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社会化问题刍议

2013-08-15 00:49:53
三晋基层治理 2013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资本主义矛盾

岳 冰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资本社会化本质上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生产社会化促进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是生产社会化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而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的矛盾成为资本社会化的直接动力,由于这一矛盾,个别资本不得不日益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一个历史阶段,也是资本社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的矛盾是资本社会化的直接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求个别资本在竞争中走向联合,成为社会资本。而竞争是同资本不可分离的存在,不同单个资本之间互相对立,而且同社会总资本存在对立,这是资本的基本特性。所以,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自身关系上的外在表现,直接决定着资本社会化的进程。

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单个资本同投在它所在部门的其它资本之间的矛盾。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资本最初总是要通过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利润。但当新技术普及之后,超额利润也就消失了。第二,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之间的矛盾。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资本由利润率较低的地方流向利润率较高的地方。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这种流动,并没有伴随着整个社会利润总量或者说剩余价值总量的增加;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不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已。第三,个别资本同作为整体的社会总资本之间的矛盾。资本追逐利润,绝不以获得平均利润为满足,它们要追逐超额利润。但每一个别资本都采用新的设备、工艺、技术,最终社会的平均利润率还是下降了。这种现象的实质正如马克思所言,是“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1]。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这种对立成为资本社会化的直接动力。

二、股份资本和国有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股份资本和国有资本是社会资本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二者各有其独特之处。

股份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2]。在股份资本内,个别资本克服了它作为私人资本的狭隘性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但是,股份资本仍然是资本,资本之间的竞争与矛盾在不同的股份资本之间以更大的规模、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再现出来。股份资本不仅同个人资本和其它的股份资本相对立,在现实中又同它的股票形式即虚拟资本相对立。投资者一旦认购股份公司的股票,他的货币资本就转化为公司的法人财产,他所能够实际支配的只是股票这种虚拟资本。此时私有产权已经被完全挤压到了现实生产过程之外。

而国有资本是另一类社会资本。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属于资产阶级国家,它是“公有”资本,是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服务的,是为着维护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的,因而是社会资本。国有资本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私有资本无力承担或不愿涉足的部门;高新科学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领域;私人垄断资本经营失败面临破产的企业(通过国有化将损失转嫁给国家和整个社会);对私人企业的各种优惠和补贴,即所谓“公司福利”[3]。国有资本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公共资本,同私有资本相对立,这就是公共部门同私人部门相对立的根源。而这一对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导致个别大资本家大规模地盗窃国库。

个别资本同社会总资本的矛盾,驱使个别资本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从竞争到垄断,从单个资本家的小额财产到联合起来的股份资本,再到托拉斯的巨额资本,最后到跨行业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庞然大物[4]。这就是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单个资本转化为联合资本的过程。

三、现代金融资本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点

随着物质生产领域剩余价值接近极限、产业资本过剩,资本社会化转向新的领域,产业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并迅速演变出多种形式。金融资本不断发展,其统治力量变得无比的强大,几乎囊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现代金融资本统治着产业资本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金融服务,为产业资本提供资金;二是通过消费信用,为产业资本开辟市场。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是真正万能的统治者,全能银行的确名副其实!法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表明资本进一步社会化了。原来,股份资本作为社会资本同作为私人资本的虚拟资本(股票)相对立,掌握在私人手中的虚拟资本(股票)是私有财产的纯粹形式,但是现在就连这一形式也开始摆脱纯粹的私人性质了。投资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法人,是联合起来的社会化的资本本身了。金融资本、虚拟资本高高在上,统治着整个社会生产;而生产的成果全部揣进了交易所里一小撮最大赌徒的腰包。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地位,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的统治扩展到世界范围。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资本主义从它一诞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世界市场。所谓国际垄断资本,并不是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之后发展起来的,而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我们必须考察西方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特别是制造业中发生的变化,才能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产业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国家制造业开始萎缩,就业人数迅速下降。制造业的萎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过剩,因为投在物质生产上的资本已经不能够带来更大的剩余价值。因此,过剩资本除了输往国外,就是在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大肆投机。笔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可称为新帝国主义阶段,其本质特征就是:过剩资本支撑着金融投机和垄断资本的全球掠夺。其具体特点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达到极限,使资本积累达到了它的转折点,这是当代资本主义新阶段的根本点。第二,资本过剩,金融资本畸形膨胀、扩张,投机盛行,经济沦为豪赌。第三,法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取代私人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第四,资本输出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对资本主义生死攸关的要素。第五,新殖民主义取代老殖民主义。这一新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资本主义发展达到最后顶点的阶段。

总之,资本的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历史合理性正在丧失,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但是,以金融投机和垄断为特征的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社会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社会化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的范围内所不得不作出的局部调整,其目的仍是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并不象有些学者所说,资本主义能够通过资本社会化演变成为“资本社会主义”,接近或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1][2]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9,494-495.

[3] 周 通.当代资本社会化的若干情况[J].理论前沿,2002,(3).

[4]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4.

猜你喜欢
社会化资本主义矛盾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