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3-08-15 00:48:29李菊红
河南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煤炭企业煤炭

李菊红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河南 平顶山 467099)

一 引言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开采模式引发资源浪费及环境恶化现象日趋严重,煤矿资源匮乏,地质构造复杂,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非法煤矿存在,生态环境破环严重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前景不容乐观。

二 相关概念内涵

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煤炭企业在保证向社会提供洁净燃料、电力、原料的同时,也能使所属矿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发展,并能够依靠科技的进步去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以调控煤炭资源的最佳耗竭率,从而使煤炭工业的发展一方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要。

三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富煤,少油,缺气”的先天资源禀赋,使得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和寻常百姓的生活领域。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一度呈现出粗放式增长的态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结合我国能源特点,探索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有利于减轻环境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

我国煤炭企业传统的“建矿、开采、污染、治理”的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的单向流动模式,其特点是高排放、高污染、高开采、低利用。这一方面的确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向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污染大多是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矿坑水、废石场淋水及矿池为主的废水,含有大量的SO2、SO3和H2S 等有害气体的排放。2008年的《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指出:“我国每使用1 吨煤,就会带来150 元的环境损失”。第一,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这主要是来自煤碳企业开采时的产生的SO2、CO、H2S 等有害气体的废气污染和排放大量的烟尘等。另外,煤炭洗选加工产生的大量的煤矸石,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对矿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第二,煤炭的开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对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井工开采可能会加大水土流失、引起地表塌陷,加速沙漠化进程,而露天开采则可能会造成土地的毁灭性挖损。另外,由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无限制开发,将会造成采空区的塌陷,一方面影响煤炭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也会给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第三,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疏干及井下水的排放,不仅破坏了地下水资源,还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相关研究表明,煤炭生产与水污染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煤炭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的健康发展

富煤、少油、缺气是我国的能源特点。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 万亿吨,居世界第三。我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相对大量的、无限的煤炭需求还是非常有限的。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更加注重煤炭能源节能、生产效率、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问题。煤炭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和它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合理、高效、科学地利用。这也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率

煤炭产业发展多是低效利用、简易加工的数量型模式,煤炭资源的非再生性、一次性特点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国煤炭资源浪费比较严重。首先,偏远的小煤矿居多,政府管理、监督缺失导致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比较严重,致使煤炭的初级开采就酿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其次,开采过程中的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产资源的浪费严重,由于技术原因与煤炭伴生共生的耐火粘土、高岭土、甲烷、铝土矿和一些稀有元素等,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资源浪费。而据《2007年能源蓝皮书》可知,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是30%,澳大利亚、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回收率能够达到80%。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率。

四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我国煤炭资源、煤炭企业内外条件等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煤炭企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开发,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大投入、研究提高洁净煤利用水平的先进技术,推广煤炭清洁利用;充分考虑煤炭资源制约因素和环境容量,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研究扶持科研、勘查、设计、评价、咨询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以资源转化为中心,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具体明确资源转换方向和转换数量,延伸产业链,培育资源转换基地,循序渐进形成煤电、煤化工、煤制油、煤焦化和煤层气开发及煤炭清洁利用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一)更新理念,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更新观念是践行再生利用、节约使用、循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转变思维、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煤炭企业的粗放发展。首先,要积极努力通过引进、改良现有技术和设备,优化煤炭产业的生产、加工布局,紧紧围绕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再利用,不断增加产品的种类,更加注重对煤炭副产品的利用和回收,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其次,进一步加大对“非煤产业”的思想重视力度,努力延伸和拓宽以煤炭为主的产业链条,优化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以煤为中心,积极拓展煤炭产业的辐射面,以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二)保障安全,探索可持续开发的长效的机制

众所周知,煤炭产业是我国非常典型的高危产业,煤炭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煤炭企业的循环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井下装备的安全系数,每一矿井都务必严格遵守规程要求配置仪器、仪表和监控设备,并根据瓦斯等级配备通风设施,确保尽早排除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坚决排出侥幸心理;第二,加强检查与监督,要在煤炭企业的正常发展过程中,不定期的开展质量标准检查,要严格规范“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营造零事故的作业环境;第三,加强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培训,并通过实战演习的方式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每一名员工都能铭记安全意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三)开拓市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经营策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一直是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延伸煤炭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煤系共伴生资源和煤矿废弃物,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矿区污物的排放、处理,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了矿区环境,同时还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变废为宝,为企业冗余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3]

首先,在煤炭消费结构中用来发电的煤碳资源所占比例最大,发电也是煤炭资源的主要用途之一,但实践中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煤-电”综合开发利用的适应条件较宽,不管矿区的煤碳质量如何,只要与发电厂规模相适应的水资源,一般都能够利用建设坑口电厂,将洗煤厂的煤泥、中煤、煤研石等废弃物加以利用,一律转化为可利用的电力资源,从而大大增加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依托科技创新,在矿区利用气化将煤炭转化为可燃混合气体用作燃料,通过管道输送洁净燃气,就近供应;最后,因地制宜在炼焦煤为主的矿区重点发展炼焦及煤化工产业,综合开发“煤-电-焦-化”,通过减少原料运输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以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和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总之,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关键。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对环境的保护,能够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煤炭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从而获得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双赢甚至多赢。

[1]王吉生、温明振等.《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第39 页.

[2]赵国浩、阎世春.《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王瑞锋.《煤炭企业煤电铝一体化战略的机遇与挑战》[J].《煤矿现代化》2004,(2):5-6.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煤炭企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3期)2021-07-22 06:30:12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50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能源(2018年4期)2018-01-15 22:25:25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8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安徽地质(2016年4期)2016-02-27 06:18:12
煤炭的“未来”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34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09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