa。
本文结合实际调研经验, 对某气田集气站的缓蚀剂加注工艺系统进行了研究。 根据具体工况,设置了一个缓蚀剂加注工艺系统, 此系统的特点在于对高温高压并具有CO2腐蚀特点的气田的缓蚀剂加注工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且新型缓蚀剂雾化器的选用是另外一个值得借鉴的特点。
1. 米力田,黄和,等. 缓蚀剂加注工艺系统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 1998,16(3)∶20-30.
2. 西安高压阀门厂. 多孔雾化器 [P]. 中国专利:01213036.2,2001-02-26
3. J.P.Longwell,M.A,Weiss,Mixing and Distribution of Liquids in High-Velocity Air Stream,Ind. And Eng.Chem.V.45,No.3,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